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中国的律师制度是在废除旧律师制度,随着人民司法制度建立和发展而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废除旧律师制度新中国律师制度的建立是在废除旧律师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旧律师制度的废除是废除国民党政权的“六法全书”和司法制度的一部分。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指示》和同年4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发布的《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及一切反动的法律的训令》,宣布废除国民党的以六法全书为代表的法律制度,废除国民党政府的反人民的司法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的"法典化"的历史起点,可以追溯到1949年明确废除国民政府"六法全书"。在废除"六法全书"同时,新中国确立了"共同努力建设新法律的完整体系"的法制发展目标。1949年后我国经历了五波"法典化"运动。前三波"法典化"均属于初阶,其虽致力于实现法典化,但对于法典化的前景和依赖力量并不明确,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受...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诉讼档案等相关史料,从政治表达与法律实践两个角度来重新审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废除六法全书'和'司法改革运动',辨正新旧法统'决裂论'。从政治表达层面来看,关于废除六法全书和司法改革运动的文件、指示及命令等都明确表示要与旧法统决裂,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一整套阶级化的法律话语体系。从法律实践层面来看,建国初期的立法实...  相似文献   

4.
张希坡 《法学杂志》2005,26(1):123-126
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于1949年2月22日发布的《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和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以下简称“中央二·二二指示”或“中央指示”),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标志之一,也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早已作为定论而载入革命史册。可是近年来却有人对此指示提出种种质疑。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的《产权与法》(纪坡民写的一本论文集,以下简称“纪书”),奇谈怪论颇多,其中一个观点认为:废除伪法统,并未明确是指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本文以党中央的相关文献为依据,阐明废除包括国民党的《六法…  相似文献   

5.
张溪 《政法学刊》2014,(3):11-14
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复杂形势和严峻局面,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在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以后,在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创造性通过"运动治国""社论治国"的方式,用指示、规定和命令等政策、媒体和法治的方法,管理和治理国家,形成独特的管理国家的规律,为当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希坡 《法学家》2004,(6):106-112
1949年<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和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是对蒋家王朝最后"将"军的一招绝棋,同时也为解放区的人民司法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这已是历史定论.但目前却有人对中央的这一指示提出种种质疑,如以所谓"王明起草"为借口,意图否定中央指示的正确性.本文以中央的文献为根据,结合历史实际,说明"中央法律委员会"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的一个具体工作部门,不可能允许任何人假借中央名义发布与中央决定相违背的个人意见.同时说明"中央法律委员会"的变迁情况以及老一辈法学家对法制建设的意见和对国民党法律的评述.  相似文献   

7.
台湾地区在立法和司法中都已经认可大陆民商法的域内和域外效力,但大陆在解放初期已经废止了"六法全书",目前对于台湾地区法律的效力问题并无新的规定,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两岸交往的现状."六法全书"继续在台湾地区施行是一个事实问题,大陆对台湾地区民商事法律采取"事实承认"的方式来解决其在大陆的域外效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大陆法院的主流做法是通过参照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来处理涉台民商事争议.  相似文献   

8.
龚先砦 《法制与社会》2011,(6):19-21,39
"无讼"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司法官处理诉讼事务的指导思想.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古代官方和民间形成了二元化的"无讼"观.这种观念对当今信访困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无讼"观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其产生受到了儒家文化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巨大的文化惯性,反过来它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这种影响甚至延续到了今天。本文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无讼"观,以期在其中寻找到合理的法律元素,使其对今天的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混合法"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法"是中国法律文化的内在传统,它作为一种内在的传统深刻地影响并塑造着中国古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法律实践活动.中国的"混合法"根植于古典社会的生活实践活动,表现在古文字系统、思想价值、法律规范和人法并重的治理方略之中.它不仅是一种实际的历史存在,而且延续至今依然表现着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代世界法律文化日益走向融合之际,"混合法"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论法治秩序中的“公民美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波 《北方法学》2009,3(2):28-33
讨论法律与发展的中国经验,不能忽视中国智识群体的“中国经验”,不能忽视他们对中国法治的“问题域”的关注和深入讨论。讲法治秩序,讲宪政安排,讲人的权利保障,需要具有某种能力并有力量去要求并维持政府权力限制之“德性”的公民。提倡以“公民参与”为导向的“公民美德”,显示了公民对有权者施加某种形式的限制的意愿及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中国法治秩序形成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环节而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可能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马腾 《北方法学》2011,5(2):139-148
"中"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性格特征。随着思孟学派经典《中庸》的出现,以及儒学的意识形态化,"中庸"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人生哲学与社会政治。中庸的思想大致呈现出儒家至德、本体论、方法论三个面相,通过不同进路观照于传统法文化。中庸主义一方面要求通过内圣功夫,经由个人内在道德的修养,修塑"治人"之主体人格——传统法文化中秉持"直道",追求无讼,注重调解,兼顾情理法的司法官员;另一方面,在外王意义上,中庸通过治法之和合构建并维持一种超稳定的统治秩序,传统法文化中德刑相辅、礼法融合、宽猛相济、人治"和谐"诸特质均为其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3.
刘冰 《行政与法》2005,(7):23-25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经过多年坚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执政地位。在党执政5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改变,党在执政能力、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等诸多问题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要求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构建法治中国是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共识,也是执政党法治观的集中表达。共同建设法治观和一体建设法治观建立在法律的同一性原则上,也承认了国家、执政党和社会的相对独立性。执政党法治观是构建中国国家法治观的前提,其落脚点在于对中国国家共同体的具体阐释。从法律的规范角度理解中国国家共同体,显示出其与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等视角在方法论、内容上和目标上的差异。法律共同体揭示了公民身份对法治中国的构成性功能。法律下的中国作为一个时代命题需要处理政府集权和行政集权、宪法建制与公民忠诚、全球规则与中国国家行为等关系,破解国家权力高度统一与集体能力低下的历史悖论,创造国家治理能力法治化的总体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法治工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本质特征。中国法治进程近代发端的特殊性在于其被动性和外在强制性,中国法治现代化面对的基本难题是其所遭遇的"矛盾的现代性":一方面必须彻底反帝反封建以实现民族独立,另一方面必须学习并移植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和生产方式以实现现代化,这就决定了中国走向现代法治之路的曲折性。新中国建政之初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仅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还是当代中国法治体系的"基础规范",它内在蕴含着"法治国家"的必然性。新中国法治建设在经历一定时期的挫折之后,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和正确领导,终于走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正途,开创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全新局面,形成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向着"法治中国"战略目标不断胜利推进。所有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归功于执政党之于中国法治建设所承担的领导者、设计者和推动者的伟大角色,亦归因于法治建设进程中执政党对建构理性和经验理性方法论的兼重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思维方式的解放较之观念的解放是更为根本的思想解放.要使主体能够内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具备与这一思想相通的思维方式.这就需要积极推进由传统的"革命党思维"向"执政党思维"转换,这是当前保持与时俱进精神状态、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有着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巩固和发展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从政党制度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执政的必然性,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政党制度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本与民主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有着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民本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一个范畴,它所对应的是自先秦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民”、“保民”等思想资料。而民主则是从西方社会移植过来的一个范畴,是对议会制度、公民参与等制度和价值的理论概括。民主并不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价值理论,也不是从民本思想中“自然演化”而来的,而是来自于中国人在近代以来向西方的学习和借鉴。民主理论可以涵括并实现民本主义中“为民”的政治理想,而民本主义则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它含有“民有、民享”的精神,具有通向民主主义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因为它缺少人民参政权要素,而是主张由圣君贤相治理国家,因此也可以成为专制政治的护身符,而不可能成为当代民主与宪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孔令驹 《河北法学》2004,22(6):90-92
"人性化"执法作为现代"法治"精神的文化抽象,蕴涵着十分丰富的价值内涵。其执法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法权要求,其执法运作是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手段和目标归宿,其执法结果有助于社会人文警务力量的培植与提升。警务执法必须围绕"人性化"理念,开展相关可行性设计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论行政相关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相关人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私主体。行政过程就是行政权力、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行政相关人的权利等相互作用的过程。行政相关人与行政行为具有利害相关性 ,其与行政主体之间形成行政法律关系 ,与相对人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增强对行政相关人的研究 ,对于依法行政、促进行政程序制度建设、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