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 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 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  相似文献   

2.
80罪犯是否有宗教信仰自由?问:我的侄儿最近被判刑入狱,他是一名基督教徒,请问,罪犯在监狱里是否还有宗教信仰自由?(河南蔡绍基)答:首先应当肯定,罪犯有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宪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其主要含义是,每个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属于公民的个人信仰,受法律的保护。在监狱服刑的罪犯虽然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但监狱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  相似文献   

3.
宗教事务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7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1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6号公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信教公民)。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  相似文献   

4.
(1995年11月30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4月21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根据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相似文献   

5.
《法学》1991,(4)
宗教与宗教信仰,历来是个极其复杂极其敏感的问题。世界总人口中,信教者比例占60%以上。现代各民主国家对此均持宽容慎重态度,并且将“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宪法中加以确认。我国亦如是:1954年宪法第8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1975年宪法第28条和1978年宪法第46条分别规定,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文(令)号]第5号令[公布日期]2007.7.18[类别]行政法.宗教[施行日期]2007.9.1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尊重藏传佛教活佛传承继位方式,规范活佛转世事务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活佛转世应当遵循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限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民的宗教仰自由是世界各国宪法普遍确认的基本人权,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也予以确认和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行使,如同其他公民权利的行使一样,要受到法律的限制。此文认为,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限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1)宗教活动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不得制造民族分裂,危害祖国统一;(2)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3)宗教活动不得破坏国家现行政治制度;(4)宗教活动不得破坏社会秩序;(5)宗教活动不得干预国家教育;(6)宗教活动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公民的身体健康;(7)宗教团体必须依法进行登记才能进行宗教活动;(8)宗教活动需要在法定的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该否信仰宗教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又提出"大学生不应该信仰宗教"。这看似自相矛盾,其实不然。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9.
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章民 《河北法学》2008,26(1):100-105
中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宗教问题常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问题相互交错,具有特殊复杂性。宗教工作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于国于民意义重大,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理应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充分保障。因此,站在刑法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研究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在司法认定中明确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并针对刑事立法中存在问题提出立法完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本市宗教印制品的管理,维护宗教教职人员和信仰宗教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本市宗教文化事业的发展,根据《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宗教印制品,是指出版单位公开发行的宗教出版物以外的,记载或者阐述宗教经书、典籍、教义、教规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读物。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宗教活动较以往更为活跃,成为当前部分地区农村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调查表明,农村宗教活动具有四个方面特点:宗教信仰和迷信观念相互掺杂;农村宗教具有活动上的隐蔽性、信仰上的功利性和实际生活中的"不自由"。  相似文献   

12.
探讨伦理道德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以确证道德发展秩序的根基是道德哲学的一个重要论域,康德以此建构其道德神学;基于对启蒙的内在困境与现代伦理悖谬的深刻领悟,康德试图通过道德理性自身的启蒙以及宗教的启蒙确证现代理性道德信念,使自主性自由的理念成为道德神学最强有力的建构性原理,不仅将上帝存有的道德证明的实在性意义限制于主体性确证的实践理性自由领域从而超越了自然实在论,而且促进了宗教信仰的世俗化进程,即实现了向"信仰性道德"这一现代信仰形式的根本性转变。然而,无论是基于意志自律的信仰性道德还是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都招致了诸多质疑与误解,最终把心灵秩序或弃恶向善这一心灵改变的根基问题呈现出来;对于心灵秩序的根基究竟应该是恩典自由还是理性自主自由的辨正,则涉及人文道德与宗教信仰关联的复杂性、康德自由理论对于"自我本性"与"主体性自由"的确然区分、现代人文主体的人性自救与上帝恩典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张力等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条文包括“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罪”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两个罪名,本文仅讨论后者。首先,有必要简述一下何谓“风俗习惯”。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是逐渐形成的难以改变的生活方式,表现在服饰、饮食、节庆、居住、婚姻、礼教、丧葬以及生产活动诸方面。风俗习惯具有社会  相似文献   

14.
宗教信仰自由是一项由宪法所确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目前我国的宗教立法存在诸多不足,比如立法主体层次低下、立法形式多元化等;在现实中,侵犯宗教团体合法权益的现象也多有存在。本文所探讨的宗教法人制度所提供的是宗教治理的一种方式,对宗教法人制度的基本原则及意义、宗教法人的特殊性、宗教法人成立的条件等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和其他有关条款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曾经热议的“宗教生态失衡”现象,是当代中国宗教的主要问题之一。表面上,这一问题源自于“制度宗教”与“扩散宗教”之间的竞争关系,但它实际上却是宗教信仰方式以及神人关系与社会结构间彼此互动机制的差异造成的。正是这些差异影响到了不同宗教及其信仰方式、不同信仰行动者的行为方式以及不同宗教的发展程度。以往学界基于制度宗教与扩散宗教的概念之争、集中在民间信仰与基督教强弱大小之间宗教生态关系的讨论,实际上掩盖了中国宗教信仰方式的社会本质。以法治化的处理方式来平衡或协调不同宗教间的互动关系,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7.
魏莉 《行政与法》2003,(10):100-102
《社会主义宗教论》的核心命题是深刻理解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山政策。中国共产党对宗教工作最重要的特征是始终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最根本的着眼点就是强调团结广大信教群众。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们党始终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动摇,表现出了惊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研究宗教问题的群众性与宗教政策的关系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在古典社会,祭祀是最早的宪法制度,个人、宗教与国家三者通过祭祀合为一体。法律捍卫国家宗教的共同信仰,个人只有投身于公共信仰才能享有法律人格。进入中世纪,人的自我意识首次觉醒,个人心灵的安顿转变为追随、信奉耶稣基督从而获得救赎。此时的社会是基督教政教合一的宪制与教权和王权斗争的结合,个人的自由与平等被遮蔽。新教改革确立了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救赎关系,信仰上帝从个人义务转变为个人权利。现代国家通过创制宪法直接与个人权利相联系,国家保障个人宗教信仰自由,抵御教权对个人的干预。而关于个人的心灵安顿问题,现代宪法则诉诸于人民主权之上的超验的精神渊源——基督教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 根据《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处所和名称: (二)有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信教公民; (三)有信教公民组成的管理组织; (四)有主持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各宗教规定的人员; (五)有管理规章: (六)有合法的经济收入。 第三条 宗教活动场所申请设立登记,应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人们对自身生命的思虑和试图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做出解释,它蕴含着极富人文特色的东方智慧之光。我国各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政府支持和鼓励宗教界团结信教群众积极参加国家的建设,制定和实施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建立起了符合国情的政教关系。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可以公开信奉宗教,自由表达宗教信仰,我们对宗教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对中国宗教的未来发展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