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物证检验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 ,检验案犯无意间带走或留在现场的植物叶片、果实、斑汁、花粉等植物物证 ,对确定嫌疑人与犯罪现场的关系 ,认定或排除嫌疑人常起到关键作用[1] 。本文作者就植物物证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及不同植物物证检验方法的应用作一综述 ,旨在使植物物证在法庭科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利用 ,能为侦察破案和司法审判提供线索或证据。1 植物物证检验在法庭科学实践中的作用1 1 植物物证用于认定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在刑事案件中 ,对从嫌疑人处提取的植物物证和从犯罪现场提取的植物物证 ,通过植物种类的鉴别和同一认定 ,认定嫌疑人 ,从而为审…  相似文献   

2.
陈林 《刑事技术》2012,(6):34-34
某年8月29日,受害人曹某(男,63岁)被人杀害,犯罪分子将尸体掩埋到某乡一山林中。经现场勘查验:尸体已高度腐败,技术人员现场未提取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案件发生后,民警发现本地村民柯某(男,36岁)有重大作案嫌疑,于是依法传唤了犯罪嫌疑人,但是柯某非常狡猾,经过两天两夜的审讯,拒不交待自己的杀人罪行,后对柯某进行测谎,依然没有结果,由于现场没有提取到认定嫌疑人的痕迹物证,只有将柯某放回家候审。  相似文献   

3.
在如今的犯罪现场中,宏观的物证在犯罪现场中很难收集到,在杀人案件中,微量物证被用于案情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认定及缩小侦查范围、串并案件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技术人员就应当加强对被害人及周边、杀人现场、出入口及现场周围、嫌疑人藏身和隐蔽的地点等发现微量物证并提取。  相似文献   

4.
特殊载体上微量生物检材DNA检验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1案例资料 案例1 2003年2月8日,在浙江某地一公共厕所内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现场勘查中仅提取到一副近视眼镜,没有其他物证线索,而排查出来的嫌疑人均不承认是该眼镜的主人,也未到过现场。作者通过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1日和10月15日,安徽省芜湖市先后发生2起第一现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均不在芜湖的杀人抛尸案件,芜湖市两级公安机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包装尸体(尸块)的包装物入手,摸排线索,层层推进,不断缩小侦查范围,结合其他侦查手段的运用,在未查明尸源之前即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从而迅速破案。这两起案件的侦破,完全突破了侦破杀人抛尸案件必须从摸排尸源——确定死者身份——调查被害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因果关系)——锁定嫌疑人的传统侦查思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侦查理念。  相似文献   

6.
2000年11月1日,从一具高度腐败无名尸体的法医检验工作,破获了一起以师某为首的15人的特大系列抢劫杀人团伙。该团伙自1995年以来,流窜10个省市作案36起,杀死杀伤19人,抢劫各种物品共计价值700多万元。其中已判死刑9人,追回赃物折款价值400多万元。法医检验技术在现场勘查、查找痕迹物证、查找尸源、现场分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最终侦破此案提供了极为关键性的线索。1案例资料2000年8月30日下午3时许,麻城市一村民在106国道附近的稻田中发现一具捆绑着的高度腐败的无名尸体。现场位于106国道枣树坪村路段,中心现场位于稻田内,离国道由…  相似文献   

7.
1简要案情1999年某日,在城关镇董沟村的干沟内发现一具被掩埋的男尸。经法医检验,尸体轻度腐败,头面部有多处钝器伤,已经死亡30天左右,此系杀人移尸现场。在现场未找到痕迹物证和证明死者身份物品的情况下,经反复对死者每件衣物的各个部位进行观察,在绿色棉大衣的左前襟内侧发现了“马某某”三个模糊字迹,为尽快查清死者身源,利用红外反射照相,对棉大衣上的字迹拍照后,认定为“马文涛”(见图1、2)。查明了尸源,并发现距移尸现场20公里的杀人现场,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及两名同案犯。2使用器材135单反相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平板玻璃打碎后玻璃雨的飞溅高度及空间分布,从而为玻璃物证提取和现场分析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制的实验装置,模拟嫌疑人手持硬物击碎窗户玻璃,收集窗户下地面上和打击者处飞溅的玻璃微粒,对颗粒大小、散布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并与通过动力学计算得出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在距离窗户0.5m处,玻璃颗粒的飞溅高度可高于玻璃上相应来源点的高度;较小颗粒有较大的飞溅范围。结论玻璃雨颗粒大小分布和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嫌疑人身上、头部玻璃物证的提取以及案件的现场分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笔者参与一起嫌疑人杀人后精心伪造自杀现场、并用死者手机向其家属发送轻生短信误导侦查案例的现场工作,经过现场勘查、尸体和相关物证检验,细拨谜雾,辨别伪装,还原真相,确定了案件性质,划定了侦查范围,快速侦破了案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2004~2006年间,湖北省杀人抛尸案破案率79.4%,低于同期命案破案率91.7%。抛尸案现场多为野外现场,现场遗留痕迹物证少,加之抛尸案尸体隐匿,发现时尸体腐败较为严重,给尸源认定造成难度,使得杀人抛尸案破案率较低。鉴于此,笔者收集了52起湖北已破杀人抛尸案件资料,对杀人抛尸案件的作案人、作案地、作案时间指向性进行归纳,提出了杀人抛尸案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用物证鉴定结论证明犯罪需要经过推理过程,将物证来源鉴定结论转化为嫌疑人行为推论,后者再作为法律事实证明嫌疑人是否有罪。物证鉴定证据应用的递进证明关系,可以用由依次推理关系连接的物证来源结论层、行为推论层和定罪层构成的物证鉴定层级模型描述。该模型可直观表达和评估物证鉴定结论证据应用效力。  相似文献   

12.
植物DNA检验技术是利用植物遗传性状的稳态性对关联植物物证进行检验鉴定的手段。将该技术应用于现场重建,应基于植物物证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活动环境具有"重大关联性"。从命案现场重建的需求上看,应围绕犯罪嫌疑人及其可控物品中附着植物与现场植物的种属同一性判断、被害人尸体(尸块或尸骸)及其随附物品中附着植物与中心现场植物的种属同一性判断、疑似侵害物及其附着植物与嫌疑人行为关联植物的种属同一性判断等三个角度或层次进行检验和综合分析。植物DNA检验技术可阐明物证的时空运行停顿规律,为命案现场重建工作提供一种参考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1微量物证的直接证据作用1994年岢岚县发生一起凶杀案,死者是个农民,清早上山砍柴,但到晚不归,后家人在山上发现其压在一棵砍倒的树下,初看给人的印像是自己砍树时被倒下的树干砸死,后发现其头部、颈部有钝器伤,便报案,尸检后认定为他杀,在侦查中发现其妻和奸夫嫌疑较大,但无任何证据,几次交锋均无收获,最后只好再回到现场上进行分析研究,认定死者是遭到身后的袭击而毙命。分析罪犯作案时,在其相应部位定会留下死者的喷溅血迹,便对犯罪嫌疑人的衣着做了全面检查,结果无任何发现。经不懈的工作,最终从嫌疑人所穿的鞋底与鞋帮的刑事技术2005年…  相似文献   

14.
<正>在犯罪现场发现的或与受害者和嫌疑人相关联的植物物证,可为案件侦破提供有价值的证据。针对植物物证(叶片、种子等),通常使用形态学方法来鉴别物种。由于植物形态在种内种间变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在案件现场发现的植物样本通常缺乏分类学特征、或者已经破碎、发霉、腐败等,故而应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进行物种鉴定非常困难。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DNA条形码进行植物物种的鉴别,这一难题可得到一定的解决。本文笔者对一  相似文献   

15.
刘冰 《刑事技术》2015,(3):199-203
始建于2003年的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10余年来累积了千万级的数据信息,其中除DNA分型等技术数据外,还包括大量的案件、物证、人员的相关信息。本文尝试以DNA数据库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选取2011~2014年的部分数据,从时间、物证类型、案件类型、比中率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比较,对DNA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价值和应用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目前DNA证据在破案和串并案件中的有效利用率接近50%,在刑事案件,特别是强奸、杀人案件中的比中率(MRe)平均高达71.1%和62.1%,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DNA证据在打击职业性犯罪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2011~2014年,盗窃案件中的物证增长了124.0%,比中数量提升了55.3%;非刑事案件对DNA证据的需求显著增长,2011~2014年,毒品类犯罪物证增长了477.3%,比中数量提升了378.6%。通过对常见生物物证的实用价值分析,发现传统的生物物证仍是DNA实验室的主要检测对象,血液(斑)、精斑、唾液斑(包括烟蒂)占到了总量的82.8%,同时检测对象的种类也在不断的拓展之中,2011~2014年,脱落细胞类数量增长了241.7%,比中数量提升了158.5%。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案件现场勘查中应关注的典型物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志  向鹏 《刑事技术》2011,(2):40-42
2008年某日晚在辖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行为人翻护栏进入失主家,盗走现金2万余元,另有价值十余万的首饰及玉牌。现场勘查从失主家衣柜门侧边缘发现提取了残缺变形指纹1枚,经排查,确认是嫌疑人所留。经反复在当地NEC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查询,一直没有认定嫌疑人。经过外侦调查,确认嫌疑人系甲地口音,于是专门派人到甲地请求协查,结果甲地公安系统NEC和北大清鸟两套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纤维物证的发现、提取和检验方法及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不少地区刑侦部门在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中对纤维物证重视不够等问题,提出我国纤维物证研究应以现场发现方法、综合检验技术研究及数据库建设为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犯罪中心现场提取有价值的痕迹物证已经越来越困难,所以强化外围现场的勘查工作,已引起刑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所谓外围现场是指与中心现场周围可能留有犯罪痕迹、物证,并与中心现场紧密相连的地点或场所。从概念上讲,外围现场只是相对于中心现场而言,没有中心现场,外围现场也就  相似文献   

19.
在运输毒品案件中,常常出现嫌疑人和毒品可疑物人货分离的情况。而贩毒嫌疑人反侦察意识的提高,导致公安机关无法在物证的表面有效的提取到嫌疑人员的指纹,无法锁定谁是运输毒品的嫌疑人。笔者利用气质联用仪快速、简便地从指甲残留物中检出海洛因、乙酰可待因和O-6单乙酰吗啡,从而辨别嫌疑人,推动案件的侦破,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基层法医检验实践中,混合斑的ABO型检验经常用到,但由于条件、水平所限,对注意事项、个别特殊情况认识不够,检验结果有时出现偏差甚至错误,直接影响办案。笔者结合一例强奸杀人焚尸案法医物证检验失误对造成失误原因进行分析。案情:1999年1月9日下午,某农场监狱农田内发现一具被焚烧过的女尸。接报案后,侦技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开展侦查工作。经现场提取死者阴道分泌物擦拭物两份、死者血液和唾液各一份备检。经调查走访,查清尸源为邻镇胡某,女,35岁,离婚独居。一个星期调查摸底后,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提取李某血和唾液各一份备检。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