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少数部门和信访工作人员推诿扯皮、办事拖拉,致使信访案件质量不高,群众对处理结果不满意,越级访和重复访增多的情况,2005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纪委、监察局积极探索建立了信访督查制度,督促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制,提高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确内容规范程序我们主要规定了六项督查内容,即是否按规定和要求对信访问题予以受理,是否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信访事项,是否按规定反馈信访事项的办理结果,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是否存在推诿、敷衍、拖延等问题,是否落实信访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2.
信访制度的现实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一个曾被认为是表达民意和救济司法不公的途径,近年来,不断受到批判和质疑。甚至,已有人认为,信访制度的存在是与司法权威性的根本矛盾。解决信访制度的诸多问题,不止要求信访制度的重新定位,而且需要以整个司法制度的完善和有效的民意表达途径的建立为前提。本文分析了信访制度的初衷以及其面对的现实困境,并探寻了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苏方  裴义红 《中国监察》2011,(12):24-24
近年来,江苏省纪委、监察厅根据中央纪委《关于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在综合全省各地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决定从制度建设入手,推出做好新时期信访举报工作的“信息反馈、监督保障、督查快办、协调疏导、目标管理”等五项制度。五项制度,明显提升了全省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并在构建和谐信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法律性制度.目前学界认为,公民因信访所受有之利益并非源自其应有权利,而是一种非法律上之合法利益,即反射利益.从考察信访制度及其规范目的之历史演变、比较研究世界其他国家类似制度,特别是日本的"苦情处理"制度入手,对信访权的法律属性及其在法秩序体系中的定位从法理学的角度作了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要立足于我们的国情,实事求是进行改革.但是,了解一下西方国家这方面的制度和运行情况,恰当进行借鉴,应该也是-项有意义的探索.鉴于此,笔者以德国为例,来分析一番其"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6.
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现在持续的信访“洪峰”让人们对信访制度的改革也越来越关注.这里从转型时期的特点和现实需要认为:信访要不断弱化,但现行还不能完全废止的总方针指导下,信访地位和功能要定位清楚,从党政机关、人大代表和司法机构三位一体,律师等专业人士的介入,社会积极参与,各司其职来解决当前信访困局!  相似文献   

7.
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陈邕凌 《行政与法》2006,(1):101-103
信访制度曾在某些历史阶段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理念的提出,这种试图用行政救济代替司法救济的方式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却与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背道而驰,信访制度已经走到了制度变迁的关口,出现了困境。本文拟从信访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信访制度面临的问题,检讨信访制度存在的法理基础,以期能够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信访作为一项社会政治活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信访制度因种种原因而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在保留现有的信访制度的前提下对信访制度不合理的设计进行改革,通过立法统一规范信访工作,探索"大信访"格局,建立权责明晰、高效有序的信访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9.
信访制度近几年来明显滞后于我国的法治进程,其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应予以重视。完善信访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信访制度的各项功能重新进行定位,探析其在当今宪政与法治框架下的适宜的功能,并且不断探索其完善路径,为信访制度功能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袁则文 《行政与法》2013,(11):58-63
近年来,由于信访困境的不断凸显,信访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持续关注,信访制度研究也由此不断走向深入,同时信访制度及其价值在学术界也引发了诸多的争议和思考.在制度定位和价值取向方面,学界基本认为其经历了一个角色和功能变迁与位移的过程;在信访制度运行现状方面,学界基本肯定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信访制度的运行就整体来讲并不理想;在信访制度的改革取向上争议颇大,形成了诸多观点与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1.
缓刑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伟 《河北法学》2006,24(7):108-114
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缓刑制度在实践中对教育改造罪犯,使之改过自新,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缓刑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种种具体问题,难以达到缓刑制度的立法目的,因而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通过从立法上明确缓刑的适用条件,可以避免缓刑适用中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在适用技术上,通过确立缓刑适用前的再犯预测制度,可以更加客观地考量被告人是否具备"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条件,使缓刑的适用更具科学性;从适用程序上设置缓刑适用的听证程序,增加缓刑适用过程的透明度,可以避免缓刑适用中的"暗箱操作",有利于将缓刑的适用置于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之下,体现出法律程序中的公平、正义;在对缓刑的考察监督方面,首先,通过建立缓刑监督考察委员会制度,改革和完善监督考察的主体,以弥补当前以公安机关为主的监督考察主体无力对缓刑人员监管的不足,还可以做到权责分明,利于对缓刑人员的监督考察落到实处;其次,确立缓刑指示制度,完善监督考察的内容,可以使监督考察有的放矢,缓刑人员亦有明确的目标与行为准则;最后,将对缓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纳入社区矫正体系,是完善监督考察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真正实现对缓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的必要保障.建立一个缓刑制度的体系,对于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预防和减少公安信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红梅 《政法学刊》2006,23(3):121-124
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开门接访”活动对于依法处理积留的信访问题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公安信访问题,关键是要加强公安法制建设,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公安执法活动,大力整治公安民警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公安信访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加强人大对监察委的监督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应有之义。按照《宪法》《立法法》《国家监察法》《监督法》的规定,人大对监察委的监督应包括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询问和质询、合宪性审查和备案审查等多种形式。为促成国家监察制度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按照功能优化的原则,厘清监察委独立行使职权与人大监督之间的关系,这是监察理论研究中需要持续努力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论新闻监督司法的制度设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将新闻监督司法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的限度,应该从制度上对新闻媒体监督司法加以完善:首先,健全新闻舆论的监督环境,畅通新闻监督司法的渠道;其次,为新闻监督司法设置合理的界限,明确规定新闻媒体在报道案情、发表评论时应该遵循的相关规则;最后,如果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评论确实可能妨碍案件的公正审理的,法院可以作出延期审理、异地审判、发布禁止报道的命令以及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等措施予以补救。  相似文献   

15.
外在的制度性诱因和内在的观念性诱因促成了当下持续攀升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此类信访不仅打破了司法救济的最终性,人治色彩浓厚,而且因处访机构众多、效率低下、处访程序失范、救济成本高昂等屡遭诟病。但在司法公信力低下、权利救济机制尚不健全的今天,相比终止信访的救济功能而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善现有信访制度,使其适应我国转型期的特殊需要,似乎来得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16.
刘翀 《行政与法》2006,(5):39-41
对信访生成原因之思考,必须结合我国法治建设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信访与法治在当前形成了一种共生与竞争关系,这是我国法治建设走到特定历史阶段所出现的必然结果。政府主导型路径选择所造成的思想启蒙方面的缺失及政府权力的过于强大,法治建设所面对的特殊政策环境以及立法、司法等法治环节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抑制了法治的竞争力,使信访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法治替代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关于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内部监督;权利救济;解决纠纷。每种观点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与缺陷。实际上,三种功能有着相通的内涵,因此行政复议制度是监督和救济的集合,在制度设计上应当注意不同功能的并重。  相似文献   

18.
出于对互联网的管控需求,我国通过技术手段屏蔽了部分境外网站。但是,网民对境外网站的访问需求是客观存在,人们会尝试通过技术手段突破封锁,这些行为俗称为"翻墙"。"翻墙"的实现需要技术及资金支持,所以互联网长期存在提供"翻墙"软件工具以谋取利润行为。司法实践一直将其提供"翻墙"工具的行为定性为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但是,"翻墙"工具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设立虚拟专用网的方式绕过我国网络监管部门的技术封锁,并未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破坏,不宜定为计算机犯罪。但是,该行为实际是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电信业务的行为,是对市场准入秩序的破坏,与非法经营罪所保护的法益与其构成要件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19.
孟凡哲 《法学杂志》2012,33(3):89-94
当下立法在旅游者权利救济上存在不足。惩罚性违约金担保债务履行、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市场秩序的功能决定了旅游合同惩罚性违约金设定的必要性。惩罚性违约金的设定应限于特定情形,以旅游经营者主观上的故意和重大过失为必要条件,并与损害赔偿相脱离。在适用上应体现形式的纯粹性、内容的确定性、变更的限定性和与其他规则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0.
“规范出发型”和“事实出发型”是分别作为代表罗马法系和日尔曼法系诉讼理念的关键词;在中国这一有着悠久成文法传统的国度,裁判案件应在“规范出发型”理念下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实体法保护的权利仅限于自身框架之内,避免以虚构权利的方式达到保护利益的目的,特别是在该利益可以通过实体法上本来就具有的权利予以保护之时。在适用上,外部的基准应是民事实体法,而不应是宪法;内部的基准应是以规则为主体,只在个别情况下适用原则予以矫正或弥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