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丹红 《法人》2008,(11):36-37
“黑屏计划”和之前打击“番茄花园”盗版行为一样,只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商业秀,在这个商业化的肥皂剧中,微软是最大的赢家  相似文献   

2.
胡健 《江淮法治》2008,(22):1-1
妄自揣测一下:微软的老板最近一定比较烦。本想用来“威吓”(“告诚”)一下盗版软件用户的“黑屏”策略,引发了中国网民出乎意料的强烈反弹,微软也被扣上了“网络暴力”、“垄断帝国”、“新式黑客”等一顶顶或旧或新的大帽子。如果说此前微软举报“番茄花园”作者洪磊涉嫌侵犯微软著作权仅仅是“杀鸡儆猴”,对象只是盗版软件的制作者和传播者;此次“黑屏”行动升级,就是正式向数目惊人的盗版软件使用者“开刀”了。  相似文献   

3.
微软“黑屏”事件引发舆论一片哗然。法律界人士对此也众说纷纭,犯罪论、黑客论或病毒论、垄断论、侵犯物权论、技术措施非法论等不一而足。通过以《版权法》、《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维视角对微软“黑屏”事件最关键细节——用户许可协议和WGA Notification程序的分析,得出了与主流观点不同的结论,即只是由于用户许可协议的瑕疵微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进而才导致其“黑屏”行为的侵权性。  相似文献   

4.
微软黑屏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究竟是微软打着维权的旗帜实质上以违法的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还是中国市场对微软有误解?下面本文将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微软黑屏事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32岁的洪磊。凭借着他的“番茄花园”成为了网络世界中的“王者”,名声大振。但破解微软的windows xp并免费供人下载的“红番茄”,在风光了5年后。突然消失了。  相似文献   

6.
32岁的洪磊,凭借“番茄花园”成了网络世界的“王者”。但破解微软的Windows XP并免费供人下载的“红番茄”,在风光了5年后。突然消失了。与此同时,洪磊因侵犯著作权而成为了现实中的囚徒。  相似文献   

7.
微软“黑屏”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程度的垄断,属于一种特殊的黑客行为。“黑屏”行为展示了高技术主体通过技术实现权利向权力转化的能力,这种转化能力比以往哲学家所言的“知识一权力”具有更大的现实性和社会危险性,立法对此种新技术运用中附带的危险应当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私力救济的角度分析了微软黑屏事件。文中认为微软黑屏的行为是一种技术措施,属于私力救济。但其不具有正当性,应当承担责任,但是我国目前对私力救济尚属理论探讨阶段,所以无法给出具体惩罚措施,体现出我国对私力救济规定的缺憾。  相似文献   

9.
东馨笙 《法人》2008,(11):39-39
价格高昂只是垄断的结果,并不是垄断行为本身,以微软“黑屏”打击盗版、从而维持高昂价格指责其涉嫌垄断,不符反垄断法理论  相似文献   

10.
10月,微软启动黑屏计划,迅疾在中国掀起一场是非难定的争论。10月21日零时,微软开始了对Windows XP和Office的正版增值计划,如果用户没有通过验证,用户的桌面背景将变成黑色,每一小时将黑屏一次。这次黑屏计划被舆论称之为史上最严厉的反盗版行动。  相似文献   

11.
李钢 《法治研究》2009,(6):53-59
微软“黑屏”事件的发生揭示了法律对知识产权自力救济行为所存在的规范空白。数字作品与网络空间的结合使代码具有了可控性,从而在事实上使知识产权人在网络空间能够实施自力救济行为。无论是从规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出发,还是从矫正网络空间的失衡状态出发,法律都应当以明确的规范形式规制网络空间的自力救济行为。  相似文献   

12.
吕斌  马丽 《法人》2008,(11):34-35
比尔·盖茨10年前的甜言蜜语一度让无数中国人享尽占便宜后的沾沾自喜,然而面对今日微软毫不留情的“黑屏”行动,许多人如梦初醒——那位最有钱的美国人当年慷慨施舍的只是一种特殊的鸦片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20日微软推出了正版增值体验计划,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争议的一个焦点是:微软的此次计划是否违法,有没有侵犯计算机用户的合法权益。本文主要从民法角度通过对微软是否有权推行正版增值体验计划及正版增值体验计划是否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等两个方面分析阐述了黑屏事件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自力救济,还是权利滥用?——评微软“黑屏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软对中国实施WGA和OGA计划,对使用盗版软件的用户采取了电脑黑屏和提醒标记的警告,此举引起各界的强烈反应.微软实施"黑屏计划"在技术上涉嫌窃取家庭用户隐私,妨害到个人安全和社会稳定,从法律上看不属于自力救济而是对知识产权的滥用.社会各方都应冷静思考,针对类似事件提出妥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微软黑屏事件”引发了众多的社会思考,实质上这是一种滥用软件技术保护措施对于用户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损害行为,此种企业“私力救济”型非法制裁个人用户的行为在过去20年内屡次发生,微软公司的行为只是再一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严重的软件技术保护措施滥用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由刑法对其进行评价。对于现行刑法体系下如何应对和制裁软件技术保护措施滥用行为,并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层面上来思考信息资料保护体系上的平等原则,进而思考将滥用软件技术保护措施的行为单独入罪化的可能性,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法律层面,对近期讨论较多的微软黑屏行为是否涉及侵犯用户的隐私权和物权、触犯刑律、涉嫌垄断等问题做出一些思考和分析,认为黑屏行为没有侵犯个人隐私权,但微软有能力对用户造成这方面的威胁;没有侵犯盗版用户的物权,但会对用户使用电脑造成一定的不便和干扰;没有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但其行为存在危害信息安全的风险;黑屏行为本身没有违反我国的反垄断法,但微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其它行为则涉嫌垄断。  相似文献   

17.
结合社会关注的"微软黑屏事件"以及近期的"腾讯与360的世纪之争"等案例,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下技术垄断表现形式以及《反垄断法》在规制技术垄断方面与规制常规垄断方面的比较分析,建议《反垄断法》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作相应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徐文杰 《中国审判》2009,(10):35-36
今年8月20日,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对“番茄花园”软件盗版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四川省成都共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共软公司”)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罚金人民币8772861.27元;以侵犯著作权罪分别判处共软公司总经理孙显忠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判处共软公司市场总监张天平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拾万元;判处“番茄花园工作室”负责人洪磊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百万元;判处“番茄花园工作室”雇员梁焯勇有期徒刑两年,  相似文献   

19.
5月13日,就“番茄花园”系列软件侵犯著作权一案的民事赔偿部分,原告美国微软公司与被告在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达成和解协议,微软公司获赔3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的中国网络世界热闹非凡,新的网络用语层出不穷,从“雷”等旧词的新用,到“扛酱油”、“俯卧撑”等词汇被赋予新意,网络词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网络,席卷各领域,以至于有媒体甚至推出2008年版《山寨汉语词典》。这些事件在带给人们乐趣的同时,也显示了网络给现实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与冲击。与此同时,网络上一种新的搜索方式的盛行,也让人们见识到网络对人们生活的无孔不入的侵扰,给某些人些许裸露在公众面前的恐惧与惊慌,也给广大网民一种窥视别人,探知神秘的快感。而微软在2008年中出台的对使用其盗版操作系统的电脑给予黑屏处理的行径则让不少人在体验网上冲浪的乐趣之际,对网络世界中强权的存在与网络暴力的温柔体现有了一种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