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0多年前,我第一次走进监狱探望我的表哥,从此与监狱中的服刑人员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成了一名帮教志愿者。  相似文献   

2.
十一次进藏,我和唐卡结下了不解之缘. 任何人只要到过唐卡艺术的发祥地之一--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内的隆务河流域,就会被当地独特的"热贡艺术"所吸引,而唐卡正是"热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公证",懵懵懂懂中命运让我与公证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我为她欢喜为她忧,为她心甘情愿付出青春年华,从一个怀揣梦想与抱负的少女变成今天已进入不惑之年但还踏踏实实工作在一线的公证人。1990年5月份,即将毕业于河北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的我被分到井阱矿区华能电厂实习,为当时一位美国锅炉专家贝克作翻译。有这么一件事印象深刻:一天老贝克讲他的美国汽车年检快过期了,家人要他在中国办一件"Notary  相似文献   

4.
检缘     
16年前,带着组织部门的一纸调令,我来到县检察院报道。自此,不仅与检察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与《人民检察》结下了深厚情谊。迄今,我已有15篇研讨文章发表在《人民检察》上,有数十篇调研及宣传文章发表在《检察日报》上。衷心感谢《人民检察》,感谢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编辑老师们!是各位的精心呵护、指导和《人民检察》潜移默  相似文献   

5.
在路上     
杨晓玲 《中国公证》2011,(10):64-64
2009年9月1日.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标志着我正式告别了青涩的校园时代,迈出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步,也从此与公证行业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相似文献   

6.
文学与审理     
20多年前,偶读前苏联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便使我一下子爱上了文学。从此之后,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不论是小说、报告文学,还是散文,我得到什么看什么,还不时铺开稿纸写出来,试着投出去。1996年4月,在我进入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第二个年头,领导将我从检查室调到审理室,从此我与审理工作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深深体会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同时,我所热爱的文学和所从事的审理工作也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与审理本风马牛不相及。文学需要形象思维,审理需要逻辑思维;文学充满了浪漫,审理严谨又严肃。但十年的审理工作经历使我认识…  相似文献   

7.
几点设想     
我是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1993年进法院后,就与《山东审判》结下了不解之缘。3年来,我阅读《山东审判》坚持每期不落,每篇不落。是《山东审判》帮助我适应了本职工作;是她使我知识更加广博.  相似文献   

8.
心随法动     
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与法律的真正交往只有10年。10年前,一次稍显随性的选择,让我与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10年里,作为一名法律人,我亲身经历了法院改革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段时期,亲眼目睹了司法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亲身感  相似文献   

9.
11年前的1992年2月,组织上让我担任镇监察干事,从此与《中国监察》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它一直是我必读并保存的首选刊物。它不仅帮我熟悉业务、进入“角色”,教我怎样做人、如何处世,还为我的拙作提供了发表空间。《中国监察》是我成长与进步的摇篮,更是我的良师与挚友!要说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一名普通的司法工作者。自1995年开始从事司法工作之日起,就被《人民调解》吸引,从而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手拉手走过了十三个冬夏。在这个良师益友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由一个  相似文献   

11.
老朋友     
2007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录取,分配到法律政策研究室从事专职调查研究工作,从此与《人民检察》结下了不解之缘。近四年时间里,《人民检察》如同办公桌上的一杯香茶与我朝夕相伴,形影相随,又如同一位老朋友一  相似文献   

12.
感情·友情     
先说我与《中国监察》建立的感情。1995年,组织把我安排到镇纪委专职纪检员岗位,从此我与《中国监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从《中国监察》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和写作能力。1997年11月,我镇地税中心所被评为江苏省文明税所,我将他们的感人事迹写成通讯《税海清风》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年初的一个偶然机会,我从网上阅读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法治与社会》,特别是其中争鸣栏目(辩论大厅)对人大工作中相关问题的争论和探讨,使我眼前一亮。本来对人大理论研究就有兴趣的我,从此与争鸣栏目结下了不解情缘。《法治与社会》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争鸣栏目引领我在人大理论的海洋中思考、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不解之缘     
从进入检察院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与《人民检察》结下了不解之缘。1992年,我从部队转业到昆明市检察院工作,报到的当天,我在资料室里看到一本1991年第5期《人民检察》杂志,翻了几页后。我就被里面的文章深深发吸引,一口气看完了。有几篇文章对我触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创刊不久,我就接触到它了,那时我从旬阳县委组织部调到宣传部工作。在众多的报纸期刊中,《法治与社会》让我眼前一亮,爱不释手,从此与它结下不解之缘,相随相伴二十年。在我的心目中,《法治与社会》是最好的一份刊物,它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不断推出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精品,不断增强思想含量、知识含量、文化含量、法治含量。随着时代的发展,《法治与社会》紧跟时代变革的鼓点,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不断增强全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积极扩容改版。在内容上,以板块统领栏目,设置了"封面""人大""法治""社会"等板块,增强了杂志的思想性、指导性、实用性和贴近性。  相似文献   

16.
1997年3月,我从农技部门调入县纪委机关工作。6年来,是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使我对《中国监察》的认识由浅而深,不断拉近距离,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监察》最终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在我接手宣教室工作之初,县直党工委在县委党校举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其中有一堂党政  相似文献   

17.
杜雷 《中国监察》2009,(2):62-63
自幼我就是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嫉恶如仇,爱抱打不平,忒恨贪官污吏。及长,我对纪检监察产生了好感,对纪检监察事业充满崇敬,对“纪检人”满怀景仰。未曾想,后来一个偶然的际遇,让我成了一名“纪检人”。是愿望的满足?还是命运的使然?我与纪检监察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浓浓纪检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作为一名在党旗下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纪检监察干部,为此由衷地感到高兴。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部队精简整编,我转业到地方,有幸加入了纪检监察战线。从此,我与纪检监察工作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已有22年。22年来,我见证了纪检监察组织的发展变化,见证了反腐倡廉事业的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9.
如果不是政府的帮扶,他还会像过去那样又穷又脏。我是名乡镇干部,"老土"是我帮扶的贫困户,因他平时穿衣土里土气得此外号。连续几年的帮扶工作,我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年我们初识时,他是孤身一人,左腿有些残疾,已年过六旬。那时他家里很穷,还比较懒,不讲究卫生,屋内屋外及本人都是脏兮兮的。但是他很实在也很听话,这是我最看好他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柠檬婚姻     
话说台湾女剧作家陈玉慧小姐,因为想结婚了,便在报纸上登载了一个征婚小广告。她先后与42个男人相亲,竟然没有找到一个适合结婚的对象。这场声势浩大的征婚运动结下的惟一硕果就是帮助她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叫做《征婚启事——我与42个男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