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声纹鉴定中的音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声纹鉴定中的音强特征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名条件相近、普通话较标准的男性发音人的语音样本输入VS-99型语音工作站,分别对每个人所发的相同音节韵母的宽带声纹图谱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不同人发出的相同音节,其音强分布一般不同,有时还会出现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韵母总体音强按频率分布状态、韵母总体音强按时间分布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言语特征进行研究,扩大声纹鉴定的应用范围。方法分析当前声纹鉴定的技术方法,汇总听辨结合的几种方法,找出听辨结合的关键点。结果对以往的鉴定经验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改进现有的鉴定模式和理念,使其贴近实战、贴近案件需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声纹鉴定技术概念、产生、发展以及原理,来探讨声纹鉴定的步骤、理论依据、法律依据、案件适用的类型,讨论声纹鉴别在个人身份证明、刑事侦察、军事、通信、防伪等领域的应用,展望声纹鉴别的应用前景。考虑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诈骗等案件越来越多,而声纹鉴定技术为确定案件性质、提供破案线索、印证其他证据或说话人同一认定起到的重要作用,希望声纹鉴定技术在未来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安全、打击犯罪问题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Yang X  Shi S  Ling J 《法医学杂志》1998,14(4):224-225
利用KAY5500语图仪的各项功能及这些功能对语音研究的作用,研究语音的声学特征,探讨语音同一认定的原理、方法,及声谱图反映出的表征语音声学特性的各声纹特征在声纹鉴定中价值。  相似文献   

5.
言语习惯特征是人们在学习言语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影响,逐渐形成的一类语音声学特征,它包括:方言、口音、惯用语、俚语、赘语,有的人说普通话时夹杂的地方方言特征;以及言语的速率、清晰度、流畅度、语音喉化、气嗓音、言语缺欠等[1]。大量实验和研究表明,对个人语音特征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发声系统的解剖学形状和发音方法的动态个人特点。从生理、心理学机制来看,言语的形成包括言语神经机制、言语的脑机制、言语的感知、思维和反映模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每个人从“咿呀学话”开始,经过千百次“听想说”的学习、校练…  相似文献   

6.
白噪声不同信噪比对语音基音和共振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白噪声对语音特征提取的影响,总结变化规律,为带噪语音的声纹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TIMIT连续语音语料库中的录音样本加载不同强度白噪声,使用语音工作站提取纯净语音、不同信噪比带噪语音的基频、共振峰,研究分析白噪声对语音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低噪环境下,语音共振峰相对稳定,增大噪声强度,共振峰出现偏移或者无法检出现象;各阶共振峰抗噪能力不同,低阶共振峰抗噪声能力强,稳定度高,高阶共振峰抗噪能力弱,稳定性差,低阶共振峰抗噪能力优于高阶共振峰;基音在各种噪声强度下稳定度高,具备较强鲁棒性。结论信噪比降低会引起共振峰频率偏移,甚至丢失共振峰;噪声对高阶共振峰影响大于低阶共振峰;基频在噪声环境下具备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声纹鉴定中应重点分析噪声对语音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频率共振峰在话者识别中的鉴别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话者识别领域,不同频率共振峰特征价值的大小。方法对10对女性与8对男性双胞胎正常朗读语音的共振峰频率特性进行定量测量、比较、分析,统计。结果男性和女性双胞胎个体依据2000Hz以下、2000-5000Hz、5001-8000Hz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共振峰均可区分,但共振峰的缺峰比例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升高,5001-8000Hz范围的缺峰比例达26.67%。结论不同频率共振峰在话者识别中的区别能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王英利 《证据科学》2011,19(1):100-105
不同人所讲的普通话语流中相邻音素间的过渡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型.音节内辅音-元音之间、音节间元音-辅音之间的过渡方式分为清晰过渡(或停顿过渡)和模糊过渡(或缓冲过渡)两种类型;音节内元音-辅音之间的过渡方式分为间断过渡和连续过渡两种类型;音节内元音-元音之间的过渡方式分为平滑过渡、间断过渡、交错过渡和异变过渡四种类型.对同...  相似文献   

9.
不同人所讲的普通话语流中相邻音素间的过渡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型。音节内辅音-元音之间、音节间元音-辅音之间的过渡方式分为清晰过渡(或停顿过渡)和模糊过渡(或缓冲过渡)两种类型;音节内元音-辅音之间的过渡方式分为间断过渡和连续过渡两种类型;音节内元音-元音之间的过渡方式分为平滑过渡、间断过渡、交错过渡和异变过渡四种类型。对同一人的发音而言,不论其相邻音素间的过渡方式属于上述哪种类型,都表现出较强的自身同一性。因此音素间的过渡方式可以作为声纹鉴定中的一类特征。  相似文献   

10.
通常情况下一份完整的文件有抬头、内容、落款签名或印文、落款时间等多个要素组成,文件是否真实有效,取决于与该文件有关的诸多要素。在许多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文件形成的确切时间往往是当事各方主要争议的焦点,特别是文件上印章印文的盖印时间更是最为常见的提请鉴定的问题。根据鉴定实践和实验研究,对印文墨迹分布特征及材料特性在印章印文盖印时间鉴定中的应用,及在鉴定过程中应当引起注意的相关事项进行探讨,并通过实际案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刑事强制鉴定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刑事要案为公众所广泛关注,在某些案件中,司法鉴定成为直接影响被告人刑事责任的重要手段,也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然而学界却少有对强制鉴定构建模式的专门论证。我国应当在法律中规定当事人的鉴定请求权,构建与裁量鉴定并行的强制鉴定制度,确定其适用条件、具体程序及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2.
鉴定结论作为三大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在诉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后,对需要司法鉴定的弱势群体进行司法鉴定援助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从司法鉴定援助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方面作了分析,并对司法鉴定援助制度作了初步设想,以期对我国的司法鉴定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司法会计鉴定和文书鉴定的配合运用不仅有助于提高鉴定效率。增强鉴定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而且有助于开拓思路,发现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司法鉴定的法治建设是鉴定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法治进程的重要环节。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应当在原有的司法鉴定特色和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法治理念,以公正和效率为价值目标,建立科学和完善的司法鉴定制度。我国的司法鉴定立法应当结合我国相关诉讼法律制度修改的契机,在逐步完善现有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建设统一完备的司法鉴定专门法。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旨在建立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然而,实践中出现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管理双轨制使《决定》的立法初衷未能实现。"两高"、"三部"《通知》试图对此予以校正,将侦查机关所属"职能鉴定人"一并纳入司法行政部门的登记管理体系。由此出现的社会司法鉴定人和职能司法鉴定人仍然在管理上存在差异,从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角度看,职能司法鉴定人依旧具有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法医毒物鉴定在对象种类、适用检材、技术方法、应用领域和结果运用方面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毒物鉴定实验室在规范建设、鉴定能力、技术系统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要通过加强鉴定机构及鉴定人的准入控制,建设一支高资质、高水平的队伍;通过执业监管、认证认可、水平测试和质量评估,保障毒物鉴定结果的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17.
18.
建设中国特色司法鉴定制度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历经了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在鉴定制度建设、鉴定能力建设以及鉴定质量保障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着认识的不到位、体制机制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权力配置的不科学等问题,对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形成产生着深刻影响。对此,在进一步深化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中应减弱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并在吸收一些有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其不断中国化,逐步建设中国特色的司法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专业判断对鉴定结论的形成影响重大,是司法鉴定中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司法鉴定的有关规范,正确认识司法鉴定中的专业判断,对影响司法鉴定中专业判断的因素以及鉴定实务中如何改善专业判断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