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下,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与日俱增,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改革的评价、影响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法律是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调节器,特别是经济法,其特有的再分配功能能够弥补现有分配制度留下的遗憾与不足,其以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理念恰好与公平分配观、可持续发展观高度契合。要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大力彰显经济法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2.
余玖玖 《行政与法》2007,(12):10-12
收入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根本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在城乡、地区、行业、社会群体之间及其内部普遍存在;收入不公对构建和谐社会会产生不利影响,容易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当前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落实收入公平分配措施,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个人收入分配合理化,是国家亟需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社会课题。着眼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不同法律在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剖析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在弥合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功能缺陷,切实提出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个人收入分配合理化,是国家亟需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社会课题。着眼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不同法律在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剖析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在弥合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功能缺陷,切实提出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行业间收入差距日趋明显。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给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也让人们看到更多希望。  相似文献   

6.
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仅要有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而且要有公平的损失分配制度。——[德]埃塞尔网上银行(Internet Banking)也称网上银行业务,属于传统银行业务的一种制度创新,实际上是银行业务在网络上的延伸,是虚拟银行的一种。自从1995年10月,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美国第一安全网上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SFNB)成立,开创了技术推动银行业发展的先河,网上银行便以其便捷的优势迅速  相似文献   

7.
我国分配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不断发展完善,经历了四个变迁阶段。纵观分配制度的变迁历程,得出了关于公平与效率原则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行业间收入差距日趋明显。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给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也让人们看到更多希望。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市场中劳资双方力量的不对等,导致我国企业工资分配的严重不公,劳动者特别是底层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工资法律制度作为国家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宏观调控工具,是国家通过法律保障劳动者权益,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也是整个社会追求正义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高路 《法制与社会》2013,(4):127-128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先进的医疗技术在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方案的同时,也因其本身的技术缺陷,引发了更多的医疗纠纷,使原本就不稳固的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矛盾重重,能够有效的解决各类医疗纠纷,有利于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和谐。然而制定有效的医疗技术损害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是平衡医方、患者以及全体人民三方利益的重点。本文通过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外的先进理论,进一步探寻更为合理、公平、有效的医疗技术损害责任举证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1.
财富分配不公是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难题。针对该问题,有学者仅从财富分配正义的单一价值目标展开有关探讨,而忽略或较少涉及到风险分配不公的问题。由于社会分配的对象既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也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险,因此,社会分配正义价值目标的实现亦应相应地包含财富分配正义和风险分配正义的双重路径。基于此论点,本文探讨了财富分配正义和风险分配正义各自不同的运行机理和两者之间的互动逻辑关系,并从法律调整的层面上提出和论证了财富分配正义中的"机会正义"和"结果正义"问题以及风险分配正义中的"归责前置机制"和"责任承担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分配领域中存在的失范现象,学界提出了“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两种矫治方案,但由于陷入过多的理论化、哲学化争论,缺少对其可实施的条件和制度改造的分析,难免流产。倘若换一条思路,基于“问题-解决”方案,从“市场-政府-社会”和“问题-原因-对策”框架切入,在尊重市场、政府和社会三种不同的分配原则前提下,将法律作为政策的工具来执行,通过构建市场、政府和社会之间相互协调补充的分配法体系,规范当前不同领域的分配失调行为,将有可能改善贫富差距过大现象.  相似文献   

13.
叶姗 《时代法学》2012,10(2):11-18
对社会财富分配规则进行研究,从中提炼能够统辖所有分配规则的抽象的权力范畴,可以提升有关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法律问题的理论研究深度。散见于社会财富三次分配中的货币发行权、公共投资收益权、政府采购决定权以及劳动力定价权、征税权、财政补贴决定权、社会保障支出权、税式支出权等一系列权力,可以提炼为公平分配促进权,包括基础性权能和调控性权能的二重结构,各种权力协调运行有助于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今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的现实,适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文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在个人所得税、启动财权事权重新配置的财税体制、打破行业垄断、解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分配不均问题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差距问题,且呈扩大趋势。目前,贫富差距表现出扩大化、阶层化、群体化、两极化、政治化的特点。贫富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社会稳定构成了极大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贫富差距扩大不是改革的结果,而是改革不到位的结果。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是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程雷 《行政与法》2013,(7):36-39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在于实现财富的二次再分配,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安排重要的理论支撑.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福利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趋势、特点和问题:奥肯在1974年提出了著名的“漏桶实验”理论,围绕经济效率和公平正义的讨论持续多年;罗尔斯等人提出了社会分配正义理论,使社会保障的价值诉求趋向社会公平正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奥肯“漏桶实验”理论可以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Shareholder Primac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recent years a growing consensus has emerged in favour of the shareholder-oriented model of the corporation. Increasingly, this model is justified not on the basis of shareholder ownership rights but on efficiency grounds: whoever the immediate and direct beneficiaries of shareholder-orientation, it is argued, it ultimately indirectly benefits everyone by ensuring the maximization of aggregate social wealth. The prevalence of this view has caused the distributional dimension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o be neglecte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istribution of share ownership and financial wealth in the US and the UK. Although share ownership has become more widely spread, it argues, it remains very heavily concentrated with the result that shareholder primacy is in reality the primacy of a small privileged elite. After an exploration of the contradictions of working class shareholding and the impact of greater shareholder-orienta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the paper concludes by re-evaluating Hansmann and Kraakman's 'end of corporate history' thesis, arguing that recent developments represent a triumph not for efficiency but for the growing power of the shareholder class.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政治哲学的视野,从持有—转让—矫正、起点—过程—终点两个维度具体讨论社会基本结构的分配正义问题。分配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应是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的具体呈现,并受到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的反思性平衡。社会基本结构对于财富转让具有背景性规定意义,二次分配的矫正正义性可以得到契约论的充分辩护;起点公平是以人自由存在能力为核心的人的存在关系状态,社会财富分配在起点正义基础之上经过合规则的程序过程所达到的终点,既是平等基本自由权利的实现,同时又是新过程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attributions of the causes of poverty and wealth in Russia and Estonia in 1991 and 1996 and their determinants. Among the latter are the perceived actual justice of the society, the perceived size of the middle class, and the personal position in the system of inequalities. Despite the economic hardships and a rise in inequalities in both countries, individualistic explanations of wealth and poverty have increased over the 5 years between the surveys. At the same time respondents in both countries demonstrated a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starting positions and connections to achieve wealth. The perceived middle clas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attributions of poverty but not on wealth. Russians in Estonia have a particular bias against wealth, whereas non-Russians in Russia are more likely to justify wealth on the basis of individual merit. Explanations of poverty and wealth in Estonia are more rooted in the factors of socialization (age, education, and gender), whereas in Russia they are more rooted in the changes in the family financial circumstances between 1991 and 1996. There was a general increase in support fo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distribution in both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0.
财富的生产是有规律的,但财富的分配却主要是制度安排的结果,这就是社会受益权——一项新的法律权利——提出的核心理据。社会财富的分配依据有一个历史的嬗变进程,而传统的分配依据与公平分享改革成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现行的分配格局是我国以往分配法律制度安排的结果,修正这种分配格局必须有正当的理据。惟有突破现有的思维模式,对分配依据进行法律限度的拓展,并以社会受益权的型构为契机,以权利的介涉为进路,才能建立起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