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面对实践中日益增多的多方当事人争议,合并仲裁制度应运而生。然而,在该制度可以较好的解决多方当事人争议的同时,理论界对其也存在较大争议,其中尤以对强制合并仲裁的争议最大,学者认为其甚至触及到了仲裁制度的根基。本文试图在合理界定强制合并仲裁概念的基础上,对其理论障碍一一论述并予以解决,从而进一步阐述我国应当如何合理构建强制合并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作为一种文明的死亡状态,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有的国家已经或正在为安乐死立法。我国对该问题的多数观点认为,立法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但对于立法及其实施所必须解决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法律原则还存有争议,笔者就争议中的几个问题谈点认识,以期能促进其在国内的早日立法。  相似文献   

3.
由于法律语言归根结底是语言的一种,因此对法律语言的解释首先要遵循语言学规则。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一些法律上具有争议的词语,比如:"户"、"冒充"、"毁坏"做了重新解释,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法律解释必须要遵循语言学的解释规则。  相似文献   

4.
法学与语言学的日趋融合,法律语言学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语言学家的价值也日益凸现在立法和司法活动中。从立法层面观之,法律语言学家的介入将使法律文本更能体现其应有的文体特征,有助于改变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立法失范化状况;从司法实践层面而言,语言学家的介入,将有助于解决因法规、合同等法律文本的不同诠释而产生的争议,使司法活动更合乎正义性要求。建议我国法学界给予语言学家施展其专业才能的空间,以此肯定语言学家的地位和价值,这将有助于完善我国现有的专家证人制度,从而实现法学界和语言学界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合同的相对性是合同的本质属性之一,近代以来以第三人利益合同为代表的涉他合同的出现对合同的这一属性提出了挑战。本文认为这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合同相对性的根基,只是对合同相对性的修正。本文简单梳理了第三人利益合同在立法上和理论上被肯定的过程。《合同法》第六十四条是否规定了第三人利益合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该条规定没有明确规定第三人利益合同,但是也没有否定,从而为法律解释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6.
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与现代语言学携手同行。语言学在与电脑的互动中不仅诞生了其与数学交叉的分支-数理语言学,而且语言学自身各种流派的发展更加形式化、精密化和具操作性,即更贴近电脑的性能。电脑成为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杠杆。另一方面,语言学又是电脑智能化发展的前提。目前的情况是,语言学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电脑智能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制宪权是制宪主体按照一定原则创造作为国家宪法的一种权力,对制宪权的性质、特征等问题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目前,对于制宪权的至上性问题在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这种争议的根源在于横向上的考察角度不同。本文指出在纵向上从制宪权的静态和动态两个循环往复的存在状态考察其至上性,有助于理清学界对制宪权至上性认识上的矛盾冲突所在,并在制宪权至上性的研究上拓宽视角、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8.
丁玉海 《行政与法》2010,(8):109-111
逻辑起点是理论体系构建的"阿基米德点",是理论体系赖以合理存在和深入发展的基础和依据。目前,法律的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存在的认识误区以及选择混乱,业已松动了法律的经济分析的根基。有鉴于此,对法律的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的正确定位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深远。为此,将主流法律的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正确定位于理性人假设,这不仅能夯实法律的经济分析的根基,而且也因其放松对真实性的要求进而能有力地促进法律的经济分析的"中兴"。  相似文献   

9.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运动已经成为现今人们生活中健身、娱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体育伤害事件也时有发生.本文主要从体育竞技人身伤害侵权行为的概念入手,指出目前理论界对该概念的争议之处.然后分析其特征,使得人们能对其做出正确的认识,最后是有关其构成要件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险争议一直以来是劳动争议审判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立法层面而言,国家一直希望将其纳入劳动争议诉讼范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也一直试图逐步放宽受案范围;从司法实践看,基本上不将社会保险争议作为劳动争议受案范围;从学界看,也存在多种观点。总体而言,对于社会保险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受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