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和第15条规定的公正审判权适用于判定刑事指控的案件中。刑事的含义决定着公正审判权适用的案件范围;指控的含义决定着公正审判权适用的时间范围。根据刑事的含义,在我国,除了《刑法》的规定之外,还有相当多的行政处罚属于刑事的范畴;根据指控的含义,在实施初查时便已经启动了指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时,我国应当对严重行政处罚适用公正审判权提出保留;为了使犯罪嫌疑人在被指控时即受到公正审判权的保护,应当改革我国的初查和立案制度。  相似文献   

2.
朱立恒 《时代法学》2008,6(6):19-28
近年来,尽管我国刑事诉讼在公正审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确定的公正审判权标准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改革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以便贯彻落实《公约》所规定的公正审判权,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要想使我国真正地实现《公约》所规定的公正审判权标准,不仅需要紧紧围绕公正审判权进行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而且需要对其他与之相关的制度进行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3.
朱立恒 《中国律师》2007,(11):80-82
在国际人权公约体系中,《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迄今为止最集中、最全面地规定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联合国文件。我国政府已于1998年10月签署了该公约,表明对公约内容认同之意向,因而,批准只是个时间问题。公正审判权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关于刑事司法的最重要的内容,而其中辩护权又  相似文献   

4.
解读公正审判权──从刑事司法角度的考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正审判权在国际人权法中的确立已逾 40年 ,它以英美法中的“法律的正当程序”为直接的理论依据。在刑事司法中 ,公正审判权用来保护受刑事指控者免遭不合法、不公正的定罪。国际人权公约从司法组织和司法程序两个方面规定了公正审判的保障措施。作为对多元法律文化的规制 ,公正审判的国际标准体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在我国 ,有必要明确树立保障公正审判权的观念 ,并在有限的条件下 ,最大限度地促进现行刑事司法制度与国际标准相协调  相似文献   

5.
赵建文 《法学研究》2004,26(5):144-160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没有明文规定保留问题 ,这意味着允许缔约国提出符合该公约的目的和宗旨的保留或解释性声明 ;对该公约的强制性条款的保留、模糊的或一般性的保留 ,往往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对该公约的强制性条款不宜提出保留 ,但可以作出解释性声明 ;对该公约的非强制性条款可以提出保留也可作出解释性声明 ;各国的保留和解释性声明是从自己的国情出发的 ,表明了国际人权保护的特殊性。其他国家的保留或解释性声明以及反对意见 ,对我国提出保留或解释性声明、解释和适用该公约、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 ,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和第六修正案分别规定了表达自由权和公正审判权.在刑事诉讼中,表达自由权与公正审判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根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限制表达自由权的双重标准,在公正审判权与表达自由权发生冲突时,为了保障被告人的公正审判权,可以对表达自由权作必要的限制.当表达自由权与公正审判权的冲突达到何种程度时才能对表达自由权进行限制,是美国司法实践中关注的焦点.在刑事诉讼中,表达自由权的主体包括裁判者、诉讼参与人、媒体和一般民众.在美国联邦系统对于如何处理法官、律师、媒体和一般民众的表达自由权与被告人的公正审判权之间的关系,已经形成了统一的规则;但是对于如何处理陪审员、当事人、证人和旁听者的表达自由权与被告人的公正审判权之间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则.  相似文献   

7.
黄小娟 《法制与社会》2010,(6):120-121,127
在现代国家中基本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共识,每一个公民应该享有获得法院公正审判的权利即公正审判权,它旨在保障公民能够通过司法途径并经法院的公正审判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基本人权。联合国的一系列基本文件中都对公正审判权做出了规定。Singarasa诉斯里兰卡案是关于公正审判权的一个经典案例,它很好的展示了公正审判权的主旨与核心内容。本文基于对此案例翻译、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公正审判权的规定进行分析,以此对我国的司法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审判权的公正行使不仅关系到具体个案正义的实现,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大局。我国当下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确保审判权公正行使。笔者尝试从审判权的概念及特征、公正与司法公正、公正行使审判权的价值取向、确保审判权公正行使的路径等几方面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公正审判权是宪法性基本权利.与其他国家宪法关于公正审判权的规定相比较,中国宪法对这项基本权利的规定存在很多缺失.为适应和谐社会对公正司法的要求,我国有必要将公正审判权确立为宪法性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0.
从公正审判权在法律中的地位来看,公正审判权属于宪法性权利。公正审判权作为宪法性权利在许多国家的宪法中已经得到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公正审判权符合宪法权利的几个基本特征:公正审判权是公民所享有的重要的基本权利之一;公正审判权规制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公正审判权具有母体性;公正审判权是其他权利无法替代和不可转让的一项权利。  相似文献   

11.
王德新 《北方法学》2010,4(6):120-124
我国自2001年批准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来,有关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否具有可诉性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近年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具有可诉性的观点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支持。立足于我国国情,从多方面完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制度,并在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进行分层分类的基础上,探索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可诉性的理论和制度,将是法律制度发展的一条可行道路。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looks at China's engagement with internationalhuman rights treatie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is bringingunderstanding of, and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norms as a background to China's possible ratification of the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CCPR).It explores, in respect of two particular articles in the ICCPR,Article 14 and Article 6(2), where China stands with its currentdomestic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in terms of conformity andargues that there still needs to be significant legal reformin the area of fair trial issues and the use of death penaltybefore ratification is possible. Finally, it looks at the stateof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n China and the problem of democracyand concludes that although China will unquestionably ratifythe ICCPR, change will still be gradual.  相似文献   

13.
由于条约实施机制存在缺陷,《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所规定的社会权在国际层面一直得不到有效救济。这一状况对国际人权保护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产生了长久的负面影响。200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在缔约国报告程序之外,议定书还确立了个人来文程序、国家来文程序、调查程序三位一体的准司法性权利救济程序。这将会大大加强对个人社会权的国际保护,结束社会权与公民权国际保护不平衡的局面,进一步完善国际人权法体系,从而推动国际人权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浩成 《政法论丛》2013,(3):98-104
知识产权滥用源于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权利人对其知识产权的不恰当行使。总体来说,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从严格、完整意义上来说,甚至还近于空白。为了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应着力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改变《反垄断法》多头执法局面,设立有执行力的执法机构;完善诉讼程序,增强《反垄断法》的可实施性;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实施细则和《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指南》。  相似文献   

15.
关于被告人权利的最低限度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建文 《法学研究》2006,(2):145-160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3款确立了国际社会关于被告人权利最低限度保证的公认标准,人权事务委员会关于该款的一般性意见、结论性意见和处理有关个人来文案件的决议,以及缔约国有关该款的保留和解释性声明,进一步明确了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被告人权利的最低限度保证至少应当包括被告知指控、有相当时间和便利准备辩护、受审时间无不合理迟延、出庭自我辩护和由其选择的辩护人进行辩护、传唤和询问证人、必要时免费获得译员帮助和不被强迫自我归罪的权利。防止及惩治恐怖主义及其他任何严重罪行的需要,均不构成剥夺被告人权利最低限度保证的合法理由。  相似文献   

16.
对照《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分析,《刑法修正案(八)》在死刑改革方面的进步值得肯定,但与公约要求的、逐步限制死刑适用以最终废除死刑的目标仍有距离;参照《北京规则》、《美洲人权公约》等分析,新修正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犯罪适用刑罚增加了从宽处理的规定,实现了对弱者的人权保障,但该修正案在建立未成年人及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等方面仍有不足;比照《东京规则》等国际公约分析,其以社区矫正入刑化为代表的非监禁刑之完善,体现了我国对国际公约相关要求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7.
邱兴隆 《现代法学》2001,23(2):63-72
国际人权法对死刑的态度经历了由放任到限制再到废除的转变。《世界人权宣言》对死刑以沉默显示放任;《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对死刑转向了限制;《旨在废除死刑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二议定书》等对死刑明令废除。中国现行死刑制度与国际人权法的要求尚存较大距离,应该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尽快缩短这一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