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2006年被长征精神照亮。2006年10月16日至12月10日,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全景再现红军长征历史的大型主题展览《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作为党中央、中央军委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历时56天的展览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的历史画卷,揭示了穿越时空、震古烁今的长征精神。据统计,整个展览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界群众,包括一些外国人,共计201万人次走进了长征展厅这座神圣的殿堂,创造了军博展览史上前所未有的“红色轰动”。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为挽救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70年岁月的流逝,不仅丝毫没有磨损长征精神的光彩,相反更凸现出它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价值。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和中国革命的危难关头,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战胜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开创了党和中国革…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讲起长征,我们这些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老同志,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20年前,我同程子华、郭述申、韩先楚、刘震、陈先锐曾联名撰写了《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一文,如今,他们都相继作古。悠悠岁月逝去,长征精神永存。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将联名文章略作修改发表,以此文纪念红二十五军的长征,怀念我的老领导、老战友。中共鄂豫皖省委果断决定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是在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于1932年11月重新组建的一支革命武装。重建后的红二十五军,在极其艰难困…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华夏大地上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人类历史上竖起的一座代代传颂的无畏丰碑。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长征,是党和红军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生存危机下被迫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转移。党领导红军战胜了征途中的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夺取了长征的胜利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0月22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所有参加过红军长征和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贡献的老战士、老同志,向当年支援红军长征的各族人民特别是各革命根…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我从书本上了解长征!长征像一粒火种!点燃了我心中的激情,激发我对神奇的向往。后来我从电影《万水千山》中了解长征,那至死不渝的信念,那筚路蓝缕的征程,那在硝烟中飘扬的旗帜,那玩敌于股掌的韬略,使我青春的热血沸腾。再后来,我参军到了部队,接触了许多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对长征有了更深切的体会,长征成为了一种可触摸的精神存在。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夜难明,风雨如磐。漫漫长途,胜败难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十几万红军将士,迈开双脚,跨越雄关险隘,滔滔江河,皑皑…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监察》约我写一写我所经历的长征往事。长征中,我担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师政治委员。作为一名长征老战士,一名红军政治工作干部,回首长征岁月,我深深地感到:红军面对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面对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除了依靠崇高的理想、正确的决策、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还离不开严格的纪律。我就讲几个红军长征严格遵守纪律的小故事。取出青稞麦,就要给乡亲们留下足够的银元1936年4月26日,红二、六军团从丽江的石鼓、巨甸渡过金沙江,进入人称“香格里拉”的雪山藏区。5月上旬,红二、六军…  相似文献   

8.
今年十月,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70周年的难忘时刻。回望70年前这场气吞山河、壮丽史诗般的长征,她不仅令人敬仰,更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长征,创造了人类军事战争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奇迹,这奇迹的背后有着无数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浸染出的壮美。抚今追昔,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红军英烈,深深怀念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每一位英勇的红军战士。有人要问,红军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史无前例的人间奇迹,靠的是什么?很重要的一条靠的是,红军将士心中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这就是推翻“三座大山”,为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因为…  相似文献   

9.
长征是雪山、草地、激流、峡谷、羊肠道……连缀的征,长征是枪林弹雨密布,上有飞机轰炸、理有堵截的战线。这条征途和战线长达二万五千里。是近30万将干用生命、鲜血和着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的意志谱写的不朽篇章!在长征结束60年后的今天,我们选择了一位普通的红军女战士为典型进行报道,因为,长征对女性而言更残酷、更艰难。她的经历告诉我们: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战士的奉献和牺牲为我们换来一个全新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长征歌谣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无论何年何月,无论何时何地,一想起红军长征,就让人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长征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是一曲英雄主义的凯歌。最近,在贵州重走了一段长征路之后,我才发现,当年红军在长征路上,不仅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而且还留下了许多深入人心的歌谣。长征途中,红军走一路,讲一路,写一路,所以便有大量的长征歌谣,留在了沿途老百姓家的门板上。在遵义红军长征纪念陈列馆里,至今,仍保存着贵州省仁怀市长干山区,一位大王寨农民王泽光家的几块堂屋板壁,上面写着这样一首歌谣:“红军…  相似文献   

11.
“八月继续向前进,草地红军不怕冷。草地从来少人过,无坚不摧是红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一军团一师草地收容队队长潘振武1936年初写的《长征小调》歌词。70年后,我看到了《潘振武将军传》书中描述红军过草地的感人一幕:有位红军班长在粮食紧缺的情况下,每次都把分给他的青稞面粉倒一些给别的战士,说:“我睡担架,消化不了。”一天下午,他昏迷过去,医生检查后说是缺乏营养。大家连忙抖动已空了的干粮袋,把一点点粉末冲给他喝。班长微睁眼皮,用微弱的声音说:“战友们,不用了,谢谢啦。以后我不能和大家一起作战了,你们一定要打出个新中国来。”…  相似文献   

12.
“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这副对仗工整,气势恢弘的对联,出自四川省达县一个叫何永瑞的父子三人之手。更令人难忘的是,何永瑞父子三人的命运,与红军长征紧密相连。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徐向前、李先念等率领,从鄂豫皖根据地转移西征,经陕南进入四川东北部,经过浴血奋战,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所到之处,国民党军政人员和地方豪绅纷纷闻风逃窜。当地达县梓桐乡的团总杜光亭平时仗势欺压百姓,群众对他恨之入骨。他听说红军马上就要打到梓桐乡了,就赶紧连夜逃走了。敌人怕红军,穷人盼红军。以教书为业,在梓桐乡颇有…  相似文献   

13.
弘扬长征精神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质的集中体现,是红军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本文是运用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来阐述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自强不息的品质,进行求实的人生观教育,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4.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结终。”70年过去了,“长征”已成为后代敬仰的精神符号,长征精神鼓舞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对现实进行思考。经过北京市律师协会的挑选,12名北京律师作为“法律宣传公益小分队”的成员,在当年红军走过的长征路上,沿途播撒法律的种子,宣传法律的精神,在新时期依法治国的长征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们在红一方面军出征的瑞金城向北京1.2万名律师发出倡议:以“长征精神”作为律师精神和律师文化的原动力,在全行业开展“体验长征精神、学习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的活动,逐步树立和健全律师行业的律师精神和律师文化,以使我们这一行业持久健康的发展,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振兴赋予律师行业的社会使命。12名北京律师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以思想札记和日记摘抄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本刊将分两期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三、在这条红色道路上,我体会到长征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红军和中央苏区的建立、壮大,是因为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红军离开苏区后的沿途几乎都是白区,人民群众不仅不了解红军和共产党,加上反动派们的恶毒宣传,不少地方的群众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时任《经济日报》记者的罗开富,在当时该报总编辑安岗的安排下,徒步重走了长征路,并写下了300多篇饱含深情的感悟文章,汇总为《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一书,轰动一时。当时罗开富同志完全按照安岗总编辑规定的“六个必须”,徒步走完长征路:一是全程每一米都必须是徒步,决不弄虚作假;二是必须与红军主力部队长征时的行程和驻地相一致;三是必须走原路,即使山下或山上有了公路,也要走红军走的山间小路;四是必须每天写一篇文章;五是1935年10月19日中央主力红军到达吴起镇,罗开富必须在50年后的同一天即1985年的10月19日走到;六是在中央主力红军因战事休整的路段里,必须设法徒步采访红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线并作出报道。在罗开富同志踏访长征路的途中,聂荣臻、杨尚昆、邓颖超等30多位老红军在报上发表谈话,表示支持和赞扬。当他走出草地时,中央军委还给他发来了贺电。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刊特约请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曾任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经济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同志专门撰写文章,谈他当年踏访长征路上的真实感受,文章的史料性、思想性强,其中许多故事既鲜为人知,又十分感人。从本期起,本刊将分三期刊发罗开富同志的文章,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名话救下开国上将孙陈伯钧1927年底,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砻市亲自创办了红军第一个培养基层干部的训练机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教导队。这个教导队的队长叫吕赤,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是一位优秀的红军干部。陈伯钧在教导队任一区队区队长,两人关系很好。当时,红军非常缺乏武器弹药,而陈伯钧却拥有一支名为“曲尺”的手枪,不过这支枪的扳机有些毛病,打不响。粗通  相似文献   

18.
毛黎娟 《检察风云》2006,(16):66-67
耿湾镇位于陕西和甘肃交界处的六盘山下,是甘肃省环县的一个小镇。71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起三百多名长征红军将士在一夜之间突然死亡的命案。此案震惊了当时的党中央和毛泽东,当即下令调查侦破此案。然而案情的侦破却毫无进展。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此案仍是一个悬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三百余红军一夜间魂归天国1935年10月15日黄昏,耿湾镇走来了一队经过长时间跋涉而显得疲惫不堪的红军。这是毛泽东率领的陕甘支队下的一支部队。他们刚刚翻越了长征途中的最后一座山六盘山,通过蒋介石部署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最后合击地洪德,离长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时两年,纵横10多个省,跨越万水千山,终于实现了从东南至西北的战略大转移,胜利走完了长征路。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这几个方面军的长征,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较量之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次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沿途各族人民群众共同谱写的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凯歌。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反动派的图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  相似文献   

20.
长征中女红军人数不多,却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可她们却在长征中和长征刚结束时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如忽视、歧视、性骚扰、政治婚姻等,这和当时的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