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道,2013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收入为330亿美元,2018年该数字将达到710亿美元。国内的调查显示,中国市场拥有1亿多的潜在智能家居客户,如果平均每家每年花费1000元,就有1000亿元的市场。整体而言,智能家居业前景虽好,目前也正遭遇瓶颈,比如,智能家居行业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让用户无所适从;智能家居厂商的市场推广不力.用户普及率还很低,很多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仍然是“只闻其声未见其形”,等等。  相似文献   

2.
中明 《刑警与科技》2013,(18):64-69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生活自动化、舒适化、安全化成为现代人家居新选择。特别是近些年,国内的智能家居市场发展迅猛,且网络、通信、计算机等技术日益成熟,产品日新月异,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提高了生活质量。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应用大体处于起步阶段,用户群主要集中在高端住宅如别墅、复式住宅等。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规划以来,智能建筑、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已经作为国家新的发展战略而被大力推广,建设部提出"到2015年,大中城市中60%的住宅要实现智能化"这一要求,无疑会在未来10年内推动智能家居高速增长。智能家居及其相关领域,必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智能家居已经历了十多年的推广及发展,通过社会的积极因素的带动,人们已经对智能家居产品表现出较大的消费愿望。但是,智能家居仍然没有得到量的突破,消费者依然处等待、观望,真正符合中国消费者生活及文化习惯、价廉物美的人性化智能家居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4.
李然 《刑警与科技》2014,(11):116-118
随着近期物联网进一步火热,消费者认知进一步提高,技术进一步成熟,智能家居完全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智能家居未来无限美好,但是目前需要面临的难点也不少,这个是企业需要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国安防行业一直流传一种声音:智能家居,在瞄准未来!2014年,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 Lab,在全球范围内点燃了智能家居的燎原之火。随着苹果、三星两大巨头也相继入局,为审时度势的国内智能家居平台公司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小米、海尔、京东、腾讯等企业纷纷强化硬件产品,已经成功推出儿童卫士、安全路由器以及随身WIFI的360,进入2015年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路径也开始渐渐隐现。那么,2015年,智能家居趋向何方,安防企业又如何把握这个历史机遇期呢?  相似文献   

6.
郭曦 《刑警与科技》2013,(Z2):54-64
<正>回顾2012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内房地产政策影响的形势下,智能家居的企业或多或少虽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整体生产销售情况达到了稳中有升。近年来,活跃的市场需求使大量的企业从安防、家电、IT等跨界进入智能家居行业,同时国外不少新公司、老品牌也逐渐进入了国内的市场,这些厂商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厦门、泉州、上海和北京等地区,中西部地区城市例如重庆等也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而得到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7.
<正>回顾2012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就是"波澜不惊",而"润物细无声"。2012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增速回落的整体影响,导致国内经济持续低迷,消费紧缩,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只是又走过了平淡的一年,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发展,但智能家居行业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一天都真真实实、不动声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部分人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智能家居市场已经步入快速成长期的标志;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前,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云计算与智能家居的结合还处于初级阶段。智能家居如何应用云技术?这种结合如何产生更好的效益?笔者认为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切入方式。例如,视频监控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一环,为云计算技术提供了重要出口。这对安防企业也是重要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何遥 《刑警与科技》2014,(20):46-50
虽然智能家居进入国内已经有10多年,但直到近两年来才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产品功能单一,而且智能化程度不高,用户享受不到高科技的魅力:二是价格较高,普通消费者接受程度较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技术的兴起和应用,将推动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智能家居的普及。  相似文献   

10.
韦波 《刑警与科技》2007,(10B):66-68
智能家居市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新陈代谢,倒下了一批,又起来了一批,目前专业从事智能家居的企业越来越多,以厂商、代理商、经销商、工程商为主体的市场产业链也逐渐清晰起来,其中代理商作为厂商在某地区的独家代表机构,起到了桥梁作用,对于局部市场的突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厂商和代理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及模式将是智能家居行业缩短市场启动的时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叶国伟 《刑警与科技》2013,(11):121-122
<正>物联网时代,智能家居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智能家居企业只有大胆创新,才能在物联网时代赢得一席之地。所谓"物联网",简而言之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概念在1999年提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又一次掀起了信息产业浪潮。比尔·盖茨在华盛顿湖畔的智能化豪宅,联想、长虹等国内厂商推出的"闪联",国内  相似文献   

12.
正安防与互联网、智能硬件的融合,有力推动了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加上运营模式的创新,2016年智能家居终端用户将体验到更舒适、更安全的智慧生活。跨界融合成趋势国内走在智能家居领域前列的企业包括:安居宝,新和创,罗格朗,安恩达,佳信捷,创高,星航智能,等等,主要分布在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根据本刊资料,以及对多家公司的调查访谈,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智能家居年产值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2016年,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回顾2015年全年的发展甚至是优于最初预期,很多权威机构统计分析后都给出了高于20%、接近30%的市场增长率数据。今年开始,家电行业、智能硬件企业和家居企业也动作频频,加快了跨界互补的进程,欲在深入智能家居概念的同时,进一步升级产业,以在智能家居普及大潮中占得先机。家居智能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我国各家电与系统企业在这次智能化潮流中也未落人后,  相似文献   

14.
智能家居行业已逐渐形成,从事智能家居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也陡然俱增。佛山市蓝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专注于智能化系统及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开发研究企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刊记者特就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趋势走访了该公司副总经理翁白露女士。  相似文献   

15.
<正>有种说法,过去的2014年,是属于智能家居的,在这一年里,智能家居在业界堪称火热,各种智能家居产品层出不穷,新生的安防企业大多以从事智能家居行业为主。产品类型的丰富与跨界企业的涉入,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开启了智慧生活之门。经过一年的发展,2015年,我们幸喜看到了智能家居行业的成长,为此,我们会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商业模式方面。  相似文献   

16.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基础平台,综合建筑装潢、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等技术,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集成为—体的高效、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近来,智能家居概念被众多消费者接受,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为中心的几大市场片区,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既有老牌巨头GE、HoNEYWELL、LEGRAND等,又有慧锐通、安居宝、振威、冠林等可视对讲生力军,还有传统家电企业海尔、TCL等。  相似文献   

17.
何遥 《刑警与科技》2014,(14):42-45
细分智能家居领域,除了IC新品模块部分的核心技术目前主要被海外企业所掌控,在智能家居原材料模块、模组方案模块、云平台服务板块都可能成为未来三年智能家居领域的投资热点。总的来看,智能家居产业链大致可分为单品、智能家居系统、产业链源头与平台三个部分。单品主要有两种形态,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硬件单品。目前智能单品获得了最多的关注,也最受资本青睐。  相似文献   

18.
正智能锁行业野蛮生长已十年了,国内至今还未出现能够真正引领行业发展,制定行业规则的龙头企业和爆款产品。随着5G和物联网应用的推进,加上行业逐渐规范和技术的成熟,智能锁将发挥自己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并成为万物互联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点,从而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物联网应用中,智能家居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领域,而智能锁经常被认为是智能家居的核心要素。智能锁在中国的发展也有10多年了,但一直  相似文献   

19.
正伴随着监控摄像机进入家庭和小型店铺,安防企业也逐步攻入智能家居领域。如今,智能家居、智慧家庭已经成为民用安防的新领地。本期栏目邀请到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探讨民用安防及智慧家居的发展。现状智慧家庭、智能社区如今已不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迅速落地发展。安防企业进入智能家居领域具有先天优势,一些企业成功地将安防拓展到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基于SIP标准化控制协议和RSTP实时流协议受到安防业的极大重视,并在监控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冠林也开始在SIP和RSTP协议开发方面进行技术积累,并将其引入智能家居系统,投入了许多人力进行研发。2011年深圳安博会上冠林向业界展示了全新研发的新一代移动互联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在新一代智能家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