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走法治化的农村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了良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主要成效应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各级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基层开展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了新的共识;二是依法建制、以制治理有了新的发展;三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和依法管理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四是广大村民的民主法制观念和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也有了新的增强。近4年来,浙江省余姚市农村基层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3.
旬阳县人大常委会把监督指导推进村民自治作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上下联动,各方配合,狠抓落实,拨动了“村级民主”的一池春水,使村民自治这粒“民主种子”在农村社区和群众土壤中焕发出新生机,书写出该县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利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新法》)已经公布施行。《新法》第一条明确地阐明了新法制定的宗旨和目标,即“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村民实行自治的目标,通过村民自治的途径,促进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提高农民当家作主的参与意识,使村民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的权利,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中实现最广大农村的法治之路和农民在法治之下的发展。村民用法律上的权利鞭挞农村中不民主现象,保护村民正当的、合法的民主权利。有利于扫清村干部在领导、管理和对待群众的“一言堂”作风,通过村民自治的形式,使农村的法制建设和农民的法制观念、法律行为与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在同一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司法》2010,(8):112-112
由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和中国司法杂志社联合举办的“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服务科学发展”专栏征文活动,历时一年,已圆满结束。活动期间共收到征文170余篇。广大作者就探索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法治城市(法治区县、法治乡镇街道)创建标准和创建方式;探索建立多种学科和各种传媒通力合作的法治文化教育传播机制;法治文化与法治理念;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农村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使村民自治制度在实施中陷入行政化、派系分化以及载体缺失的困境。行政化削弱了自治权的价值;派系分化影响了农村民主的真正实施;而农村“空心化”使村民自治失去依托。走出这一困境,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规范农村自治组织,创新村民自治的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7.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是用法律手段保障和促进农村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广大农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的一部基本法,它的核心是“直接民主“和”“自治”.村委会组织法规定,村民通过由其组成的村民会议这种形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从而实现直接民主.我们认为,直接民主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直接民主主要指政权组织形式意义上的民主,即人民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二是,应该同“间接民主”相区别.“直接民主”是指每一个具有法定资格的公民都有权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宪政是法治发展的高级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显明 《法学研究》2007,(4):145-146
依法治国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主要在五个方面,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一是通过党内的和国家的民主程序和法律形式,正式将这一治国方略确立下来;二是发展与丰富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理念;三是第一次在党和同家的历史上采纳了“法治国家”的概念并将其确立为奋斗目标;四是从制度层面上进一步推进了法治国家建设,尤其是将人权保障写进宪法;五是将民主法治从精神文明的范畴中独立出来,第一次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从而提升了民主法治人权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9.
五河县头铺镇屈台村可谓闻名遐迩。1998年,五河县屈台村因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专家和媒体称之为“屈台模式”。目前,该村的许多做法在全国各地已普遍开花结果。2004年7月,司法部、民政部联合下文,命名表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屈台村名列其中。那么,屈台村是如何稳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在我省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起到了怎样的示范作用?近日,记者就此作了调查采访。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走进屈台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牌楼上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屈台村”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  相似文献   

10.
一、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产物民主是法治的前提与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体现与保障。在历史与现实中,没有无民主的法治,也没有无法治的民主,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理论依据。“法治”的概念包括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和公众的法制观念(或称法律意识)。首要的是立法,社会主义法制原则首先是有法可依。在人民与权力统一的原则下,一方面确认人民与政府是主人与公仆的关系,一切国家机关包括政府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另一方面,肯定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必须切实保护,不容侵…  相似文献   

11.
苏启东 《法治研究》2006,(11):64-65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有第一个特征即民主法治与法律有关,而实际上,其他五个方面也与法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平正义,几乎涉及所有的法,也可以说是法的代名词;诚信友爱,在现代社会更需要依靠法律来维持和保障;充满活力,更多的涉及人的自由和权利,而没有法律规范和保护的自由和权利是不可能实现的;安定有序,则需要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为任务的法律来实现其功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需要法律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为条件。显然,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的调整和保障,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治。法治社会不一定就是和谐社会,它不是和谐社会的全部内容,但是和谐社会必须是法治社会。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正>“林权按揭贷款怎么办理、发生纠纷怎么处理?”“农村宅基地确权后,村民是否可以直接办理继承?”在三明市的村(社区)法律顾问室中,一个个关乎乡村振兴、关乎百姓安居乐业的问题被村民接连提出。良好的基层法治环境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无论是发展涉农产业、带领村民共同富裕,还是推进乡村治理、构建和谐乡村,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近年来,三明市作为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不断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以“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村律红色联盟”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方式,致力服务“三农”,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村委会运作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不搞好拥有9亿多人口的农村法制建设,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法治国。不发展农村的基层民主,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所以我国目前的基层民主建设被认为是继民主革命、农村改革开放的第三次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全国已经建立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即村民委员会。那么,如何使村委会得以有效动作,乃是基层民主建设成败的关键一环。 村委会作为一个组织是独立的,但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一个复杂的系统当中,它的运作要受到这个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  相似文献   

14.
法治的“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价值理性、价值真理的视角发现法治作为固有 价值、构成性价值的本来涵义,即以规则之治为载体,以宪法和法律至上为基本原则,以严格实施法律 规范、程序与制度为存在形式并以公共政治的规范化为实质;二是指赋予法治以神圣性的价值基础,它 作为“道”,体现为法治捍卫公民的自由,保护共和国全体公民的人权和尊严。法治的“形”指法治的 形式性,它使法治具有生命。它的出现在我国具有历史基础,但它的实现需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达成 共识、需要人们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建构及社会的健康发展。法治的“魂”与法治的“形”二者之间关系 密切,法治的“魂”赋予法治以“形”。法治与德治在规范方式、形成方式、内容、表现形式、实施方法等多 方面均存在不同,它们各有其特定的涵义和功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各自独特的重要作用并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5.
《公民与法治》2011,(19):F0002-F0002
“农村功勋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一张张奖状挂满了村办公室的墙上;村级公路开通了、大街小巷全部浇铸成了水泥路、养殖业带动了大家致富……一项项实事办到了村民的心坎上!见证了喜人变化的晋州市晋州镇十里铺村的村民无不交口称赞他们的好书记苏彦超。在他身上,“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认为,“法治”(即依法治国)同“法制”是有区别的。法治概念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作用。作为一种治国理论,法治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长治久安,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好的法律制度。作为一项治国原则,法治要求有良好而完备的法律制度,法律应有极大的权威。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现代意义的法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依法治国,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作者运用大量历史资料和事实对上述观点作了论证,还就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五条标准:要建立一个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现代法精神的完备的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制应建立在民主基础上,实现民主法制化和法制民主化;要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要建立完善的司法体制和程序;要建设先进的现代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7.
赵星云 《中国司法》2007,(2):107-107
从理论上来讲,搞好农村的民主法治建设,就要抓好“四民主”建设。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在载体、名称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通俗点、“土”一点,以适应农村的文化和习惯。如在农村推行“说事”制度,为解决村级“大事、要事、难事”提供有效的途径,为村民依法治理自治和民主管理水平提供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并取得了两个根本性的突破:一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二是政治体制在治国方略上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一场空前的制度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观念更新;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艰巨的政治工程。启动并实施好此工程,需要深化对法治的理论认识,需要在实践中重视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一、法治思想,源远流长作为治国思想和治国原则,法治发端于西方。法治双重含义:一是依法律治理国家(Rulebylaw);二是指法律的统治(Ruleof…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命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法治保障的有序的、民主的、公正公平的、尊重和保障人的权利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宏伟的事业,需要正确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而刑事法律直接关注社会中的矛盾冲突,关注社会中的黑暗面,是国家和社会控制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尤其是自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农村以民主选举为切入点.认真宣传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紧紧围绕“四个民主”、“三个自我”的内容,大力推行村民自治.村干部素质逐渐提高,村民自治意识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村民自治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