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珏磊 《政府法制》2009,(23):48-49
从最早强调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再过渡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现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说法也渐渐冒头,决策层对整个中国人口的基本态势的观点已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稳定生育水平,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我省坚持把健全完善政府为主、社会为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列为重大民生工程,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措施和重大任务,狠抓各项奖励优惠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两种生产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提出了两种生产的思想;以后恩格斯又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系统地阐述了两种生产理论。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中国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两种生产理论科学阐释了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生产的相互关系,对我国的人口政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三章 生育调节 第四章 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五章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节人口发展,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推行和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控制人口数量,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社会抚养费制度就是为保障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一项法律制度。本文结合社会抚养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存在的问题,对社会抚养费制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对控制人口数量工作的重视,实行计划生育已家喻户晓。但是,在我国如何提高人口素质,还未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此对优生立法在我国有无必要及是否可行的问题笔者谈几点认识。一、优生立法的必要性人口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先天素质是指出生婴儿的智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后天素质是指出生后的文化教学、思想品德教育及身体健康状况等。后天素质以先天素质为基础,提高先天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实行优生。  相似文献   

8.
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的人口总量,在构成我国人口安全的所有要素中,人口数量对人口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相应的对策来应对提高人口安全风险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口安全观;继续稳定现行的人口生育政策,降低人口增长水平,实现人口的减量增长;进一步完善有关人口政策和法律体系,从政策和法律层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确保我国的人口安全.  相似文献   

9.
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为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最重要的基本国情。随着计划生育事业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多地开始关注人口素质问题,关注更深层次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优生优育及人口规模对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等,尽管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公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关注和议论也自然多了起来。陕西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分组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我省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实现了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行政制约为主向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和综合施治转变,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审议时常委会委员强调,实行计划生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持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才能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创造条件。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婚育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计划生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袁志锋 《法制与社会》2013,(28):108-110
受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城乡二元经济格局、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市场失灵在中国也呈现出了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矛盾突出,行政垄断现象格外明显,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保护不足等特色。文章由表层向深层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尝试提出一些对策,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转型;促进社会分配公平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工业革命是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飞跃,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也造成了欧洲人口的迅速增长,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单一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欧洲人口数量反而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已于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将于1995年6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保护母亲和儿童的健康权利的法律,对于发展我国妇幼卫生事业,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口质量,包括出生人口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盛衰和国家的兴亡。提高人口质量是涉及经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党和政府提出"优生、优育、优教"的指导方针,正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做好母亲和婴儿的保健工作,预防和减少先天性病残儿童的出生,则是"三优"系统工程中位居首列的重要任务。建国以来,我国妇幼卫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孕产妇死亡率从解放前的1500/10万,  相似文献   

13.
人口的文化水平是人口素质的重要标志,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提高,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口的文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试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对江苏人口文化水平概况、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略作分析,旨在为今后有计划地针对不同地区情况发展教育、经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司法运行困境引起的流动人口管理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以世界人口发展和全面做好新形势下我国人口工作为主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密切相关,必须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我国十二五规划也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升到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高度,因此,司法体制如何适应因人口大量流动  相似文献   

15.
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比较优势、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迫切要求,是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经济增长的现状、动力来源,找到存在的问题,再运用ECM模型阐释吉林省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由此提出相关建议,希冀能对吉林省通过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人口数量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口数量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选取了1978-2006年的有关数据,运用就业弹性系数和弹性系数来分析广西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是协调的,但其协调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公布日期 ]2 0 0 4 12 10 [类  别 ]行政法·人口计划生育[施行日期 ]2 0 0 4 12 10 [同时失效法规 ]2 0 0 1年《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①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管理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保障公民的生殖健康权利 ,制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民的法律意识将直接影响到吉林省的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而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与走访发现吉林省农民的法律意识总体还算良好,但仍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对目前吉林省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试图提出进一步培育农民法律意识的对策,以期为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人口数量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口数量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选取了1978-2006年的有关数据,运用就业弹性系数和弹性系数来分析广西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是协调的,但其协调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作为农村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口变迁主要包括人口数量、结构、质量、心理素质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农村人口的变迁呈现出独特的趋势。农村人口各个方面的变迁会对农业家庭经营产生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农村人口变迁的趋势及其影响,着力调整计划生育、农村就业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确保我国农业家庭经营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