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病人 (Mentallyillperson)又称精神病患者和精神障碍者 ,“是指精神活动 (心理活动 )异常的人。”② 近年来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深刻变化以及工作竞争的高压和生存环境的污染 ,有心理疾患的人越来越多 ,精神病患者呈几何级数增长 ,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人类的梦魇 :精神病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97年的报告《疾病的全球负担》显示 ,目前全球约有 5 0 0 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 ,在发展中国家 ,到一般卫生服务机构求助的人中 ,几乎有五分之一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我国的精神病…  相似文献   

2.
正一、精神病鉴定中的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质证的法理分析精神病患者(insanity)由于在实施社会危害行为时因精神疾病或精神缺陷,而导致其不具有与正常人那样对事物性质的辨认能力或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从而影响到对其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将精神病归之为责任阻却事由,而英美法系国家则将精神病归为免责事由部分的合法辩护。[1]世界上首例因精神病而免责的案例源于英国年麦纳顿谋杀案基  相似文献   

3.
<正> 精神病患者离婚案件,系指夫妻双方中的一方(目前尚未发现双方)是精神病患者,另一方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这种案件,实际上是精神正常的人要求与精神病患者离婚。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某县发生了10例精神病杀人案,凶手经精神病院鉴定为突发性、间歇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例精神病杀人案中死20人,伤6人。笔者试图对这些案例所收集的资料作一分析,探讨精神病患者杀人与一般凶杀案在作案特点上的区别。 1 一般资料 1.1 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与作案的关系 10例精神病杀人案的精神病患者均为男性,21~30岁4例(40%);31~40岁4例(40%),41~50岁2例(20%)。职业:教师1例(10%),农民8例(80%),工人1例(10%);文化程度:中学3例(30%),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案件不时见诸报端,引起民众的强烈震撼。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不仅是社会不和谐的现象,而且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目前许多学者对精神病患者权益受损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研究,但大多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法制角度分析的相对较少,而我国相关领域的法制缺陷是精神病患者权益受损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拟从法制角度对精神病患者权益受损进行研究,以期对保障我国精神病患者权益尽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精神病患者治疗协议作为精神病患者诊疗档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签署主体混乱已引发多起非精神病患者“被精神病”的案例。因而,本文建议缩小合法签署主体为有一定认知能力的精神病患者本人、监护人、公安机关三类,以维护精神病患者自身利益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社会功能减退是指 (人 )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和效果不如病前。现实检验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自我功能 ,指测验并客观评价环境之性质和特征的能力 ,可藉以区别外在客观世界与内心主观世界 ,以便精确地判断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实检验能力受损在精神科临床上主要是意识障碍、幻觉、妄想等导致的。社会功能减退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是诊断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病理性醉酒、妄想阵发、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等临床上常见精神疾病的必备条件 ,其他如神经症、人格障碍等“轻性精神疾病”患者也有社会功能一定程…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数已经超过1600万人,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精神障碍者,不到100人中,就有一个重性精神病患者,而在重性精神病患者中,有暴力倾向的就有10%,相当于160万人有暴力倾向。  相似文献   

9.
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是司法人员特别是审判人员的职责。但是,由于精神病的种类很多,症状也很复杂,即使具有专门的精神病学知识的人也不容易判断清楚。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处理精神病患者犯罪问题的批复》(78法办研字第17号)中指出:“精神病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实行对社会有危险性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至于精神病人是否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应由有关医疗部门鉴定并应就其左右邻近调查证明行凶时及行凶前后的精神状况,取得确实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监管场所精神病患者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管场所是国家执行刑法的场所,目的是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精神病患者的出现,给监管改造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就监管场所精神病发病率、诊断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对监管改造的影响,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为监管场所精神病患者的防治提供一些参考。1监管场所罪犯的精神状况调查统计某辖区5个监管场所,共有26798个犯人,均属男性罪犯改造场所,鉴定医院系省政府指定的司法鉴定单位,鉴定时间为1998年11月12日至2004年5月25日,鉴定结论为有精神病的114人。发病率为0.43%。其中拘禁性精神病37人,精神分裂症48人,偏执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