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诉讼法已于1990年10月1日生效实施,但对行政诉讼中的某些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在审判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做法。本文拟就几个争议较大的问题谈谈一管之见。一、对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中“行政强制措施”的理解问题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对本条规定中的“行政强制措施”,现在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本条中使用的“等”字,把行政机关在  相似文献   

2.
对合法性审查原则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简称为合法性原则。该原则确定: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审查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内容是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法性审查原则贯穿于从收案到判决的全过程,概括反映了行政诉讼的基本行为规范。由于合法性审查原则具有确立我国司法审查制度基本内容的重要意义,甚至被有的学者称为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唯一一项基本原则。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是民主与法制建设道路上的里程碑,其中合法性审查原则对行政诉讼法确立的具体制度起着指导作用。但是,行政诉讼法实施以后,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学术界和司法界以“走入困境”形容,并对现行法律关于受案范围、审查标准、判决方式等规定提出诸多修改意见,这些具体规定存在的问题多数与合法性审查原则有关。对合法性审查原则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检讨并作相应修改,已成为走出行政审判困境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198 9年行政诉讼法是在我国几乎没有行政诉讼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诞生的 ,它对行政诉讼证据的规定还比较原则、笼统。新的司法解释总结了十余年行政诉讼实践经验 ,对证据制度作了一些重要补充规定 ,这些规定必然会有力地推动诉讼实践的发展。一、在行政诉讼中 ,被告在任何情况下都承担举证责任吗 ?原告是否以及应对哪些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法实施十年来 ,“行政诉讼由被告负举证责任”成了时髦说法 ,实际上是一种误解。行政诉讼法第 3 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同时 ,第 41条还规定了原告在提起诉讼时应有“事…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适格被告质疑与被告确定韦武斌行政诉讼的核心是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行使司法审查权。我国《行政诉讼法》是以客观行为作为标准来确定行政诉讼范围的,即只要属于法定范围内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法》限定为外部的关于人身权和财产...  相似文献   

5.
略论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刘德良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四年多来,对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地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行政诉讼法对检察机关监督行政诉讼的内容、范围和方式...  相似文献   

6.
关于行政诉讼走出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行政诉讼是中国宪政实践的试金石,它的建立代表了宪法文化在中国的成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颁布,1990年施行以来已有十个年头,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可喜变化是令人瞩目的。然而,近十年来它的实施状况也堪为人忧,绝大多数行政法学界学者、司法实践部门从事行政审判的工作人员都认为,行政诉讼步履艰难,陷入了困境。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中国,在党和国家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的今天,行政诉讼能否摆脱困境,为法治时代的到来找到突破口,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  相似文献   

7.
如何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90年开始实施以来,行政诉讼制度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司法实践的不断深入,促使行政诉讼立法不断完善。今年3月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施行。值此,笔者对如何完善我国独具特色的行政诉讼制度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设立行政诉讼制度宗旨的比较研究 从理论界和学术界对行政诉讼制度宗旨的探讨中,可以看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设立宗旨经历了一个由“保权论”到“控权论”再到“平衡论”的过程。 …  相似文献   

8.
举证责任制度是行政诉讼的基础与核心。现今,无论在学界还是在实务界,“行政诉讼中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否则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似乎已成为行政诉讼的“帝王条款”。但由于过分强调被告的举证责任,导致关于对原告举证责任的研究较为缺乏,使得司法实践中屡遇难题,较严重地束缚了行政诉讼的发展。一、现行立法对行政诉讼原告举证责任规定之不足(一)《行政诉讼法》对原告举证责任规定之不足《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第54条规定,“行政行为主…  相似文献   

9.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和根本要求。随着《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颁布施行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我国的法治进程不断加快,行政机关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在行政诉讼法中改变了过去“不应诉、不举证、不出庭”的“三不”现象。行政机关行政行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笔者通过本院五年来的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反映出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职能上的三大进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偶遇抽样的调查方式概括性描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行政诉讼的认知状况,可以借以折射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情况。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虽然内心抵触行政诉讼,但对《行政诉讼法》实施效果的评价最高,对《行政诉讼法》的前景亦最乐观。《行政诉讼法》的实施不仅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也提高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行政机关能够应对《行政诉讼法》的要求,行政诉讼制度先行的立法路径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与附带民事诉讼的冲突及协调宁诗敏,周富华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简称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在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出现的新课题。由于行政诉讼法未对行政诉讼中涉及到当事人之间民事权益争议的附带民事诉讼问题作明确、统一的规定,导致理论界和司法界在诸如行政附...  相似文献   

12.
姜明安 《中国法律》2009,(4):8-11,63-67
一、行政诉讼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 行政诉讼具有救济功能、监督功能和解决行政争议、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对于行政诉讼的救济功能和监督功能,在《行政诉讼法》已制定20年后的今天,人们已达成了比较广泛的共识。但是对于行政诉讼是否有利于改进“官”“民”关系,消除老百姓与政府机关的矛盾和冲突,保障社会稳定,即行政诉讼是否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有不少人,特别是少数政府机关及其领导人,对之却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13.
方志 《中国司法》2008,(12):51-54
198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行政诉讼法》,在我国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作为我国三大诉讼制度之一,通过人民法院以审判方式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进行司法监督,来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与实施,冲破我国传统残存的“官贵民贱”的思维积淀,标志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近几年来行政诉讼法的实施不仅学者们期望的“人治时代的终结”或者“静悄悄革命的开始”未能出现,而且行政管理相对人被艰辛宣传鼓动的热情也开始降温,行政诉讼的前景令人担忧。行政诉讼制度自身设计的先天  相似文献   

15.
中国行政诉讼范围的变化是中国行政法治程度的晴雨表。中国行政诉讼的范围于1989年由行政诉讼法作统一划定,但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越权缩小了行政诉讼的范围,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恢复了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原本范围,与此同时,中国行政诉讼的范围在四个方面得到扩张,即教育权、抽象行政行为、不作为与教育行政案件。无论这种“扩张”是否科学适当,它毕竟代表着中国行政法治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始终是行政审判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依据行政诉讼法和最高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有关规定,拟就此若干问题作些探讨。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涵义   所谓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哪些行政行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和人民法院受理并审判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的范围。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既表明行政相对人对哪些行政争议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表明人民法院可以对哪些行政行为行使司法审查监…  相似文献   

17.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机关,首先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对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究竟指什么行政机关,行政诉讼法未作明确规定。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是基层行政执法机关,然而它们绝大多数无法律赋予的主体资格,这与行政诉讼法依法行政的要求是相悖的。据此,从法律上确认其主体资格已成为实施行政诉讼法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 维护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10月1日《行政诉讼法》实施5年多来,我市两级法院在党委、人大、政府的领导、监督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以广泛深入地开展《行政诉讼法》宣传、不断改善行政审判内外部执法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掘行政诉讼案源为突破口,大胆、积极地开展了行政审判,逐步扭转了行政审判工作的被动局面,形成了一个全市整体推进的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它对贯彻执行宪法关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原则、维护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廉政建设、提高行政工作效率等,必将起到促进作用。然而,行政诉讼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诸如行政机关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的处罚决定,是否会存在“显失公正”以及如何判定;行政诉讼中对行政决定合理性应否考虑;符合行政诉讼起诉条件的,是否可以服从于社会稳定而决定是否受理、由此延伸行政诉讼与社会稳定是否存在冲突及有冲突如何对待,如此等等。这些在司法实践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行政诉讼法的贯彻实施。为此,本期原文发表张宏发同志的《行政案件的受理应当服从于社会稳定》一文,以期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展开讨论。同时,我们还殷切希望广大读者,通过具体的行政诉讼案例,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以使行政诉讼法更好地得以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20.
调解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素有“东方经验”之称,多年来为解决民事纠纷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其适用范围已扩张至刑事公诉案件领域,而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却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审查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现行行政诉讼法颁布14年以来,我国行政诉讼的撒诉率逐年上升。本文研究了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制度之弊端,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居高不下的行政诉讼撤诉率,二是现行法律规定与行政诉讼目的背道而驰;三是合法性审查原则往往流于形式;最后再对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