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的理念中,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是人权最基本的内容之一。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基本形成了体系。本文就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民法、行政法以及刑法的保护做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颁布,并于10月1日正式实施,这将预示着对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又向前迈进一步,公民又多了一个保护自己私有财产权的法律利器。本文结合《物权法》通过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解析,加之对其各方面的比较研究,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私有财产权现状,认识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路径和私有财产权的宪政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尤其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实施,普通民众维护自己合法私有产权的愿望日益强烈。民众的这种期待反映在法律上,成为建立和完善私有财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重要动力。对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包括私有财产权合法化、明晰化和市场化等三层内涵。基于上述认识,分析目前我国法律制度对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的情况,建议明晰《宪法》中关于公民财产权利保护的内容和加快立法,构建全面、系统、实用的私有财产权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杨静 《法制与经济》2008,(4):59-60,63
我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颁布,并于10月1日正式实施,这将预示着对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又向前迈进一步,公民又多了一个保护自己私有财产权的法律利器。本文结合《物权法》通过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解析,加之对其各方面的比较研究,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私有财产权现状,认识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路径和私有财产权的宪政价值。  相似文献   

5.
丁萍 《法制与社会》2011,(8):244-245
财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物质基础,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是一个国家实现法治、保障人权的基石.通观世界各国宪法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规范,对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原则主要有保障原则、限制原则和补偿原则.这些原则进一步提升了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为其提供了更加严密和清晰的保护,不仅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法理基础,也具有强烈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的经典政治理论中,财产权被视为"最根本之自由",而与生命权、自由权一道,被并称为三项基本人权,反映到刑事诉讼法中就是被追诉人的财产保护与生命、自由权一同构成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以来在我国财产权并不被认为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司法实践中对被追诉人财产权的保护方面都存在着重大缺陷,这对公民的财产权保障极为不利。随着私有财产保护的入宪,迫切要求完善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制度,以确保被追诉人的财产权不受非法侵犯。  相似文献   

7.
私有财产权是人类生存、安身立命之根本,私有财产及私有财产权观念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信条之一,尤其在西方人那里已经成为一种信仰。我国自古以来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没有私有财产权的观念,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从无发展到2004年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再到2008年物权法的出台,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我们以西方普芬道夫和洛克的财产权理论为背景结合我国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规定,提出一点建议使我国的私有财产权保护制度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8.
私有财产权修宪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私有财产权在我国现行宪法中仅被视为一项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未规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地位错置,这与当今世界各国立宪潮流不符。将私有财产权规定为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但我国宪法不宜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修改我国宪法时,应当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规定“财产权不得侵犯”,并规定相应的限制和征用补偿条款。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的经典政治理论中,财产权被视为“最根本之自由”,而与生命权、自由权一道,被并称为三项基本人权,反映到刑事诉讼法中就是被追诉人的财产保护与生命、自由权一同构成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以来在我国财产权并不被认为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司法实践中对被追诉人财产权的保护方面都存在着重大缺陷,这对公民的财产权保障极为不利。随着私有财产保护的入宪,迫切要求完善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制度,以确保被追诉人的财产权不受非法侵犯。  相似文献   

10.
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属于基本人权范畴,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更能体现和保障人权,近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研究也不在少数.本文综述以全景铺开式追踪这一问题的最新动态,同时对部分著作和丈章重点介绍,最后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总结缺失,展望新蓝图.  相似文献   

11.
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属于基本人权范畴,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更能体现和保障人权,近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研究也不在少数。本文综述以全景铺开式追踪这一问题的最新动态,同时对部分著作和文章重点介绍,最后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总结缺失,展望新蓝图。  相似文献   

12.
范守敏 《法制与社会》2010,(36):163-164
北京市有关部门发布的交通"限行令"不仅在实体上侵害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而且在程序上违法。私有财产权保护在2004年被写入宪法,宪法要划分好私有财产权和公共利益的界限,使私益和公益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此外,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还要注重加强程序法制的建设,完善在征收、征用方面的补偿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把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私有财产权作为公民除生命权之外最为重要的基 本权利,历来是世界各国立法和司法保护的重要内 容。在我国,随着私有财产权法律保护体系的逐步完 善,特别是今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保护私有财产权明确写入 宪法,已经形成了以宪法和有关基本法律的立法保障 为依据,以刑事、行政、民事司法保护为主要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4.
刑事涉案财物处理程序的正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产权不仅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权其他方面得以实现的保障。美国著名政治家杰斐逊就曾言,只要权力没有节制,财产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人的思想、身体、才能以及其他所拥有的东西都不会有保障。我国宪法不仅在第13条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而且还在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将包括财产权在内的人权保护问题纳入宪法范围。另外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强化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利明 《法学家》2004,(1):9-1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它规定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予以确认和保护.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与生命权、自由权一起被并称为公民的三大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6.
石佑启 《河北法学》2007,25(3):21-25
私有财产权是个人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是人之为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权利,它不是财产作为物的权利,而是人作为人支配物的权利,是一项基本的人权.财产权与生命权和自由权一道被称为三大基本人权,是人权大厦的基石.财产权又构成生命权、自由权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是生命权、自由权自然延伸的结果.没有财产权作为基础的生命权和自由权是不现实的,财产权越安全,生命权就越有保障,自由权就更为真实和牢靠.  相似文献   

17.
私有财产权制度是近现代社会的一项基础法律制度,在各国宪政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公民财产权是指公民对私有财产的权利,包括对私人所有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权利。本文通过阐述宪法意义上公民财产权的含义,论述了宪法保障公民财产权的基础,回顾我国宪法中公民财产权保护的问题状况,提出完善公民财产权宪法保障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私有财产权不仅是私法的任务,也是公法的职责。对私有财产权进行保护是行政机关的特定任务。行政主体必须履行行政职责,对侵犯财产权的行为加以阻止或惩戒;在行政权行使过程中,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行政,不得以行政权侵害公民的财产权;行政主体还应当依法确认、授予行政相对人财产权并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除此之外,应通过行政诉讼等监督救济制度的设计与完善,遏止行政权力对私有财产权的损害,有效救济当事人受损害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要保障公民真正的自由和尊严,国家必须对公民的财产权予以最大限度的维护与尊重.同时,公民的个人财产权具有促进公共利益实现的义务,私有财产权又必然受到各种限制.协调财产的不可侵犯性与社会公共福利目标的实现之间的着眼点就落在了行政补偿制度上.行政补偿制度应当界定为一种国家责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财产权,使国家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保持合理合法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论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之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益的冲突和协调是社会的常态。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利益平衡是法的价值取向。作为个人利益重要组成部分的私有财产权与公共利益之间是冲突和协作的关系。从历史角度看,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公法都呈现出在保护私有财产权与保护公共利益之间寻求合理平衡的趋势。通过树立私有财产与公共利益平等保护的观念,在宪法中明确宣告对私有财产权的不可侵犯性,重点健全对行政权的规范和制约机制等,以实现私有财产权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