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摹拟画像已由过去手工画像发展到电脑人像组合阶段。计算机摹拟画像的核心问题就是制作者与目击者之间有效的合作。这是决定摹拟画像是否成功的关键。目击者在摹拟画像中的作用有现场目击者是进行摹拟画像的前提条件。摹拟画像的第一手资料就是目击者的记忆。目击:目击者所处的环境、条件及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目击者的观察效果。如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目击对象的相貌就会有所差异。正面观察和有一定角度观察到的脸型就会有差别,后者观察到的脸型比前者观察到的脸型要瘦一些或长一  相似文献   

2.
摹拟画像技术作为一种侦查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在1000多年前,古人已运用画像的方法缉拿罪犯。由于摹拟画像需要手工制作,因而这项技术发展非常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合成方法制作摹拟画像,才使这项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得到普遍应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应用,形成了计算机摹拟画像技术,从而使更多的人可以掌握使用,使这项技术得到了普及。正确地运用摹拟画像技术,可以为侦查工作提供重要线索,在侦查破案中发挥重要作用。寻找目击证人寻找目击证人是制作摹拟画像的必要条件,这项工作在任何案件侦查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上说,进行摹拟画像的条件是普遍存在的。案犯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必然与周围的人有过接触。我们所以有时找不到目击证人,只能说明案犯正在实施犯罪的过程可能没有人看到,然而这并不表明其在实施犯罪前或实施犯罪后都没有人看到,只是在一些情况下由于条件  相似文献   

3.
漫谈摹拟画像计算机操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摹拟画像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实用性,特别是近十年来,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也赋予摹拟画像技术一种新的形式—计算机操作。摹拟画像计算机操作是利用人像资料进行摹拟拼凑和组合。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只有形式上的区别,在摹拟画像必须具备的记忆、沟通、陈述、辨识等诸多环节上都具有相对的同一性。计算机操作这种方式尚处于引用、发展的阶段,而非一场技术上的革命。在我们使用该技术时,有必要将它与手工操作进行一下比较。手工操作(绘画)的最大优点是随意性、灵活性。对专业人员来说,操作快速简洁,表现力极强…  相似文献   

4.
罗南宁 《政法学刊》2001,18(3):71-73
摹拟画像在18世纪发展,当前在国内外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刑侦中得到了应用。刑事案件目击者和被害人在摹拟画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其生理、心理、案件的现场环境等因素对目击者、被害人的描述有一定影响,在摹拟画象的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付旭东 《刑事技术》2003,(Z1):58-58
通常我们所说的摹拟画像是根据目击者的口述将目击对象绘制成摹拟像的技术,也称口述记忆画像。事实上,摹拟画像还包含一些特殊的摹拟方式如根据儿童时期人像资料,污损、模糊、变形的人像资料等绘制摹拟人像。在此,笔者就实际应用较多的用模糊(变形)图像摹拟人像的操作作一些探讨。1模糊图像的形成电子监控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技术防范和内部监控手段,已经愈来愈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在如交通、金融、商贸、服务等行为中,以其高效隐蔽等特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使用现状看,该技术尚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以至容易产生部分盲点,拿摄像…  相似文献   

6.
浅析摹拟画像在侦破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丽 《刑事技术》2003,(4):44-46
摹拟画像是根据受害人或目击证人的回忆,口头描述罪犯或嫌疑人面貌特征,通过操作人员整理后用手工绘画的方法再现其像貌。史料记载:我国西周时期,奴隶制专政的国家机关已采用摹拟画像这一方法缉拿罪犯,时称“画容图形”。现在摹拟画像在刑事侦察工作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刑事技术的发展和要求运用的更加广泛、更为科学,作者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略谈对摹拟画像的粗浅认识。1摹拟画像在案件侦破中的成功运用1998年12月9日晚,某镇一名女学生在回家途中被歹徒劫持强奸,由于该镇人口众多、人员流动量大,单纯的摸排工作收效甚微。一星…  相似文献   

7.
面像识别与摹拟画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像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外部标志。刑侦部门在案件的调查访问过程中总是将犯罪嫌疑人的面部特征作为要寻找的重要线索之一,所以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人像摹拟技术很快应用到刑侦工作中并日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几年来,作者成功运用这一技术破获了一百余起案件。作者认为,摹拟画像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地激活目击者的面像识别记忆,是否能够准确把握面像识别的整体性特征。1目击者面像识别记忆的激活作为侦破手段的摹拟面像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个困扰技术员的问题:目击者认为自己没有记清楚犯罪嫌疑人的面像,而技术员用于摹拟…  相似文献   

8.
①②由中国刑警学院与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我国第二代人像摹拟组合软件——“警星CCK—Ⅱ人像摹拟组合系统”,1998年11月23日通过部级鉴定。这一成果在正面彩色人像和侧面人像组合方面填补了一项国內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时刑事侦查办案和公安教学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该彩色部件图像组合系统中人像五官变化自如,更换速度快捷,既可放大、缩小,又可倾斜。软件彩色逼真,界面光滑,不仅可以组合人像正面,也可组合人像侧面。操作时备有调色笔,书写打印极为方便。照片②是课题组负责人赵成文教授(中)和课题组张星高级工程师(右)、贾旭东助理研究员、许秀云主任科员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3.7"抢劫杀人案电脑摹拟画像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年3月7日早7时40分左右,某区发生一起抢劫信用社杀人案,两名女营业员一人被杀死,一人被重伤,抢走现金12万余元。案发当天,作者通过目击者描述对犯罪嫌疑人做出了电脑摹拟画像(图1)。并在当地电视台播出后,许多群众向该案指挥部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线索。尤其是在侦查人员沿着犯罪嫌疑人的行走路线一路访问到两市县的过程中摹拟画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最后,分别抓获了刑事技术2002年第6期跨省流窜、专门针对银行系统做案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和王某。电脑摹拟画像在这起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是一个成…  相似文献   

10.
经学尤其《诗经》仍然是支撑魏晋文学的主流意识之一。在诗歌体式上,魏晋文学大量摹拟《诗经》,以四言为主;在诗歌题材和主旨上,直接摹拟《诗经》,创造出拟经诗、补亡诗、拟《诗》诗三种类型,复古之风达到了空前炽烈的局面;在艺术风格上,以雅颂为主、又以风入雅,从而对如何继承《诗经》的文学传统提供一次集大成式的探索,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名警察。他能根据一根蛛丝侦破一起盗窃案;他设计的足迹测算尺成为中国公安机关刑事勘查箱内的必备法宝;他研制的警星CCK人像摹拟组合系统最新升级到IV型,能够摹拟画出99亿张脸。他借用这套神秘武器,参加办案1000余起,协助侦破全国重大案件300余起,其中特大案件100余起。  相似文献   

12.
1994年7月31日晚,湖北省某市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经侦察了解到:犯罪份子作案后曾在一目击者店里修理过摩托车,在该目击者的协助下,绘制了罪犯的摹拟像。 目击者所陈述的案犯相貌特征:瘦脸、高颧骨、尖下巴、长眯眼、嘴部稍凸出、留往右梳的偏分短发、略带愁容。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选用了铅笔素描的方法,经过以下3个阶段的绘制,完成了案犯的摹拟像。  相似文献   

13.
制作摹拟画像需要一定的条件,除了目击者本身的记忆有能力之外,发案后抓住最佳的时间及时进行画像固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地讲,每个人对形象的记忆和记忆其他东西一样是有时间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消退直至忘却,特别是对陌生人的形象记忆,这种时间性的差异就显得更加突出了。间隔时间越长,记忆就越淡薄,误差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物证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传统摹拟图像处理技术相比,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和特点,结合数字图像处理的内容,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物证检验中的作用,并简要说明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摹拟画像是一门沟通的艺术,画像专家总是希望通过目击者的描述并且从描述内容中挖掘素材、寻找灵感,从而在脑海中逐步构建一张与现实相符的脸。描述内容的重要性无容置疑,但实际的情形却令人堪忧,这些内容似乎永远满足不了需求。在沟通中我们发现,他们要么缺乏目的和动机,要么缺乏细致的分析,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琐碎凌乱、模棱两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摹拟画像是通过画像专家与目击者之间的沟通来实现的,是从目击者的描述中不断发现线索并逐步构建犯罪嫌疑人相貌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去再现目击活动、复原犯罪嫌疑人的相貌,还需要了解目击者,严格地讲后者更为重要,因为目击者是一切记忆的载体,这些记忆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从认知的角度讲,所有出现在目击者回忆或描述中的“事实”都是目击者“想当然”的结果,只有经过检验和佐评才能袖采胃。  相似文献   

17.
人像组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目击人的口述把犯罪嫌疑人的相貌刻画出来。笔者认为,摹拟画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画像员要找准人像组合的“切入点”。把握“切入点”的第一步就是公安部刑侦专家张欣同志所讲的:一是熟悉现场情况;二是判断目击者的记忆能力;三是掌握目击者的心理状态;四是画像与对象接近相似程度的预测。此外,还要对犯罪嫌疑人的脸型、胖瘦、年龄有一个大概的判断。1发现“切入点”1.1“一针见血”的外貌特征实际工作中能遇到的高素质的目击者是不多的,他们往往说出一些民间通俗的外貌特征描写词汇,笔者把它们列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在摹拟画像中,画像专家与目击者的沟通并非单一采用语言的形式来进行交流的。人像照片资料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地降低语言表达的局限性,为描述、问答以及回忆、再认等沟通活动提供更直观、准确的认知环境。1在沟通中运用人像照片资料的目的和意义1.1有助于目击者描述语言表达具有局限性,不同的人表达能力存在着差异。从实际案例中发现,目击者很难用诸如高低、大小、厚薄、长短之类的词汇对相貌特征作完整、  相似文献   

19.
口述记忆画像的操作是指口述记忆画像技术人员(简称技术员)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将目击对象形象特征进行组合或绘画,制成目击对象的摹拟人像的过程.其基础是目击者的描述和技术员对形象的认识与理解,而操作只是将它们用图像表现出来的方式.目前口述记忆画像一般采用计算机人像组合和手工绘画这两种方式.计算机人像组合的方法是把人像资料进行分类,一般分成:脸型、发型、耳、眼、眉、鼻、嘴、胡须和饰物等几大类,每类再由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档图片组成资档库,画像时,在各类资档中挑选出所需图片,用计算机加以组合,从而得到所需的摹拟人像.计算机人像组合技术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逐渐的更新.最初,它只是一种等比例的组合,而且资档图片一般采用线描的形式,所合成的人像缺乏直观性,显得很呆板,尽管如此,它还是在早期的侦查破案中创造出很多成绩.现在,我们使用的计算机人像组合系统已经变得耳目一新了.首先,先进的内存扩大了资档容量,提高了检索速度,简便了操作方法;其次,光影式的表现形式使人像体积感和可视性增强,方便了辨认和理解;再者,新设制的修改程序可以任意调整五官的大小,长宽,深浅等,增加了技术员对画像的操纵能力.  相似文献   

20.
贾铁军  李锦 《刑事技术》2002,(6):56-56,60
人工智能(AI-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研究计算机系统摹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理论和技术,其目的是使计算机具有人类的某些智能,解放人类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使人们集中精力从事创造性工作。从1950年图灵提出机器实现智能的设想开始,人类就开始了AI的研究,现在已经形成了知识工程、智能控制和模式(图像)识别等研究领域。7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首先将智能技术应用于警察机关,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近年来,AI在我国公安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AI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公安科技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为“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