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周晶  梁小洁 《法制与社会》2012,(30):179-180,185
现如今的高校生活中,无信仰、信仰模糊、多元化信仰共存等状态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缺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引导和规范下,我国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本文浅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提倡思想教育者对于该问题给予高度关注,提出:以学生为本,采取多样信仰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党员思想觉悟,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理论宣传力等多种教育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树立与弘扬。  相似文献   

2.
罗萌 《法制与社会》2014,(1):220-221
当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被弱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事实的影响,也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问题的影响,还有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和分化的影响,更与目前互联网迅猛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树立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也是高校文化建设和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现状,深入分析其原因,并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手进行其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4.
警惕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成为影响大学生的三个非主流思潮之一,它极大地破坏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动摇了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警惕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的毒害,彻底消除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立国立党最根本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和世界观,是创造世界,认识世界最强大的思想利器。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建立正确的立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帮助其他同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思想的背景下,信仰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党和政府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但马克思主义信仰仍有所动摇。这一问题是由有许多客观历史原因造成的。正确认识信仰问题,并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才是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青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建构对国人法律信仰的培育意义深远。文章从近几年发生的大学生恶性案件说起,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缺失法律信仰的原因,阐明了构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具体路径。目的是让法律信仰植根于大学生内心深处,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法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与理想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是制约人生现成熟发展的关键因素.受经济发展与国际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呈现多元化,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此,了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正确对待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现状,并对不良状况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民族前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论红色区域资源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党和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红色区域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作用及价值。红色区域资源中蕴涵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高昂的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红色区域资源中蕴涵着自尊、自信、自立、自主、自强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自我提高教育价值;红色区域资源遍布全国各地,范畴广,教育基地不胜枚举,具有传播红色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温和凤 《法制与社会》2010,(14):226-227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发展目标,从法治的视角看,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法律信仰是法治进程中的精神支柱,而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的树立可以在全民树立法律信仰过程中起模范作用,对实现依法治国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明确什么是大学生法律信仰,并通过分析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来揭示大学生法律信仰树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确定在我国树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基本构思。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宗教信仰热在中国流传开来。而这其中,基督教信仰发展最为迅速,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现象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大学生信仰基督教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大学生自身的一些特殊性,本文通过这两点来探讨大学生基督教信仰背后动机。  相似文献   

12.
方晓琳  冯琳 《法制与社会》2011,(23):192-193
法治建设的基石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对法律的信仰,"药家鑫案"揭示了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无知和淡漠,以及大学生法律信仰存在严重的危机。认清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找出树立和培养法律信仰的有效途径,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提高他们对法律的认同感,是当前高校教育刻不容缓的一项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张蓉  卜荣华 《法制与社会》2012,(21):226-227
法制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当前大学生法治信仰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表现为缺乏对法治的理性认知和法治价值观上的偏差.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利益感受,铸造大学生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4.
熊英  汪德平 《法制与社会》2011,(20):227-228,230
青年大学生道德、法律信仰的失落已成现实。建立有效机制,建塑一代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法律信仰是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实践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法治建设,优化教育环境;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道德、法律素养;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德治校、依法治校,使大学生在德治、法治校园环境里得到良好熏陶与充分实践;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5.
王为民 《法制与社会》2014,(13):231-232
法律信仰决定了国家未来公民的法律素质,也影响着我国依法制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之前,必须研究和分析影响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各项因素。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与学校两方面入手,分别从法律信仰的环境因素的七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树立大学生法律信仰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强大推动力,法律信仰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推动构成了阻力,现阶段,我国处于政治、经济、社会及法制转型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探讨重塑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路径与方法,以期对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构建的相关问题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祁靖 《法制与社会》2013,(28):244-245
青年学生信仰的选择和价值取向,关系这一代青年人的精神成长,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学角度探寻青年学生信仰构建的有效途径。对化解信仰迷茫、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从分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法律信仰培育的现实意义出发,思考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法律信仰危机,从而提出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建设性路径,以供法制教育相关部门和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震惊全国的药家鑫案件折射出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本文探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具体表现,并浅析原因及法律信仰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生态学特征,并从构成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法律知识、法律评价、法律情感、法律意志和法律行为等五个基本生态要素分析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生态的现实危机及其缺失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