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仕林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5(4):96-100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小额案件不断增多。为了迅速地解决大量的小额纠纷,我国必须建立小额诉讼程序。本文在对两大法系的小额诉讼程序进行比较研究之后,提出了我国应当如何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内容本文首先对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介绍,从小额诉讼程序与程序效益、小额诉讼程序与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对其法理基础进行了考察。同时检讨了我国目前简易程序的缺陷,分析了在我国设立小额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具体的法律文化、诉讼制度和司法环境,就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公民对司法的要求日益增多,完善和改革我国现行的简易程序制度和建立小额诉讼程序制度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我国的小额诉讼制度存在着天生的缺陷,使得很多的小额诉讼无法被纳入到司法的程序之中,加之对小额诉讼研究上的争议,导致小额诉讼与简易程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不是特别清晰。本文将通过辨析简易程序制度与小额诉讼制度的异同,明确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为简易程序改革与小额诉讼程序的建立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小额诉讼程序作为当代世界各国在民事司法改革中的实践,具有高效解决纠纷、提高诉讼效率、减轻法院负担、以及通过简易化程序及降低诉讼费用使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有程序保障的司法服务等功能。本文主要从其特点、功能等方面入手,结合我国的司法现状,分析其必要性,阐述了在我国设立小额诉讼程序的构想,以及应当注意解决和避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和实现司法的大众化,许多国家设立或修改了小额诉讼程序,小额诉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已逐渐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司法改革的热点之一.我国现有的民事诉讼制度设计,已无法满足人们解决小额纠纷的诉讼需求,因而,借鉴(域)外的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小额诉讼程序,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7.
当代小额诉讼程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当代小额诉讼程序在世界各国发展迅速。在我国,随着民事案件的迅速增长,增设该制度显得日益必要。本文在分析小额诉讼程序的特征和增设专门的小额诉讼程序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小额诉讼程序制度的建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10.
小额诉讼程序的比较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化民事纠纷诉讼程序,建立和完善专门的小额诉讼程序解决大量的小额纠纷,实现小额纠纷诉讼程序的简易、快捷和高效,已成为世界各国诉讼程序改革的必然趋势。比较了一些国家的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法及实践;阐明了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及主要特征;分析了我国简易程序的缺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有益作法,对构建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1.
小额诉讼程序是以当事人视角为出发点,大量吸收和处理日常性小额纠纷的制度装置。小额诉讼是一种功能和实效有限的程序机制,但是在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其制度功能被过分夸大和扭曲,这种法院本位主义的问题解决路径应该得到矫正。调解程序和速裁程序无法真正替代小额诉讼程序制度功能的发挥,独立的小额诉讼程序应该得到立法的确认,小额诉讼的适用范围和救济机制是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31日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对小额诉讼规定了一审终审制,比较世界各国有关小额诉讼的立法规定,这一规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值得研究的。在有关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法设置中,基于权利救济的需要,以及不同的救济思想与立法目的,某些国家和地区设置了诸如"动议"、"特殊上诉"、"裁判异议"等多种救济方式。这些不尽相同的救济方式,不仅类型各异,而且从救济机制的角度上看也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有关小额诉讼救济机制的设置,从缩短诉讼时间、减少诉讼环节以及方便当事人诉讼等角度考虑,应当采用类似于"裁判异议"的立法规定形式与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民事诉讼法典之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2月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被列入我国的立法规划。我们认为,民事诉讼法之修改应当首先在体例结构上将其内容分化,然后纯化民事诉讼程序自身内容,使民事诉讼法成为名副其实的“诉讼法”。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近二十年来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司法实践的需求来看,"普通———简易"的一审诉讼程序类型已经越来越凸显其粗陋之处。近年来,急速膨胀的司法需求迫使人民法院纷纷展开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的探索,小额速裁的探索便是其中一种。小额速裁的本质要求是在兼顾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因此小额速裁的设计必须把握公正与效率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构建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包括申诉复查案件的立案受理 (即立卷 )、审查、通知驳回或裁定再审三个主要环节 ,它与再审程序共同构成了我国完整意义上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近年来 ,随着民事审判监督制度和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以及再审案件立审分立制度的推行 ,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三个主要环节上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此 ,应当反思和完善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基本原则 ,并从申诉复查案件立案受理条件、审查组织形式、审查方式、审查期限、再审立案标准、再审立案审批程序、诉讼文书样式等方面来考虑民事再审立案审查程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张嘉军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5(4):40-42
比较法学是能为立法和法学理研究提供良好借鉴的方法和学科。《比较民事诉讼法》集十几年来民诉法学比较研究的成果,以中国民诉法理论框架为纲,创建了比较民事诉法新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学者们提出了诸多建议,有主张走英美法系的诉讼模式,有主张采大陆法系的诉讼模式的。我们认为一国诉讼制度的选择必须首先考虑本国的历史、文化,其次还应当考虑一国国民的最基本的价值倾向,并应当兼顾诉讼模式与其他诉讼制度的协调。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原则上应当采取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考察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中,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应该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它们为着共同的目标——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诉讼中互相影响、互相衔接、互相作用。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本文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为具体考察对象,试图对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程序的具体构建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小额诉讼的基本理念除了诉讼效率之外,其更加关注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和程序利益的保护,根本的目的在于正义的实现。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建构应当借鉴各国的立法经验,注重对当事人的程序保护,不应当为了程序之简便而忽视正义之保障。在此基础之上,在机构设置、程序进行、能否上诉等方面做出合理的构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