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志军 《政法学刊》2007,24(2):12-16
信息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媒介,它与其他客观事物一样也有其基本属性。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新标志。信息化是公安侦查工作必须依靠的手段,是公安侦查科技发展的基础,是侦查队伍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公开行政、公开执法的主要措施。侦查信息化是侦查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数字化侦查员”是侦查现代化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2.
需求是法律创造之母,信息权的提出是信息社会对法律科学发展的客观诉求。作为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要素,信息成为独立法律客体,具有必然性。本文在对信息及信息权概念界定和特征概括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信息权所具有的四大权能;通过与国外信息立法的比较借鉴,分析了我国信息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针对我国当前信息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展类型化研究,呼吁相关立法机构制定专门信息法律,以期形成体系严谨、内容统一、技术完备的信息法律部门与信息法律科学。  相似文献   

3.
刁胜先 《行政与法》2010,(9):100-103
传统民事权利客体中并无信息的独立地位,不利于信息的民法保护。面对现实困境,应明确把信息作为民事客体,因为信息不同于物、智力成果、人身利益和行为。在民事领域,信息表现为信息财产与信息人格利益等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政府信息公开及传播渠道的现状入手,借鉴国外政府信息公开传播的作法,论述了图书馆在政府传播信息公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需求是法律创造之母,信息权的提出是信息社会对法律科学发展的客观诉求。作为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要素,信息成为独立法律客体,具有必然性。本文在对信息及信息权概念界定和特征概括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信息权所具有的四大权能;通过与国外信息立法的比较借鉴,分析了我国信息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针对我国当前信息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展类型化研究,呼吁相关立法机构制定专门信息法律,以期形成体系严谨、内容统一、技术完备的信息法律部门与信息法律科学。  相似文献   

6.
论计算机信息交易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爱民  周伟萌 《法律科学》2010,28(3):118-126
计算机信息交易是指以计算机信息为客体的在线电子交易,是电子商务的一种特殊类型。计算机信息交易包括计算机信息在线销售与计算机信息在线服务。从法律性质上讲,计算机信息交易是一种信息产品交易,而不涉及知识产权许可与知识产权转让。计算机信息交易的核心是信息产品上的信息财产权,而不是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7.
德国《信息自由法》对于过程性信息保护有直接的法律规定,但对于过程性信息的保护有诸多严格的限制,包括内容的限制和期限的限制:首先,严格区分讨论的过程信息与讨论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结果信息,前者免于公开,而后者则不能免于公开;其次,作为最终行政决定的直接准备性工作和前置决定在最终决定结束前免于公开,但在行政程序结束后也不再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8.
内部管理信息不予公开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中进行规定后,法院通过个案对如何判定内部管理信息进行了回应。通过判决梳理,可见法官在审查时关注到内部管理信息的主体、内容、程序和效力四个方面;其中"不具备外部效力"作为效力标准是法院判定内部管理信息的主要考察因素。然而针对现行规范的梳理却显示出不同的结论,信息所涉内容的"内部性"方是内部管理信息的核心,即在行政机关"履行职责"之外,属于"日常工作"中的内部管理事务;同时部门、地方性信息公开规范通过列举式规定,将人事信息、设备管理信息、内部规章制度列为内部管理信息的典型类别。以"内部性事务"作为内容标准判定内部管理信息相较于"不具备外部效力"作为效力标准而言,更符合立法原意且契合已有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承载着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巨大伤痛。西欧诸国及美国早已意识到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灾难,均制定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政府治理环境污染、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也证明,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保障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借鉴西欧诸国及美国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的成熟立法,对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进行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法学》2019,(2):119-136
"信息"作为日常用语和学术用语目前被广泛使用,但其时间并不长。自1993年始,"信息"一词零星出现于法律文本,20年后才普遍、大规模地进入法律文本中。相对于其他规制工具,信息工具的功能优势极其明显,因此近几年在我国各类立法中被较多采用。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论支持,对消费及消费者保护中多主体间的信息关系未能系统认知,201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重大修改没有全面考量并运用信息工具,导致消费者评价、适当性、消费教育等多个重要制度有所缺失。由于理论认知的不充分,经营者信息提供义务等多个信息工具制度在设计中出现不当,这都需要通过立法对制度予以确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信息自由的保护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根发 《北方法学》2011,5(4):66-72
信息自由的"保护与限制"是一对孪生子女,这是许多国家的信息自由法或信息公开法上的一个现实或必然。在人类对信息自由理念的追求中,"保护与限制"形成对立和统一的局面。欧盟、美国和日本的信息自由法或信息公开法在信息自由的保护与限制方面各具特色,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我国在行政法规层面对信息自由的保护与限制作出了许多与国际接轨和创新的规定,但是在立法上还没有制定出类似国外的信息自由法或信息公开法。在信息自由的保护与限制方面,我国完全能够与世界各国求同存异,并对存异部分展开交流讨论,以缩小差异和分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力图全面系统阐述法律信息及其事业,涉及法律信息的概念、价值,我国法律信息的现状和分类,以及我国法律信息事业存在的问题,本文还表述了对我国法律信息事业的前瞻或期望。  相似文献   

13.
卢东凌 《法制与社会》2013,(12):297-298
厘清网络法律信息的概念,方能确定评价网络法律信息的质量与分布的标准。本文对法律信息、法律信息资源、网络法律信息、网络法律信息资源做了梳理,界定了法律信息和网络法律信息的种类。提出评价网络法律信息资源的质量和分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检察院基于目前职务犯罪侦查中面临的新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探索以精心、精细、精准、精品的四精战略,强化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信息的获取、管理和使用。在侦查信息获取上体现精心,变被动为主动;在侦查信息管理上突出精细,变单一为多样;在侦查信息使用上体现精准,变粗放为集约;在侦查信息统筹上力求精品,变低效为高效。  相似文献   

15.
李泠锡 《法制与社会》2012,(36):236-237
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概念的更正是一大进步,但遗憾的是将证据定义为材料并不妥当,因为只有认清证据是信息及其载体构成,同时,还须看清证据中的信息应当分为事实信息与审计信息两类,才可能科学的给出证据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我国80%的信息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政府信息不开放,严重制约中国信息咨询业的发展。中国加入WTO后,政府垄断大部分信息资源的状况会逐渐改变。引入政府出版物的概念,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传播的专用通道,是传播政府信息的有效措施。本文介绍了美国和英国的政府出版物管理体制,提出建立规范的中国政府出版物管理制度,以形成公开传播政府信息的专用通道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发现--网络生存定律:信息社会离不开信息公开与信息自由.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两个趋势:那就是"开放"和"自由".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生的所有变化都可归因于信息公开与信息自由.信息应当是自由的,但是,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版权是信息财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关注的是"创作投入".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为信息的复制和传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当下最大的问题是对信息生产者和创造者保护不力.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离不开信息法制的保护和促进。本文就信息法制的概念、信息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信息法制的立法原则 ,信息法律体系与地位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法》的立法构想等 ,作了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探讨性论证。  相似文献   

19.
美国政府信息的出版、编目与寄存制度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在2008年10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召开的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研讨会(重庆分会)上的发言。文章介绍了美国的政府信息服务体系,涉及了政府信息的出版、编目与寄存等制度。  相似文献   

20.
信息如何影响法律——对法律基于信息视角的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决策,而充分、有效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因此信息会直接影响法律的制定质量和实施效果。在法律形成进程中,静态的信息观最具危害性,因此需要收集动态而非定格化的信息进行动态的立法,这就需要进行各种制度安排以保障法律形成时能够吸收充分、有效的信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信息问题可能构成法律实施的最大障碍,而信息公示作为一种法律责任则有助于促进法律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