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武俊 《中国司法》2005,(2):106-108
2004年是中国法制建设稳步推进,立法和司法改革比较活跃的一年,同时也是法学研究相当活跃,法学热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紧扣法制建设的脉搏、追踪立法进程和司法改革, 堪称是2004年中国法学研究的一大特色,难怪包括《物权法》的制定、三大诉讼法修改在内的几乎每一部重大法律的制定修改总会引起法学界的极大关注,诞生诸多颇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下面不妨从几个法学学科的视角简单梳理2004年中国法学界的若干理论热点。  相似文献   

2.
军事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军事法学是我国法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军事法制建设和军事法学研究都作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2年宪法中第一次规定了在国家体制中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十多年来,我国军事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制定了大量的军事法律、法规和规章,成立了中央军委法制局,恢复和建立了军事立法、军事执法与司法、军事  相似文献   

3.
关于劳动教养立法的基础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教养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重要司法制度,劳动教养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学理论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需建立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夯实劳动教养立法的“四大支柱”:立法和法理学上的法治化支柱;制度设计上的宪法或宪政支柱;处罚体系设计上的实体法支柱;处罚适用上的程序法支柱。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劳动教养立法面临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并于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公布实行.这部法典的诞生,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制建设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和立法工作者及民事诉讼法学学者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对1982年民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中,加强科学技术领域的立法,是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科技工作的当务之急。充分认识科技立法的重要性,紧迫性,密切法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开展科学技术法学的研究,积极慎重地进行科技立法工作,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技与法律》2008,(1):43-43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为科技法制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为科技法制建设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繁荣科技法学研究,提升法学研究水平,从2008年开始,本刊将与国内外重点法学院校(系)联合开设“院校风采”专栏,旨在共同探讨国内外科技法制建设与知识产权研究的新进展、新动向、新理论、新实践,重点推介科技法制建设的最新学术成果以及相关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新中国初期的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铁川 《法学研究》2000,(2):136-153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关系。第一 ,许多近代法学留学生没有跟随国民党政权前去台湾而留在大陆的原因。第二 ,近代法学留学生对新中国的立法、司法和法学教育所作的贡献。第三 ,1957年反右斗争中近代法学留学生对自身生存方式的呻吟。第四 ,1957年反右斗争中近代法学留学生对新中国法制建设中一些错误做法的批评。  相似文献   

8.
新年寄语     
1998年12月18日,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纪念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光辉照耀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祖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制建设事业也进入了历史的最好时期,立法、司法、执法、法制教育和法学研究工作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  相似文献   

9.
试论申请再审制的若干问题李春霖,夏军1982年我国颁布并试行的民事诉讼法未规定申请再审的制度。1991年我国颁布且正式实行的民事诉讼法增设了申请再审的法律机制,这是法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法制建设的一个突破,标志着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历史性前进,为...  相似文献   

10.
略论我国国家赔偿的立法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的进展,国家赔偿责任及其立法问题开始受到注意和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确立国家赔偿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国家立法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已着手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在这种形势下,开展对国家赔偿制度问题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笔者拟以本文对我国国家赔偿的若干立法原则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立法学是法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立法学研究的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立法工作,而且还会对整个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备社会主义法制,繁荣社会主义法学,首先就必须加强立法学的研究。本文在此仅就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切身感受,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以此作为引玉之砖,吁请有关领导、专家和实际部门的同志重视对我国立法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改革的进行曲中,我国人民送走了一九八五年,迎来了一九八六年。新春伊始,我们编辑部敬向政法战线的同志,向关心和支持本刊的读者和作者恭贺新喜,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同步协调发展,法学研究应当走在法制建设的前头。这是实践证明了的一条真理。当前的情况是: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引下,改革的洪流以压倒之势滚滚向前,改革的累累成果举目可见。而我国的法制建设,尽管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它的前进步伐,仍然跟不上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需要。至于我国的法学研究,由于历史原因,至今尚未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状态,更遑论走在经济改革、法制建设的前面。就拿作为法学研究重要阵地的法学刊物来说,现在全国各种法学报刊虽然已达一百多种,但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普及法律知识的通俗读物(当然,这些都是必要的),而以探讨我国法制建设的新问题、新理论为己任的法学理论刊物,在全国寥若晨星,屈指可数。而且这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理论刊物,出版难,发行更难,它们每年的发行总数,还不及一个畅销刊物每年发行量的零头。这是为什么?难道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提出什么需要探讨的法律问题?难道我国法制建设中面临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改革已经历了十个春秋。改革的过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劳动立法作为整个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改革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总结十年改革中劳动立法的主要成就,探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改革发展趋势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对我国今后的劳功立法做  相似文献   

14.
1988年5月28日至31日中国法学会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会在珠海市召开年会。来自全国的8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若干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由顾明、孙琬钟为顾问,国务院法制局等部门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一书已出版.该书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记载我国法制建设及其工作等重要事件为主要内容的巨著.它的问世,对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制建设的宝贵经验,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和研究我国法制建设41年来的基本情况,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无疑会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本书的特点是: 叙述全面、具体.通过大量翔实而又准确的资料,客观、全面、详尽地记述了从1949年10月1日至1990年12月31日这段时期内,我国立法、司法、执法、法学研究等法制工作的主要活动和重大事件.它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制建设的发展为脉胳,用时间先后顺序加以串联疏清,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军队四十余  相似文献   

16.
振兴中华、富民强国的伟大改革浪潮,正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势不可挡地奔腾向前。作为法学理论工作者必须为改革中的法制建设问题和法制的改革问题,作出令人信服和富于实践价值的回答。这里,我们不揣冒昧,仅对法律与改革的矛盾(或不协调)及其解决办法,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求对我国的改革、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的发展已经历史地把法制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放到了同一时空之中,这就使法制建设不能不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性、复杂性不但为法制建设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课题,并且又将法制建设带到了更高的基点。现实急迫地需要法学理论工作者从宏观战略角度探讨经济体制改革与立法工作同步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法学学科——行政法学虽然八十年代初才恢复,但随着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迅速发展,1987年有了长足的进展。党的十三大对行政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和发展,行政诉讼立法的开展和丰富的行政法制实践都迫切需要理论的回答,从而促进了行政法学的理论研究,加快了行政法制建设的步伐。一、几项重大活动 (一)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为我国法学理论的研究揭开新的一页,使我国法学工作者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为行政活动提供基本的规范和程序;要从法律和预算两个方面控制行政机关编制的机制;要建立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基本制度;要改善执法活动,建立人民申诉制度和劳动仲裁制度并加强对行政工作和行政人员的监督。 (二)人大法委会行政立法研究组。从1986年10月至1987年4月对行政基本法的框架作了研究,根据新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的民族法学,是一个新的法学学科。它是在新时期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进程中,特别是随着1982年宪法和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本文拟就十年来民族法学研究的动态作一概述,以求民族法学研究走上新台阶。一、基本情况 (一) 研究队伍民族法学的研究队伍,包括范围较广,有从中央到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民族委员会等的民族立法工作者;有从中央到县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行将过去。一个伟大的新世纪——21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经历了胜利、曲折和再度辉煌的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正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持续、快速、健康地迈向新的世纪。 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法学,经历了创造、挫折和复兴的艰苦历程,在探索建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两个 文明建设服务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咸果。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法学研究的咸就是前所未有的。当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的法学研究同正在蓬勃发展的改革、建设事业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切实改变这种状况,使法学研究紧紧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跨世纪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是我国法学、法律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在纪念本刊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们在抓好当前有关改革、发展和稳 定的法学理论研究与宣传的同时,特组织以“走向 ZI世纪的中国法学”为主题的笔谈会,约请一些专家学者,就我国法学研究的现状和今后的方向、任务,法 学理论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法学各学科理论的开拓与发展,法学观点和法制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