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桥》1994,(Z1)
毛泽东青年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有四位老师对他的思想和业绩有过重要的影响和帮助。首先是杨昌济先生,即杨开慧同志的父亲。杨先生教伦理和哲学。毛泽东学问渊博,中西哲学无所不况,是与杨先生的早年教育分不开的。其次是袁吉六先生。他是湖南保靖的举人,在第一师范教书多年,写得一手好字,作得一手好古文。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能写古文。乃得力于袁吉六先生.”第三位是徐特立先生。他是我国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前辈,是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在1937年庆贺徐老60寿辰时,毛泽东宣读了热情洋溢的祝寿信:“你是我二十年前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求学的众多老师中,有一位执教他 5年半国文,对他影响颇大,被他后来誉为“教天下”的教师。他就是博学多闻的袁吉六先生。 袁仲谦,字吉六,派名士策。清同治七年 (1868)农历四月初十日生于湖南省保靖县距县城 70里的苗乡葫芦寨 (今葫芦镇 )袁家坪。家境贫赛, 3岁丧母,靠父亲袁家绩串乡跑寨卖豆腐维生。 有文述袁氏家境说:“食无隔夜之炊、衣无换洗之件, 儿 (指袁吉六 )受冻馁之苦、女 (指袁瑞芝 )寄宿于族檐之下。”袁吉六 7岁启蒙于本寨罗方城开办的私熟学堂读书 4年, 13岁随父浪迹苗乡,得父好友苗族举人石明山、秀才石文…  相似文献   

3.
高勇 《党史纵横》2013,(3):60-60
毛泽东尊师的故事,都会想到毛泽东与徐特立的师生情,其实,毛泽东还有一位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同龄人老师,他的书法就得益于这位老师的指点。毛泽东的书法挥洒自如,雄阔奔放,酣畅淋漓,深为世人崇拜、喜爱。毛泽东在谈及自己书法生涯时,多次提到他的早年书法老师孙俍工先生。1918年,孙俍工在湖南省立一师担任文字学等课程,很受学生欢迎。时任湖南一师附小主事的毛泽东曾来旁听孙先生的课。孙俍工渊博的学识、出众的才华,特别是那手笔力遒劲、飘逸洒脱的毛笔字,深受毛泽东的敬重,从此两人来往密切。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伟大领袖毛泽东身居高位,但对曾给自己以教诲、帮助和支持的老师都充满了尊敬和爱戴,堪称楷模。他许多尊师的故事都已为大家所详知,现再录两例以飨读者。一、毛泽东与维新老师李漱清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无产阶级革命家,但他在小时候,受母亲的影响,却信仰过神佛。他跟妈妈一起去庙里磕过头、拜过佛,特别是慈母重病时,孝子毛泽东还不  相似文献   

5.
《湘潮》2020,(7)
正袁吉六,新化洋溪区苍溪乡戴家凼村人,一生热心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先后任湘中各大学、师范、中学国文教员。1913年,湖南省公立第四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第四师范")创立,袁吉六被聘为第四师范教员,后转第一师范教员。毛泽东1913年考入第四师范,1918年在一师毕业,一直是袁吉六的学生。由于袁六吉蓄着长胡须,所以人们一般都称他为"袁大胡子"。袁吉六是精通文字学的国文教员,最重视古文教学,而毛泽东由于受梁启超的  相似文献   

6.
袁吉六,名士策,字吉六,学名仲谦。1868年(清同治七年)出生于湘西保靖县葫芦乡袁家坪场,籍属保靖。父亲袁家绩是光绪甲午科秀才。受父亲的影响,袁吉六从6岁起入私塾启蒙,10岁熟读四书五经,19岁精通诗词古文。公元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29岁时中丁酉科举人,公元1914年先后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长沙一中、长沙长郡中学、明德中学、湖南大学任教。袁吉六先生一生不入仕途,主攻古典文学、诗词和古文字,著述甚多。袁吉六从小读书非常用功。夏天的夜晚,他经常在自家庭院读书,蚊叮虫咬,不知痛痒,读到深夜不知疲倦。少年袁吉六不…  相似文献   

7.
《湘潮》1995,(1)
毛泽东张恨水细诉名号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曾与著名报人、小说大师张恨水,进行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促膝交谈。毛泽东风趣地对张恨水说:"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有位绰号叫'袁大胡子'(即国文教员袁吉六)的先生,曾嘲笑我的作文,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今天遇...  相似文献   

8.
青年毛泽东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春四师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被编入一师本科第八班,至1918年6月毕业,他在一师共学习了五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当时虽不是什么名牌大学,却汇集了一批有名的学者,是湖南一所著名的师范学校.青年毛泽东当时20-25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和当今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年龄大致相当.一师求学五年正是他辉煌人生的起点,在此求学期间,青年毛泽东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如曾留学日本和英国,学贯中西的杨昌济先生、袁吉六、徐特立、黎锦熙、方佳夏、王季范等良师,同时结识了一批才俊如蔡和森、何叔衡、罗学赞、周世钊等.青年毛泽东在校期间不仅勤奋好学,博取众长,而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其读书生活多姿多彩.青年毛泽东这段求学生活,给当今大学生如何求学仍留有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名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奉,都说明了对"师"的尊重和崇敬程度。一代伟人毛泽东,虽身居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职位仍不忘师恩,他尊师敬师的故事更是传为佳话,为世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堪称尊师重友的楷模。在娄底地区有他的数十位师友,留下了许多尊师重友的佳话。现摘其数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向老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故乡,设便宴招待乡亲们。他还特意邀请自己在少年时代的私塾老师毛禹珠老人一起用饭,席间他热情地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激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则风趣地说:“敬老尊师,应当应当。”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患脑血  相似文献   

12.
尊师风范     
正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并且在拜入师门时,要郑重行礼,由此可见古人对老师的重视。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品读大师的尊师故事,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发。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7岁到南京读  相似文献   

13.
我的老师是我国书界章草泰斗郑诵先先生。1969年,父亲程俊良送我拜师时,我年仅12岁,郑诵先老师已经70多岁了,并且在书法界威名甚盛。老师有三个子女,大儿子郑必达时任天津体院的排球教练,女儿郑必俊在北京大学任教,小儿子郑必坚时在中宣部任职。他的儿女们工作繁忙,作为老师的入室弟子,我尊师如父,为他理发、做饭、换煤气,在生活方面尽可能多地给予照顾。  相似文献   

14.
淳一 《北京支部生活》2012,(6):13-16,2,73,74
正我的老师是我国书界章草泰斗郑诵先先生。1969年,父亲程俊良送我拜师时,我年仅12岁,郑诵先老师已经70多岁了,并且在书法界威名甚盛。老师有三个子女,大儿子郑必达时任天津体院的排球教练,女儿郑必俊在北京大学任教,小儿子郑必坚时在中宣部任职。他的儿女们工作繁忙,作为老师的入室弟子,我尊师如父,为他理发、做饭、换煤气,在生活方面尽可能多地给予照顾。我们一老一小相互照顾,互相感受着难忘的父子情,直到  相似文献   

15.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从古至今,被传为佳话的名人尊师范例,不胜枚举。我们的革命前辈更是尊敬师长的典范。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读私塾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思想理论家和军事战略家,除了他的天赋和丰富的革命实践外,与他酷爱读书,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是分不开的.他非常热爱和尊敬他的老师,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教育过他的老师都怀着深深的情意.给师敬酒毛宇居先生是毛泽东少年时代的塾师.1906年,13岁的毛泽东曾拜在他的门下就读.毛宇居精通儒学,善诗书词赋.在他眼里,学生只有精通儒学,能作诗填词才有出息,因此,他严禁学生阅读小说之类的“杂书”.毛泽东聪颖好学,渴望求知,常常不顾塾规,偷看“杂书”.一天,毛宇居在讲台上点读经书,毛泽东则在课桌下玩起“小动作”.他摸出一本《水浒全传》,低着头看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只大手从后面伸了过来,那本小说到了先生的手里.毛宇居气得鼓起了双眼,一把将毛泽东拖出教室,罚他站在天井里,并声色俱厉地说:“你胆大妄为,一再违犯塾规,欺骗先生.好,就罚你以‘天井’为题做首诗,做得不好,打你的屁股,再告诉你爹.”  相似文献   

17.
01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徐特立师生情——毛泽东和…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底,我随中国出版促进会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受到现任总统西里塞纳先生的接见。会见中,西里塞纳总统提出可否将《毛泽东诗词》翻译成为僧伽罗文版,并向代表团要一幅毛泽东画像,挂在他的卧室。这个要求出乎代表团成员的意料。后来才得知,西里塞纳先生是个典型的"毛粉",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老一代领导人的故事在斯里兰卡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底,我随中国出版促进会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受到现任总统西里塞纳先生的接见。会见中,西里塞纳总统提出可否将《毛泽东诗词》翻译成为僧伽罗文版,并向代表团要一幅毛泽东画像,挂在他的卧室。这个要求出乎所有代表团成员的意料。后来才得知,西里塞纳先生是个典型的"毛粉",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老一代领导人的故事在斯里兰卡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一个内心充满着爱和痛苦的伟大的父亲。他的爱之博大,我们完全可以从他的人格魅力和传奇的故事中感受得到,但他内心深沉的痛苦却并不是我们常人所能体味的。毛泽东共有十个孩子,其中杨开慧生了三个男孩,即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贺子珍生了六个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