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方针),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就昭示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本位,一方面要不忘本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  相似文献   

2.
正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个党员干部的终生必修课。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更加复杂。从固本培元的角度讲,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加强道德修养用之不竭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理论导报》2024,(1):42-46
<正>赓续中华文脉走稳文化自信之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202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赓续好中华文脉?浙江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一战略谋划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到了全新的历史高度,开辟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新境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当代全球发展和治理提供的蕴含中国智慧的有效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的创新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等养分。与此同时,还实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发展,既包括视野的扩展,即由国家视野扩展为全球视野,坚持“天下为公”的国际观;又包括内涵的深化,即融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和而不同”的交往观;还包括发展的深化,即着眼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坚持“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深入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对于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信心,中国共产党坚持厚植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话语,丰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大众话语,在多样教育活动中巩固二者的融合成果,极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增强了民族自尊与文化自信,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强大思想基础。研究抗战时期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规律,推动二者融合向广度与深度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方针,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实践路径。新时代,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正确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从而更好地区分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赵嫚 《先锋》2023,(5):65-66
文化高度决定城市高度,文化影响力决定城市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文化“双创”)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助推民族复兴的重要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理上具有相通性,在推动民族复兴作用的发挥上具有互补性,两者都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思想资源。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而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王嘉毅 《党建》2021,(10):14-16
文化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是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进一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最大限度激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充分认识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和把握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时代精神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举旗定向,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好“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转化为新文化;二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人。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转化对象,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转化目标,关键是以文化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必要性,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可能性。通过阐释与阐发、教育与宣传、监督与保障,以文化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农村基层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就必须通过乡土化途径和方法,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成功转化。仙居县以"慈孝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将"慈孝仙居"工程打造成农民群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战场。  相似文献   

15.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整合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二者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提供了逻辑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的理论形态,其承继和超越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了传统治国理政思想。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型、明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遵循和现实路径,则体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6.
吴文新 《理论学刊》2023,(5):150-158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样态,客观上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融通提出了新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是一个实践、历史和理论逻辑并行且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具有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必然性及现实发展的必要性,亦有不言而喻的可以融通的契合性即可能性。而为了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首先必须解决方法论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的方法路径相当复杂,以“马魂中根西用”为原则,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综合创新,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形成“中华社会主义”这种新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文化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积淀着深厚的法律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法律思想,使得中华法系始终独树一帜、历久不衰,时至今日仍散发着独特的法治魅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是“第二个结合”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落实,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遵循,为更好服务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王碧薇  金京艺 《党建》2023,(7):46-4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考古大省的河南,如何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精神是党和人民在延安时期光辉实践的伟大创造,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强化党性教育,实地感悟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20.
秀甲东南的福建省武夷山,是朱子理学诞生的摇篮。800多年后,碧水丹山依旧,朱熹行迹尚存,仿佛等待着与今人对话。2021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武夷山朱熹园,有感而发:“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