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地处闽赣边界黄岗山北麓的闽北光泽县寨里镇大洲村,是闽赣边三年游击战争一个隐蔽战略基地,也是闽赣边国共和谈的地点。大洲谈判,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闽赣边区地区性的国共和谈,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一系列国共和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洲谈判对闽赣边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它不仅是闽北国共合作的里程碑,也为闽北新四军五团打造了一条从三年游击战争转入抗日战争的光辉之路。时任中共闽赣省委书记黄道在大洲谈判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黄道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早期著名的活动家。他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过南昌起义,和方志敏一起领导过著名的弋横暴动,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10军。他还是闽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黄道留在闽北,坚持和领导三年游击战争。全面抗战爆发后,黄道参与了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工作,在奉调赴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途中,  相似文献   

3.
闽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30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较早建立的根据地之一。1931年7月,黄道从闽浙赣根据地调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闽北根据地进入发展时期。在主力红军长征以后,他领导了闽北地区和闽赣省三年游击战争,树赶了“东南半壁江山”的旗帜。闽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团后,黄道担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兼宣传部长和统战部长,公开的职务是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  相似文献   

4.
两根湿火柴     
主力红军长征以后,闽北分区党政军机关于1935年春撤出崇安的大安,辗转在丛山峻岭之中,与星罗棋布的敌人周旋。闽北红军独立二团驻扎在大安西面的大山里,山高林密,古木参天。该处的西南方向是桐木关,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黄道,在那里领导红军游击队,坚持闽赣边区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5.
闽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30年5月。黄道于1931年7月,从闽浙赣根据地调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从1935年2月之后,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领导闽北和闽赣省三年游击战争,开创了闽赣省抗日救亡运动新局面,成为“东南半壁江山”一旗帜。黄道主持闽北和闽赣省革命斗争前后8个春秋,心里时刻装着闽北人民,闽北人民心里也时刻想着黄道。  相似文献   

6.
(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从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以后,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坚持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于1937年底先后集中整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为止。这段时间,通常叫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当时,由于党中央“左”倾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主力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1月,即中央主力红军退出江西中央苏区3个半月后,江西革命根据地就全部被敌人侵占了。留守在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约46000余人,其中伤员约3000人,分散坚守在赣粤边、闽赣边、闽西边、闽粤边、皖浙赣边、浙南边、闽北边、闽东边、湘鄂赣边、湘赣边、湘南边、鄂豫皖边、鄂东  相似文献   

7.
闽北地区与江西、浙江省毗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北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4月,闽北划归闽赣省领导,成为中央苏区组成部分。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闽北党组织与中央失去联系,独立坚持斗争。1936年,与闽东、浙西南勾通联系,成立中共闽赣省委。从此,闽北红军游击队,在闽赣省委领导下,在福建的崇安、浦城、建阳、建瓯、邵武、顺昌、光泽、南平、松溪、政和、周宁、寿宁、屏南、将乐;江西省的上饶、铅山、广丰、金溪、资溪、贵溪;浙江省的庆元、龙泉、江山等二十余县的范围里开展殊死的游击斗争。“西安事变”后,中共闽赣省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成了闽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相似文献   

8.
黄道,原名黄端章,别号一鸣,小名牛崽,江西横峰县姚家垅人,一九○○年生,一九三九年五月遭害于江西铅山河口镇。曾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和方志敏一道,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长期领导闽北苏区的斗争,红军长征后,留在闽北坚持游击战争,抗战爆发后,主持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工作。历任弋  相似文献   

9.
黄道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统一战线思想,为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宝库积淀了财富。他在发展闽北苏区和坚持闽赣边游击战争过程中,沉着应对险恶环境,主动争取各方支持,切实扩展革命力量;在领导闽赣边平稳建立国共合作抗日战线、迅速实现由内战向抗战转变时,敏锐把握时局变化和中共中央决策,果断与国民党闽赣当局进行谈判和合作;在主持中共东南分局统战工作中,广泛联合各阶级各派别同胞,致力于发动与组织全民族一切力量汇聚成抗日阵线,有效推动和形成了南昌地区民族抗战大潮。学习与研究他的这些思想对于当前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闽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30年5月.黄道于1931年7月,从闽浙赣根据地调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从1935年2月之后,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领导闽北和闽赣省三年游击战争,开创了闽赣省抗日救亡运动新局面,成为"东南半壁江山"一旗帜.黄道主持闽北和闽赣省革命斗争前后8个春秋,心里时刻装着闽北人民,闽北人民心里也时刻想着黄道.  相似文献   

11.
黄道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历任赣东北省委组织部长.闽北特委书记.闽赣省委书记等职.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江西省委书记.1939年5月23日遇害于铅山河口.抗战初期他作为中共在江西的负责代表,同时主持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的任务,在协助政府抗战动员,参加保卫大江西的工作,调停抗战内部的党派关系的功绩,仍为人们所怀念.  相似文献   

12.
黄道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历任赣东北省委组织部长,闽北特委书记,闽赣省委书记等职。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江西省委书记。1939年5月23日遇害于铅山河口。抗战初期他作为中共在江西的负责代表,同时主持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的任务,在协助政府抗战动员,参加保卫大江西的工作,调停抗战内部的党派关系的功绩,仍为人们所怀念。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知真向“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献交了一本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著名烈士黄道的遗著——《抗日游击战争的实际知识》。这本书是黄道调离闽赣省委,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宣传部长兼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期间所著,1938年8月由解放社出版。在这本书中,黄道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地分析、估价了我党领导下的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条件、发动组织、战略战术及游击队的行军、宿营、侦察、  相似文献   

14.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不得不率领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主力开始长征,奉命留在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就地坚持了3年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集中改编为新四军,成为反腐败斗抗战中的一支主力军。本书全面展示了这一波澜状阔的斗争场面,讴歌了一大批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全书共16章,分别叙述了原中央苏区以及赣粤边、闽赣边、闽西、闽粤边、皖浙赣边、浙南、闽北、闽  相似文献   

15.
仲春四月,杜鹃吐艳,垂柳依依,我兴致勃勃来到武夷山下的闽北红色首府大安。 大安位于闽赣边界分水关下,地势险峻,易守难攻。1928年,当地群众跟党闹革命,建立了红色政权。1931年春,黄道到闽北担任分区委书记,开始了他在闽北7年,也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段斗争历史。 走进大安,也就走进黄道领导闽北人民创造革命业绩的辉煌历史。走进黄道的崇高精神境界。这位出生于江西横峰的知识分子是党内早期文武兼备  相似文献   

16.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南方八省开始转入游击战争。闽北党组织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制定政策,战胜了重重困难,不仅保存了革命阵地,而且逐渐扩大了游击根据地当时作为闽北分区委书记的黄道同志做出了“绝大贡献”。1939年陈毅同志在《悼念黄道同志》一文中指出“……在三年游击战争环境中,黄道同志尽了他毕生的绝  相似文献   

17.
中共闽赣省委旧址位于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头自然村山边。 中共闽赣省委于1936年6月在崇安县岚谷乡岚头村的黄龙岩成立,黄道任省委书记,下辖闽北、闽中、抚东和闽东北4个分区委。之后,中共闽赣省委机关从黄龙岩迁到洋庄乡坑口的村头村。1937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赣省军政委员会成立,黄道任主席。  相似文献   

18.
出发于长涧源,闽化红军游击队入编新四军第三支队 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是一支铁的英雄团队。这支英雄团队,是以景安红军五十五团为基础发展成闽北红军独立团.后又扩大为闽北红军独立师.历经艰苦卓绝三年游击战争的锻炼和考验,从闽北游击区走进由历史名将叶挺领导的新四军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19.
正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之后,福建党组织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领导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建立了闽西、闽粤边、闽北、闽东、闽中和闽赣边6块游击区。红军游击队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广泛的、灵活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牵制了20万国民党军队,消耗了敌人的力量,有力地策应了红军主力长征,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游击  相似文献   

20.
黄道是"东南半壁江山"著名人物,曾镜冰是"东南一旗帜"著名人物,他们在闽赣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情怀,生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了闽赣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黄道和曾镜冰于1933年4月,分别从中央苏区和闽北苏区调到隶属中央苏区的闽赣省工作。黄道任闽赣省委宣传部长,曾镜冰任闽赣省团委宣传部长。从此,他们就在一起共事。这年10月,闽赣省委驻地黎川失守,此时闽北苏区与中央苏区的联系被敌军切断。1934年2月,黄道和曾镜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