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报、关心时事政治是淮安人的传统。早在民国年间,淮安就办有多家报纸。日军侵占淮安前夕,进步群众自发在淮安城内办起“淮安群众看报室”,以唤起民众,投身抗日,不当亡国奴。解放战争期间,《新华H报》华中版就办在淮安。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淮安报的读者重新看到了1958年7月由敬爱的周恩来同志题写报头的《淮安日报》,心头感到格外亲切,人们对周恩来同志的怀念之情也油然而生。 淮安历代名人荟萃,加之她在历史上有过重要的地位,早在民国年间,就办有多家报纸;读报,关心时事政治也是淮安人的传统,抗战年间,进步群众自发在淮安城内办起“淮安群众看报室”;解放战争年间,《新华日报》华中版就办在淮  相似文献   

3.
“余本浙人,自先大父为宦吴省,遂迁家而居焉。”——摘自周恩来《射阳忆旧》周恩来曾多次讲过,我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绍兴,一个是淮安。周恩来的祖父周殿魁(字攀龙)出生于绍兴掇木桥“百岁堂”故居,曾做过“绍兴师爷”,后来任江苏淮安府山阳县(1914年改名为淮安县)知县。在  相似文献   

4.
翻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和其他许多有关周恩来的书籍,都说周恩来祖辈是从祖父一辈起,由浙江绍兴迁居到淮安的,而周家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法更是各不相同,可谓众说纷纭。 周恩来1964年8月2日下午在中南海西花厅对他的部分亲属说:“到我们祖父一辈就迁到了淮安了。” 周恩来的胞弟周恩寿1983年5月4日下午在北京医院802房对淮安的王树荣、王旭馗等说:“我们周家从绍兴迁居淮安大约在光绪中后期年间。” 周恩来的堂弟周恩霔1982年6月18日在上海家中对淮安的宋立勤等说:“我曾祖樵水公大约在同治年间至苏北做官的。”  相似文献   

5.
纪念馆的主馆、附馆寓意深刻周恩来纪念馆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淮安东北部原夹城(也称联城)的东南方。这里原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处百舸集聚的船坞,曾繁华了2000多年。因这里每年春天桃花盛开,万紫千红,后来人们将这里取名为桃花营。“春盎桃花营,东风一笑迎;桃花红更好,无限是柔情。”在淮安民间,这首作于清代的咏桃花营诗广为传颂。吟诗忆景,令人心旷神怡。再后来,桃花营一带因历经多年的毁坏,早已破败不堪,只剩下一望无边的一湖清水,于是名字也被人夸张地叫作“桃花垠”了。1986年,中央批准在周恩来故乡淮安建周恩来纪念馆。经过有关专家反复论…  相似文献   

6.
翻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和其他许多有关周恩来的书籍,都说周恩来祖辈是从祖父一辈起,由浙江绍兴迁居到淮安的,而周家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法也各不相同,可谓众说纷纭。周恩来1964年8月2日下午在中南海西花厅对他的部分亲属说:“到我们祖父一辈就迁到了淮安。”周恩来的胞弟周恩寿1983年5月4日下午在北京医院对淮安的王树荣、王旭馗等说:“我们周家从绍兴迁居淮安大约在光绪中后期年间。”周恩来的堂弟周恩霔1982年6月18日在上海家中对淮安的宋立勤等说:“我曾祖樵水公大约在同治年间至苏北做官的。…  相似文献   

7.
灰撤江河里“碑”竖人心中周恩来纪念馆出版《丰碑》一本由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主办,旨在宣传、研究周恩来的综合性刊物《丰碑》在周恩来逝世20周年前夕出版了第一期。《丰碑》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顾问李琦题写刊名,十六开本,彩印封面,设有《在伟人身边》,《周恩来研...  相似文献   

8.
今年1月2日,天津《今晚报》登载了一条周恩来在1956年悄悄回过故乡淮安的消息,此后,《作家文摘》、《北京晚报》、《南京日报》、《宿迁回报》等多家报纸争相转载。作为周恩来研究人员的我,在1月中旬曾多次接待来访和电话询问,远的有沈阳,近的有姜捻市,直到1月20日,我才从一张1月10日《宿迁回报》三版上见到《周恩来返乡往事披露》(以下简称《往事》)。然而一读文章就知道这是一篇纯属编造的“往事”。《往事》一文说,周恩来的邻居王佩华是听周恩来的侄儿周尔辉对她说过的。笔者因淮安筹建周恩来遗物陈列馆的需要,两天前曾去南…  相似文献   

9.
《党建》2003,(4)
淮安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虽然12岁时就离开了故乡,整整66年没有回故乡一次,但他深深地眷恋着故乡。每当有人向他问及故乡,他总是深情地说:“淮安是个好地方”。他在少年时代的作文中多次袒露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浓浓的乡愁。在《射阳忆旧》一文中,周恩来赞故乡“自古名郡”。在他所写的小说《巾帼英雄》中,故乡的风土人情,轶闻趣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周恩来在主办的学生报刊上经常介绍故乡学生的作品,曾大加赞赏家乡学生“忽地淮阴有伟人”一诗,流露了作为伟人韩信故乡人的自豪之情,却不知自己最后也成为更让故乡人骄…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2期《党史博采》刊载了一篇《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曾拟迁淮阴》的历史珍闻。但据笔者所知,当时党中央计划的南迁地点是淮安而非淮阴。1982年春,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王阑西同志到淮阴检查工作,我曾亲耳听他说了两件事,一是黄克诚关于要求地方党史部门尽快调查清楚1941年春发生在淮安茭陵大胡庄的一场惨烈的战斗,另一件就是关于党中央南迁淮安的事。王阑西同志说,1945年国共双方“双十协定”签定后,张治中将军在延安对毛主席说,润之先生,国共合作和平建国了,你就要到国民政府里任职了,因此你们中央应该迁到南京去。毛主席笑着…  相似文献   

11.
张秋兵 《湘潮》2018,(1):21-21
张爱萍将军多才多艺,擅书法、好摄影、工诗词,尤其诗词成就最高,按他自己的话来说是“闲情自得好打油”.1991年出版的《神剑之歌-张爱萍诗词、书法、摄影选集》就选收诗词260多首.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珍藏着张爱萍1996年书写的一幅行草《满江红?痛悼周恩来总理》.  相似文献   

12.
在四川西部郫县,有个驰名中外的农科村。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名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子云亭”指的就是这里。 这里,是西汉大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杨雄先生  相似文献   

13.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  相似文献   

14.
黎里 《前线》1988,(10)
说也凑巧,《前线》的《三家村札记》(以下简称《札记》)和《学习与研究》的《三家村后学札记》(以下简称《后学》)都是10月“开张”的。但这里需要郑重声明的是:《后学》的出版日期是10月5日,而非《札记》的10月10日,以免有朝一日可能的好事者再有什么奇异的联想。1966年春“文革”始发,“三家村”黑极一时、横遭讨伐之际,中国竟不乏“聪明”的批判者,大张风水先生的威力,郑重指出:《札记》选定“双  相似文献   

15.
苏省原淮安市(现为楚州区),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尤其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更是光照日月,彪炳千秋。世纪之交的2000年,淮安也出了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就是原市委书记、后升任宿迁市副市长的陈子龙。不过,陈子龙的出名,不是他有多大本事,出了多少政绩,而是贪和淫。案发后,据省、市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查实,1992年至2000年,陈子龙在担任淮安市委书记和宿迁市副市长期间,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款物达40多万元。更为恶劣的是,陈子龙生活极端糜烂。据他自己交代,在淮安除了嫖娼狎妓,还先后与…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03,(4)
淮扬菜发轫于先秦,隋唐始盛,明清时已成流派。淮扬菜厨师秉承“以火为纪”的烹饪传统,擅长烩、炖、炒、煮,讲究刀工,选料精细,以精妙微纤融于鼎勺之中,菜肴口味清淡,咸甜适中,味兼南北。每道菜如诗如画,品质精美,格调高雅,富于文化内涵。汉赋大家枚乘《七发》中盛赞家乡菜煎、熬、炙、脍等烹饪方法,称其口味达到“芍药”之水准。《清稗类钞·各省特色之肴馔》记载:“肴馔之有特色者,为京师、山东、四川、广东、苏州、淮安、扬州”等十地,充分说明作为淮扬菜重要组成部分的淮安菜在当时已成为中华美食的一个重要流派。200…  相似文献   

17.
2005年2月28日—3月6日的《书刊报》刊载了一篇注明转载自《文摘旬刊》的《周恩来的三个母亲》的文章,文章开宗明义就说周恩来有三个母亲“:生母万氏、继母陈氏、乳母蒋氏。”据笔者考证,称陈氏为周恩来的“继母”是不对的,正确的称谓应为“嗣母”。清光绪戊戌年(公元1898年)年末,周恩来已经出生了八个多月。周恩来20岁的叔父周贻淦染上了肺结核病,这种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是无法医治好的。无奈的周家人愁眉不展。当时,淮安的民间有个旧俗:就是当病人病势沉重时,用大喜的事来“冲”,就有可能将病人的病“冲”好。于是,周家就先给周贻淦取妻…  相似文献   

18.
1994年9月7日,江苏省淮安市委、市政府为筹备纪念周恩来百岁诞辰活动,赴京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赵朴初大师与周恩来总理生前相交很深,市领导拟向他汇报一下淮安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的设想并征求他老人家的意见。我们通过周恩来的嫡长侄女、时任《华声报》社副社长的周秉德与他联系。正在北京医院住院的赵朴初老人得到信息,即向医生“请假”,要见一下来自周恩来家乡的客人。  相似文献   

19.
一点补正     
《红岩春秋》编辑部:读贵刊2004年第6期第47至49页所载秦九风、胡红明二位撰写的《澄清几则“周恩来题字”的误传》一文,我认为有必要补充一点。该文的最后一段说:“周恩来虽然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时间很长,但题写的报头、刊头却很少,据我所知的只有:中国民航报、淮安日报、民族报、健康报、邢台日报、邯郸日报、冶金报、民族画报、军事科学等几家。”据我所知,周恩来总理还曾为《边疆青年报》题写过报头。《边疆青年报》原名《云南青年报》(我当时担任该报的副总编辑)。《云南青年报》报头的五个字,是从毛泽东分别为《云南日报》和《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20.
《周易》最后一卦《未济》卦,充分体现了《周易》:“生生之谓易”(《系辞上》),“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的基本思想。阐明了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进化的系统,是一个大化流行的过程。 关于《未济》卦,历代哲人都有深刻的阐述。孔子在《序卦传》首句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末句说:“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把六十四卦作为一个体系来对待。这里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