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以来,中国大大小小的政府机构改革没有停止过,但政府机构和人员却越改越多。从80年代至今,中国又进行了三次机构改革,但政府机关人员非但没有减下来,反而越来越多。1998年,全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达800万人。从历史上看,中国已到了一个“由最少的群众供养最多干部”的时期。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改革方案将国务院部委由40个减至29个,国务院工作人员三年内将裁减一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改  相似文献   

2.
论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预示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已经拉开帷幕。进一步提高对机构改革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对于顺利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推进地方机构改革,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从而拉开了我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帷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这些机构改革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反过来有力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毋庸置疑,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政府机构应有的潜能远未充分释放,改革的初衷尚未充分实现,行政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一方面政府机构在不断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加强机构改革的呼声仍然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客观地说,机构改革的声…  相似文献   

4.
正3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为26个。改革着重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提高政府执行力。  相似文献   

5.
时间定格在2008年3月15日上午9时06分."赞成2744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新时期以来的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高票通过.这是对改革方案的肯定,更寄托着亿万人民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殷切期盼.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而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群关系”。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揭开了我国政府机...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报》刊登记者专稿说,中国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进程正在提速。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显示,有十七个省(区、市)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获中央批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前五次机构改革适应了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下岗”干部路在脚下叶燕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总理朱基向世界郑重宣布,新一届政府将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政府机关的人数准备在三年内分流一半。这次机构改革,将给我国政坛吹进一股清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机构为什么要改革?道理并...  相似文献   

9.
当前政治体制改革中最急需解决,也是直接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关联的问题,是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当选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也就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把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实现人员分流并顺利到位作为本届政府的重大任务。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一场新的革命就在此拉开了序幕。在此,我从总结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入手,谈谈如何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搞好政府机构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98年 3月 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这里举行。国务院总理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国人民表达了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决心。第二天,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向大会就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作说明。在 10日的大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 97 8%的高票获得通过。新一轮机构改革开始了。人们充满了喜悦,也充满着疑虑。新一轮机构改革能否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历史会告诉人们 !  相似文献   

11.
正3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为26个。改革着重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提高政府执行力。关键词1自然资源监管:组建自然资源部,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届二中全会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拉开了在一个新的层面上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帷幕。这次机构改革意义非同寻常:其一,它是在我国政府机构经过多次改革,但总体上说一直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沈荣华 《前线》2008,(4):16-18
我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根据十七大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十七届二中全会形成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获通过,在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标志着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今年9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正式启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大小机构改革共进行了20次,但大多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对于政府机构和人员膨胀,古人有“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说法,其危害性不言而喻——人浮于事,职责不明、效率低下……事无定势,机构改革必须随势而行。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机构改革是一项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对于目前中国而言,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应是适应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议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势在必行。本期特别策划推出《聚集政府机构改革》,让我们在关注中期待,期待着这次机构改革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5.
1998年3月6日,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所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拉开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序幕。一年多过去了,国务院机构改革进展如何?有什么经验和特点?对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有什么启示?本文将根据最新的调查研究,简要回答上述人们所普遍关心的问题。一...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地方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2008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并提出2009年"加快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截至5月20日,除中央批准四川因地震灾情适当推迟上报改革方案外,30个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目前已获中央批准,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有序推进。在这一轮改革中,已经历数次"瘦身"的中国政府机构,正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分开,充分探索大部门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加大推进省管县改革的力度。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不仅要完成"瘦身",还要实现"健身",做到精干、高效、透明而又"以人为本"。这轮改革,中央为地方因地制宜改革预留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对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具体形式、名称、排序等,中央不统一要求上下对口,允许各省(区、市)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政府职能特点来设置机构,不搞"一刀切"。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历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给地方自主权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7.
以健康心态直面机构改革朱法元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已经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即将付诸实施了,与之相衔接的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也将依次展开。对于各级机关干部来说,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一重大改革,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08,(4)
2008年3月15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高票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新时期以来的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相似文献   

19.
十届全国人大通过的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在过去5年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职能整合涉及的领域包括国有资产、宏观经济管理、金融、食品卫生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量级”部门,是我国机构改革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方向迈进的重要里程碑。一、我国机构改革的基本线索及成果建国以来,我国大大小小的政府机构改革有近20次,但由于政府角色定位问题迟迟未能解决,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没有理顺,1998年之前的历次机构改革最终都陷入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决定用3至5年时间完成《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对比5年前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此次大部制改革不是单纯的机构改革,这次改革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