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劳动以更为隐蔽的方式成为当前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视阈下的全新命题,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劳动异化"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转变。对于数字时代的劳动异化,需要重新回归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从源头上发现并探究数字资本逻辑主导下劳动异化的新特点。文章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在对数字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解决当前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异化的有效路径,探讨数字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如何提升以及数字经济如何更好地实现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丰裕的商品为消费异化奠定了物质前提。消费主义蒙蔽人的消费理性,蛊惑欲求消费,成为消费异化的思想根源。劳动还没有成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劳动异化普遍存在。为了弥补在异化劳动中的苦闷和压抑。人们试图在异化消费中获得虚假补偿,劳动异化是消费异化存在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进入以影像物品生产与物品影像消费为主的景观社会。法国著名哲学家居伊·德波提出了景观社会批判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已完成了从"商品的堆积"到"景观的庞大堆积"的转变。与之相随,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从以生产为主导到以消费为主导的转变。与马克思曾经分析的商品社会相比,这是一种役人于无形的更加异化的社会,因此德波的景观社会批判理论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人的能力看作本质力量的表征,并从个体能力的实现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马克思认为,人只有通过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自身能力,确证本质力量。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劳动能力和需要能力发生了全面异化。一方面,劳动异化造成主体压抑,引致自由自觉劳动能力的丧失和全面发挥个体潜能条件的匮乏;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仅仅以物为中介的社会关系带来需要的异化,并由此产生货币崇拜,即货币成为人外化的能力。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从扬弃私有财产出发,旨在扬弃人的自我异化,实现人对主体能力的重新占有和个体才能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宋德孝 《唯实》2009,(6):21-25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的神秘统治进行了揭秘,通过商品拜物教批判,他揭穿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神话。鲍德里亚则认为,消费社会中,传统的物的使用价值已经让位于物的符号价值,从商品拜物教批判转向符号拜物教批判才能真正揭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神话。符号拜物教批判立意新颖,但混淆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片面夸大商品所谓的符号价值而忽视其使用价值,具有典型的符号主义色彩,并没有超越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资本逻辑实质。数字资本主义的到来,使数字劳动成为主要劳动形式,并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类型等方面展现出了新特征。作为马克思劳动概念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外延和新的表现形式,数字劳动并没有将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反而使劳动异化表现出更具有隐蔽性、同化性的新特点。因此,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分析数字劳动异化问题,对当代数字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是马克思制度批判的价值目标。从人与类本质的异化关系出发,马克思批判异化的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议会制度、国家制度和经济制度。从人与社会的实践关系出发,马克思批判人与社会分离的资本主义制度,认为只有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从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运动出发,马克思透过商品、货币和资本等物的外衣,发现资本主义制度剥削剩余劳动的本质。从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良性互动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肯定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又强调政府维护公平正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7,(3)
异化思想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在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异化思想后的推陈出新。马克思不仅批判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而且从人的价值层面出发,认为资本主义下人们进行的劳动并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深入到"当前的经济事实"得出异化劳动概念。在分析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后,探讨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的异化劳动的产生根源即私有经济及解决思路:实现共产主义。并且结合马克思后期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思想,对其早期的异化思想进行了定位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批判的第一次尝试,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批判思想。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生产活动这一人类社会基本活动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进行了深层次的考察,认为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异化的哲学前提是抽象个人,基本构成要素是工资、利润和地租,具体表现在生产异化、分配异化、交换异化和消费异化,还指明了消除经济异化的现实途径,从而开启了由道德批判向经济结构批判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构建异化的生产关系来剥削工人阶级的利益所造成的巨大贫富差异和劳动的异化现象,在他生前未发表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中,着重批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斯密的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劳动异化的本质,对人的自由思想和创造美的活动的真正价值体现做了详述。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理论也对当前拜金主义的异化消费模式、资本主义社会下数字劳动异化以及异质性劳动转变有着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卫东 《唯实》2011,(10):38-41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把钥匙。资本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建立在强制劳动基础上的社会体系,马克思在正确认识到"工人"成为"肉体的主人"存在的必要条件的基础上,引入"强制劳动"这个概念,科学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同时,指出要消除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实现人性的复归,就必须破除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一个更公平自由的新社会体系。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根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异化思想来展开其劳动异化理论的。“劳动异化”是马克思《手稿》中着力分析的一个范畴,马克思通过对工人劳动特性的分析,得出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劳动具有异化性质的结论,并以此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虽然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与马克思生活时代的工人劳动相比,具有许多新特点,但在仍然是一种异化劳动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只是其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对工人阶级在肉体上和精神上所造成的恶果有所不同而已。所以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范畴仍适应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但必须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加以“修正”、“发挥”。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变革的目的之一:消除人的异化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中,马克思看到了人的异化:科学发展了,机器复杂了,人却简单了。被异化的人,每日从事单一的工作,缺乏思想和精神生活,人附属于机器。改变社会的同时必须将人从异化中拯救出来,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是立足于所处时代的经济事实即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异化劳动,在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想批判式研究基础上所形成的思考。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由类生活和类特性两方面总和确证,却丧失于异化劳动中,所以需要在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进行扬弃后的共产主义中复归人的本质。同时,人的本质学说涉及多个层面的问题,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建构奠定重要基础,更是在生命之维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08,(12)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是对当代现代性的批判、观照、审视、反省的产物。他认为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为的风险已经成为了后工业时代现代性的重大问题。因此何为现代性以及如何审视现代性,成为我们时代无法回避的焦点性问题之一。而马克思对异化劳动中人的异化批判,早已从根本上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开启了现代性批判的先导。所以我们不难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中找到对当代风险社会问题的现代性根源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是对当代现代性的批判、观照、审视、反省的产物.他认为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为的风险已经成为了后工业时代现代性的重大问题.因此何为现代性以及如何审视现代性,成为我们时代无法回避的焦点性问题之一.而马克思对异化劳动中人的异化批判,早已从根本上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开启了现代性批判的先导.所以我们不难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中找到对当代风险社会问题的现代性根源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金建萍 《求实》2013,(3):4-9
马克思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视野出发,充分肯定资本文明的历史合理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物的增值对人的发展的巨大推动。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人的全面异化的现实给予严肃而深刻的批判,揭示出异化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内在矛盾之中。这一批判逻辑建立在科学的认识基础之上,洞见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理解和思考当今时代人的发展问题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有科学的出发点,这是因为他把生产劳动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通过对人们的物质资料生产的研究,揭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政治经济研究的生产是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它研究的出发点便是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资料生产。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自然是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6页)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了科学考察的《资本论》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的物质的商品,作为《资本论》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劳动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便是生产物质商品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陆寒 《世纪桥》2008,(8):81-82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是对当代现代性的批判、观照、审视、反省的产物。他认为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为的风险已经成为了后工业时代现代性的重大问题。因此何为现代性以及如何审视现代性,成为我们时代无法回避的焦点性问题之一。而马克思对异化劳动中人的异化批判,早已从根本上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开启了现代性批判的先导。所以我们不难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中找到对当代风险社会问题的现代性根源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贯穿始终的主题,是马克思毕生奋斗的价值追求。实践、社会关系、需要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资本主义历史境遇下人的劳动、交往和需求的异化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立足点,正是在对人的本质的理想认识和资本主义现实境遇下人的本质异化的张力间,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交往的普遍发生和教育的广泛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