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钱晖  吴春祥 《唯实》2005,(7):56-58
宪法司法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宪政成熟的标志。我国的宪法司法化严重滞后,已影响到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为此,必须建立以违宪审查、宪法诉讼和违宪责任机制为核心的宪法保障制度,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以宪法为首的我国社会法律体系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依据。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而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对宪法及其法律体系实施有效监督。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宪法实施过程中的群众监督是指公民在宪法精神的指导下,对国家机关的一切管理活动、司法行为是否合法进行监督,是对整个国家在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下运作状况的监督,因此,它既包括对重大违宪行为的监督,又包括对各类违法行为的监督,既包括对国家机关活动的监督,也包括对国家公务  相似文献   

3.
黄景钧 《新视野》2005,(6):58-59
2004年3月1 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意义十分重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建立在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的基础之上.我国政府一贯重视人权.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作了广泛的规定,这是人权法定性在我国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司法机关已经启动司法程序,加强对人权的司法保障,而且日臻完善.国外某些人士对我国人权状况的误解和曲解,大多出于不了解我国人权的发展和变化,不了解我国人权今天的现状.从我国的司法实践与社会实际的总体来看,宪法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正>"法治"区别于"人治",是现代法治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法治建设是指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其中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是这一制度的具体表现,也是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途径。在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司法责任制作为司法改革的重点,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近20年的依法治国实践,我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的权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需求。本文从我国国家性质、党的领导、宪法、司法权威的角度,论述了维护社会主义法的权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宪法是法律,在审判中适用具有正当性,然而宪法不是一般的法律,是根本法,在审判中的适用又具有有限性。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宪法应当在审判中适用,但决不能走司法审查的道路,只能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专门机关(宪法法院)的宪法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代的社会公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基础之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建设依赖法治,而法治本身又需要公平来驱动。我国当代的社会公平建设在取得很大进步的同时在公民基本生存条件、基本发展权利、基本社会保障及司法救济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树立宪法权威、完善司法体制、规范政府行为、完善监督机制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贯彻实施宪法,既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保障。我们要充分认识司法公正的宪法保障机制,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中加强司法工作,在宪法确立的基本司法制度下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如何保障司法公正是一个司法制度问题,更是一个宪法制度问题。我国宪法不仅确立了司法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司法工作的基本原则,而且规定了党的领导、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原则和制度,规定了司法活动中各机关之间及其与当事人和律师之间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此次宪法修改,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踏上新征程中的一次重要政治宣言。此次宪法修改最重大的核心要义和最深刻的精神实质,是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这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  相似文献   

10.
司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目前我国对司法从认识到实践存在诸多问题,这既有对于司法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清的因素,也有我国司法理论至今尚不完备的原因。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司法理论,不仅是长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当下澄清司法定位等一系列误区,解决各类社会纠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其行宪能力就更值得关注。要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行宪能力,必须充分考察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遵守和执行宪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宪法适用是一个由全面否定到部分肯定的过程。考察司法和司法权,就会得出结论:宪法适用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应当的。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的核心与实质是依宪治国,法治与宪法和宪政有着天然的联系。法治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而这一目标,只有在宪政条件下,才能真正完全地实现。法治的落实,首先要求有一部合乎宪政精神的宪法,只有在宪政条件下的法治,才是完善的法治;只有宪政保障的法治,才是真正的法治,只有实行宪政,才能真正推动法治的发展,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我国已经开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要实行法治,就必须坚定地贯彻实施宪法,实行宪政。  相似文献   

14.
政党法治包含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等丰富的制度意蕴 ;融汇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依法执政等诸多的价值取向 ;涉及政党法治的主体、客体、目标、原则、依据、形态及其与法治国家的关系等若干内容 ;涵盖全部政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贯穿政党自身事务管理和领导·执政整个政党行为全过程。加强政党法治建设是发展政党民主的需要 ;是增强执政合法性的需要 ;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 ;是坚持依法执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立法中,存在着严重的上位法立法重视程度不足,下位法立法盲目性严重等问题。因此,积极探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立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宪法的核心和根本是对公民在国家生活和 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予以确认和保障,准确理解宪法这一精神实质,分析探讨维护公民宪法权利的难题和应对措施,对于进一步完善和贯彻落实宪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民主法治社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回族群众的法观念和法行为中,既有伊斯兰教法及其习惯法的内容,也有国家法和汉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国家法治不断强化、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过程中,回族继承习惯法与国家继承法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冲突。正确认识冲突现象,分析冲突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是促进国家继承法在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确保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物业管理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房屋管理模式,是市场的一种经营行为,对各方面的权利义务要求十分严格,法律关系应十分明确。部门法定性作为立法、执法、司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必然会影响到物业管理法。物业管理法是社会法。  相似文献   

19.
浅议宪法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的立宪理论,宪法的约束对象是国家的公权力。现代宪法发展的趋势是宪法效力逐渐向私法领域拓展。我国的司法实践中频繁出现非公权力侵犯公民宪法基本权利的案件,这使我们有必要讨论在我国实现宪法基本权利私法效力的必要性、条件和具体模式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法治秩序在乡村的建立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但是社区情理的普遍存在是转型期乡村社会的客观现实,无法撇开社区情理来谈论乡村的法制建设。转型期社区情理的特点有利于送法下乡,送法下乡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乡村程序理性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