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也涉及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需要各种条件与之配合。本文试图就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条件及其改革对策选择作一分析、探讨。 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确立,往往受制于多种因素。其中经济增长方式与体制是互为影响,紧密相关的。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体制,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我国的情况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粗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使我们吃尽了苦头。在探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这一严肃课题时,必须看到在粗放型增长方式背后,隐藏着较深的经济体制成因。因此本文将从体制角度出发,剖析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成因并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体制原因 经济体制是对全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总体规定,而经济增长方式则是经济体制的具体体现。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必然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前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症结性”问题。10年前,“九五”计划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0年来,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取得根本性转变,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等情况依然严重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得出来的正确结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本文仅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选择哪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和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走上工化化、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起步阶段,都不可避免要经历粗放经营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必须实行两个全局性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理论的分析和改革的实践起来越突出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能否实现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就在于政府职能能否切实转变。一、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经济增长方式的出现总是与一定的经济运行体制的发展和演变相联系的。就我国情况而言,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与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我们要实现的两个转变中,由于传统的计划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现有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另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其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特点,与现有的经济运行机制产生了矛盾。因此,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我们都处于这样一个转折时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经济改革已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创造了必要的体制环境和外部条件,转变经济增长的客观条件已初步形成并在成熟。  相似文献   

7.
转变贵州经济增长方式与实现历史性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初,胡锦涛同志在贵州视察时,将“推动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实现贵州历史性跨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长期以来,贵州的经济增长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经营的路子。主要依靠增加投入来发展经济,形成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许多工业部门技术老化、设备陈旧、工艺粗糙、管理落后而产品质量差和技术含量低,不少经济…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宁波来说,更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生产力发展方式的变革,必须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找准转变的重点和途径,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仅就宁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和途径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1.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经历过从落后——先进,从农业国——工业国,从传统经济——现代经济的发展过程,而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各国也都相应地采取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工业化实现以前,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缓慢,生产规模不大,客观上存在经济外延扩大的空间,经济增长呈粗放型;但随着工业化的实现,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土地资源越来越供不应求,经济外延扩张的空间变窄,而科技进步速度加快,工业基础日趋雄厚,为经济的内含扩大提供了可能性,经济增长就必须是集约型的。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尚处于经济不发达状态,市场发育缓慢,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的投入和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传统生产方式还根深蒂固,科学技术落后,经济处于低水平运作,内含扩大生产的空间还很小。在资本投入严重短缺而劳动力过剩的客观现实条件下,发展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便成为发展西部经济的基本选择,从而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一定难度。 2.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财政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经济发展水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指导方针。党的组织部门要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就必须大胆实践,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两个根本转变,涉及到诸多方面工作,但是,其中一个主导环节就是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这无论是对经济体制转变,还是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工程.一、产权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转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的贫困山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州是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必须进行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一)更新思想观念创迟发展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州经济增长方式在向集约化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仍未摆脱粗放型的增长格局。“两重两轻”(重产品数量轻产品质量、重外延轻内涵)的突出矛盾,成为我州经济增长难有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外延型到内涵型、从速度型到效益型、从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转变。其核心内容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经济效益。一、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企业管理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生产力范畴,企业管理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此,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企业管理方式,即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就必然要求有什么样的管理方式与之相适应,如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上新项目,偏重追求数量和速度,忽视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  相似文献   

14.
1、根据我国的经济形势,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个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完善,一个是生产力发展方式的变革,两者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能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扫除体制障碍,提供转变的体制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又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转变。农业集约型增长与农地制度创新是两个转变在农业经济上的具体体现。2、关于粗放型和集约型的划分最早出现在农业…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难处王兆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大势所趋,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进步,是强国富民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力保障。这个事关全局的问题,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候,就已涉及并提出来了,当着十一届六中全会总...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党中央在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认真总结和对经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只有实现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我国经济才能真正进入健康运行的快车道。其中,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这个关键。为此,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17.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必须改革作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基础的旧体制,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性环节。同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武,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中央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分重视。早在制定“九五”计划时,就提出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近几年来,在中央许多重要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尤其是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提出了一系列更加明确的要求。今年二月,中央政治局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进行了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9.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一条基本的经验,就是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政策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国正处在跨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为确保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实现,必须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的素质。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组织保证。干部队伍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一定角度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由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在经济工作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  相似文献   

20.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是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现代化的既定目标的有力保障.但改革开放进行了这么多年,我国经济却仍然没有走出粗放式增长的模式,这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很多危害,而且这种危害越来越明显.为什么我国长期以来没有走出这种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关键是体制改革不到位.体制改革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其中投资体制、决策体制及干部人事体制又是三个主要体制,对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改革投资体制,建立投资风险责任制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