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根据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的16个社会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对990年百万人口以上的20个国家(地区),用综合评分法计算的结果,我国综合得分60分,比1989年增加了2分,居世界位次由72位回升到70位。比40个低收入国家平均55分高14分,比55个中等收入国家平均83分低14分,比高收入国家144分低77分,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刘培林 《党建》2012,(9):24-26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中等收入陷阱"并非发展中国家的宿命。通过深化经济社会体制改革,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全球人口收入分布格局将会再一次发生重大变化。这将是中国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又一次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综合来看,再用六七年时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无太大悬念。问题的关键是,进入高收入阶段以后,我国同欧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着眼长远,在现阶段就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重塑增长动力源,使我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动力,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经济长期趋势如何?在走出中等收入阶段前后如何保持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必须要认真回应与努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不是个伪命题,"中等收入陷阱"有规律吗,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衡量中等收入群体的具体指标是什么,这些问题成为现实与理论的热点问题。通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剖析,提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仅仅是收入问题,而且并不是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就跨越了这一陷阱。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跨越这一陷阱的路径与指标不仅要遵循一般规律,也要区别于西方国家,要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治理、中流砥柱意识三者的"化学反应",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强起来"。  相似文献   

5.
毛强 《前线》2014,(12):33-35
<正>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核心命题、永恒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就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大多数国家经历了长短不一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期,从而成功地开启了本国工业化进程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仅有13个国家(地区)实现了由中等收入经济体向高收入经济体的跨越,其余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长期踯躅不前,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改革开放以来,持续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  相似文献   

6.
百家言     
《求是》2015,(9)
<正>布成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经济的繁荣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成功实现由低收入经济体向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历史性跨越。1 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 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发生重要转变,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于是,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议论多了起来。这个问题应放在长期增长框架下并在国际比较中加以分析。中国已不可能落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二战以后,先后有许多经济体进入工业化历史进程,但只有少数经济体跨过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社会。从中可以观察到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相似文献   

8.
中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所依赖的从人均低收入经济体转变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不能继续指导它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由此导致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历史经验表明.许多国家能够快速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但很少有国家能够有效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9.
世界银行在2006年发表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体)在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以后,促使其由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原有发展模式逐渐失灵。  相似文献   

10.
<正>(一)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中国经济的过去我这里说的"过去"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37年。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的起点非常低,是封闭的计划经济,经济结构严重扭曲。30多年来,中国从低收入迈入中等收入,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有类似变化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之前也有,比如东亚的若干经济体。但是,由于中国是人口大国,所以中国的变化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是之前这些国家和地区完全不可比的。我1981年离开清华出国,1981年中国的GDP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经济已处于上中等收入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重要机遇。但同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论是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方面都面临一系列挑战,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制度因素导致的经济结构性失衡。因此,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立足本国实际,借鉴日、韩等国成功经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建立积极有效的产业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提供有效制度供给,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与发展,以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2.
《探索》2017,(2)
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包含着较系统的"包容增长"思想,是对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拓展、创新与超越。世界性的非包容性增长阻碍着经济全球化的合理发展,包容增长才能使世界各国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中国融入全球化以来的包容性增长促进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更好地引领世界经济包容增长,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经济体在收入水平的任何阶段都可能落入也可能避免"陷阱","发达国家陷阱"业已出现。中国自己首先包容增长,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并能引领世界经济包容增长。  相似文献   

13.
正姚树洁在11月17日的《人民论坛》上发表文章说,中国其实有许多城市已经进入了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例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宁波等富有的城市。这些城市继续扮演着中国增长中心的地位,产业正在升级,经济依然保持超然的活力。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  相似文献   

14.
<正>二战后116个发展中国家(地区),其中只有15个完成了从上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的穿越。完整穿越,从最初的贫困开始,完成这个阶段的,世界上只有两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个是韩国,一个是台湾地区。很多国家到了这一阶段但迟迟没有过去,没有过去的国家,很多人在研究。核心就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创新力不够,一个是腐败。怎么办?根本就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根本,一个是经济制度,一个是政治制度。在  相似文献   

15.
马晓河 《前线》2014,(1):42-44
目前,我国已经顺利跨人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转型,不同于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阶段的转型,此时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根本变化,要想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6.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上世纪60年代初期,有100多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至今进入高收入国家的只有寥寥十几个,且大多数是小国。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有人认为中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很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跨越陷阱国家的成功经验和跌入陷阱国家的教训,对中国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一、韩国和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7.
人口问题,说到底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就象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一样,若人口多,收入低,矛盾就多,生活也就贫因;若人口少,收入高,矛盾就少,生活也就富裕。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在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同时,也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庞大,底子薄,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大国来说,要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人民群众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无疑是一项宏伟壮丽而又非常艰巨的伟业。完成这一伟业,从根本上说,要依靠经济体  相似文献   

18.
穷国变富而富国变慢是"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和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历经长期持续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以2012年为转折点,之后似乎进入"结构性减速"也即变慢阶段。从理论上讲,普遍认为除技术进步自始至终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之外,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三因素与经济发展速度都呈"倒U型"关系,即低收入初始阶段、快速工业化时期以及年轻人口结构都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反之,则将使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变慢。与中国进入减速换挡阶段的既有普遍观点相反,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目前的减速很大可能只是暂时的,也非失速;整体上中国经济还处在求富阶段,没有到达发达经济体曾经的由富到慢拐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潜力和回旋余地巨大。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继续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释放潜在结构红利为目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舆论上要强化中国仍处在工业化求富而非去工业化变慢阶段的意识,全力助推中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实现"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相似文献   

19.
木小 《廉政瞭望》2005,(3):26-26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份最新调查结论:“6万元~50万元,这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3人计算)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推算,到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将由现在的5.04%扩大到45%。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经济总量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形成新的内生增长动力,就难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也难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而收入分配是全面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