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裕富 《求实》2017,(8):13-20
在一般的逻辑中,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为社会成长创造了必要的空间,但在中国特定语境下,社会成长自有特殊的历史、政治和法治的逻辑。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自己的执政目标,始终坚持对党、国家和社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从政治上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与执政党的双重角色,导致政党、国家、社会三方有效互动明显不足,制约了独立的社会成长。从法治上看,坚持党的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目标的提出,为构建法治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保证。我国的执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理想模式应该是,执政党在领导、建构社会成长的同时,将法治意识融入政党与社会,使社会成长有更大的政治空间,也使党的领导和执政有更大的社会空间和法治内涵。  相似文献   

2.
从全球范围来看,政治信任流失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客观上讲,政治信任的流失深受当今公共治理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批判性公民的成长、全球化的深度扩展以及风险社会的到来,这些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为政治信任的巩固与积累增添了难度。我国目前政治信任的流失与当前社会及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和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认真分析和正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趋势,找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是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前提与基础。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坚持以人为本,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着眼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出现了新特点,应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制度环境对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具有重要促进和约束作用。自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政治法律制度环境曾一度得到改善,公民社会也一度得到迅速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制度环境的巨大变化,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一度受挫。改革开放后,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政治法律制度环境获得巨大改善,公民社会再次获得迅速成长。在今后的制度变革和完善中,对公民社会正确的政治定位,民间组织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政策的修订与完善,审批、登记、注册、经费、税收方面的监管和引导等一系列制度的变革,将是中国公民社会成长、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一国家是在社会的基础上产生,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政治共同体。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史上,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更替,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经历了一个“统一——分离再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特别是封建社会时期,国家与社会之间是一种高度统一的、一体化社  相似文献   

7.
王京 《唯实》2005,(6):59-6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奇迹”的到来,台湾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阶段性变化,台湾进入了转型期。但是,由于成长后的新事物对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的不断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念与价值标准也受到了极大考验,台湾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道德问题。一、政治层面的道德问题随着强人统治时代的结束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台湾的一党专政开始转型为类似于西方的多党政治。然而这种政治民主化并没有成为推动其社会全面发展的枢纽,反而与政治上的反道德现象同步发生,黑金势力成了台湾的政治癌。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传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我国的政治发展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了.政治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更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国家、社会的走向.我们必须加强对政治发展思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代国家体系逐渐形成。全球各个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和路径虽然多样,但最后结果却是殊途同归走向现代国家。在此背景下,走向现代国家需要现代国家治理结构的支撑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现代国家的制度安排最主要表现就是建立现代国家基本制度,促进国家权力的理性化、规范化与功能分殊化,实现现代社会成长和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及良性互动。国家能力的提升要注重国家治理能力的协同与均衡,不仅仅强调国家的强制能力和汲取能力,更要注重公民的权利保障和救济,促进国家吸纳能力的提升,实现国家政治制度化和国家能力现代化。由于国家组织内部的结构性力量与社会结构的区隔,现代国家能力不能无限夸大,现代国家只能是有限能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和民主成长方面展示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色。政府出于执政合法性的需要,以高度的国家自主性,主导了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育,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巩固其政权的合法性。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既对民主政治的成长提出了要求,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制度资源,促使这些国家和地区逐步完成民主化。本文主要从对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比较研究出发,讨论政府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与民主成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对政府主导的动因和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总结东亚地区民主成长的范式。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国家体系逐渐形成。全球各个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和路径虽然多样,但最后结果却是殊途同归走向现代国家。在此背景下,走向现代国家需要现代国家治理结构的支撑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现代国家的制度安排最主要表现就是建立现代国家基本制度,促进国家权力的理性化、规范化与功能分殊化,实现现代社会成长和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及良性互动。国家能力的提升要注重国家治理能力的协同与均衡,不仅仅强调国家的强制能力和汲取能力,更要注重公民的权利保障和救济,促进国家吸纳能力的提升,实现国家政治制度化和国家能力现代化。由于国家组织内部的结构性力量与社会结构的区隔,现代国家能力不能无限夸大,现代国家只能是有限能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与社会:政治文化研究的另一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与社会"是解读政治文化的一个新范式.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的模式和结构,不仅决定着政治文化的个性特征,也影响着政治文化的嬗变历程.随着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古代、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不断变迁,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主题也在发生相应的偏移.公民社会代表着一种特殊类型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结构,它的发展提升了公民的主体地位,夯实了法治的非制度要素,催生了政治文化在心理层面上的成熟,从而积极地推动了现代西方政治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建设应更多关注政治文化的深层机制及社会根基,促进国家与社会的竞争与合作,构架良性互动与双赢机制,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健康发展既需要强大的国家,也需要成熟的公民社会,需要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形成既合作又制衡的平衡关系.国家要有意识地推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引导公民社会参与政治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公民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要主动寻求与国家的合作,同时发挥对国家的参与和制衡功能.如此,民主政治发展就成为国家与社会各方之间相互协商、相互妥协的一个渐进而又持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社会组织的发展以及社会力量的迅速成长对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社区党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基层社区党组织应顺应本社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重视社会团体党建,改善党的基层组织活动方式,强化党对社区活动和社区建设的主导作用,引导和推进社会团体健康成长.上海市闸北区大宁社区党工委积极探索党支部建在社会团体上,充分发挥了党的政治引领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社区影响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良性互动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构建现代国家的基础。对先天不足的后发国家赶超型现代化而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直接关系着治理有效性和政权合法性,并为进一步的国家成长提供必要条件和可能机遇。政府主导市场下的东亚经济奇迹打破了西方自由经济传统,成为新国家主义基本理论的有力佐证。从"失败国家"到"找回国家",政府与市场"嵌入式发展"带来的显著绩效,说明后发国家的赶超型现代化历程,无处不需要一个有效政府的主导作用。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力推手,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职能角色正逐步实现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为政治发展、社会发育营造了新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6.
第三课堂是大学生政治成长的主要教育形式,相对于第一课堂侧重大学生专业成长、第二课堂关注大学生社会成长,第三课堂发挥着不同的教育功能。高校整合党组织的思想政治资源构建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平行发展的第三课堂,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立德树人新模式的有效路径。依托第三课堂可以实现大学生党员培养与教育工作向系统化、参与化、全程化与常态化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主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政治的稳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经历了放权让利、制度创新与再调整三个阶段的演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总体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是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论政治参与对社会政治稳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在社会走向全面现代化的过程中 ,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自身的发展必然导致公民政治参与的日益扩大。政治参与发展的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发展的程度。因此 ,每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政治领导者 ,都希望自己治理下的国家有较高程序的政治参与水平 ,同时也希望这种参与民主的发展能给社会带来政治稳定。但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比较复杂 ,参与的扩大既可能带来社会的政治稳定 ,也可能带来社会的非稳态发展。因此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问题 ,是一个非常…  相似文献   

19.
刘小马 《求实》2004,3(4):65-67
政治思维就是人类专门去揭示政治行为内在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心理活动 ,是客观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与主观意识相互作用的产物 ,每个国家都有与自己的政治体系和历史发展阶段相关的政治思维方式 ,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政治思维必须实现由“两极”到“中和”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中国政治文化、社会与国家呈现非同步发展特征.固然政治社会的底层改造乃是根本问题,然而我国实际经历了政治国家先于政治社会改造的次序.在新的历史时期,政治社会的底层改造并未完成,现代政治文化的启蒙仍是一个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