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了各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只有正确认识危机的诸特征,正确把握危机管理的系统性,才能不断强化危机意识和危机预警意识,化危机的"危险"为"机遇".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危机管理体制对于应对公共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危机管理体制当前存在着危机意识缺乏、信息沟通不顺畅、法律法规不完备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危机管理体制,需要我国政府从提升危机意识、建立危机沟通机制、完善危机法制基础、加强危机的参与协调与指挥决策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王茂涛 《探索》2005,(5):60-62
由于危机事件是一个伴随着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所产生的对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和危害的重大事件,因而作为一种研究角度,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具有“人、时间、空间”三维主线,即“以人为主线”的危机管理体系,“以时间为主线”的危机管理体系,“以空间为主线”的危机管理体系。这三个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公共危机治理:一种不同的概念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霞  向良云 《新视野》2007,(5):50-53
自SARS和"9·11"之后,世界范围内不论是在理论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成为了当今持续高度关注的热点,理论界和政府部门都认识到,公共危机是要加以科学的应对的,但是迄今人们所提的都是公共危机的"管理",其管理主体是政府单方面的、单向度的、半封闭式的管理。这一管理的思维所存在的缺憾,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公共危机理论研究的取向和理论体系的构建,也影响到了我国公共危机应对的组织体系建设与政策选择。必须构建一种不同的概念框架,即公共危机治理的概念框架,理论上引导公共危机问题的研究取向,实践中指导塑造一个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柔性的公共危机治理系统,包括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架构,这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日臻复杂的公共危机应对的前瞻性需求。  相似文献   

5.
孙斌 《唯实》2006,(7):22-24
构建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可以保证社会稳定,恢复经济秩序,维护其公信力和合法性,为此,政府应当加强危机管理的立法,加强危机信息系统建设,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危机是一种事实状态,是指某种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的状态。公共危机则是指危机转而传导至公众本身,由公众、决策者、社会等机体互相作用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并最终可能引发将社会控制与治理置于危险之中或导致崩溃的状态。危机并不天然地就是公共危机,危机是否转化为公共危机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的公共决策本身,一旦政府的公共决策有重大失误,公共决策失去公信力或形成政府公共决策公信力危机,已经出现的危机就可能转化为公共危机。而要避免危机转化为公共危机,关键在于提高政府在危机状态时公共决策的公信力,其所依赖的是决策者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决策能力的提高。要提高政府在危机状态下公共决策的公信力,需要全面提升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包括领导能力、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平衡能力和政策能力。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金柜 《实事求是》2005,(2):17-19,59
随着改革的深入 ,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全面转型时期 ,这也是我国危机多发时期。如何预防危机 ,应对危机 ,变危机为契机 ,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加强对转型期我国危机的认识 ,了解其特点及产生诱因 ,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 ,意义重大且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承受的各方面压力不断加大,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科学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一步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党和红军陷入空前的危机。通过危机前的理论和物质准备,对危机的科学认识,建立正确的领导集团及采取正确的斗争策略,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最终胜利到达陕北,实现了由危转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共危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应对的挑战。社会公共危机的基本性质、全球化及我国社会转型、改革深入的历史背景,决定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的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基本理念,在已初步建立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技术的公共危机管理流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社会环境具有了更高的不确定性 ,发生公共危机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为此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危机管理工作 ,通过应用新的信息技术 ,提升自己的危机管理能力。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现存问题的基础上 ,揭示了影响公共危机管理的三个主要要素 ,最后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流程  相似文献   

12.
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超 《求实》2004,(12):92-94
危机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战略任务 ,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首先必须提升危机的预警和识别能力 ,完善危机管理预案 ;当危机来临时 ,建立健全危机管理的领导体系 ,提高救助能力 ,是化解危机的关键 ;与媒体及公众的良性合作是解决危机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危机管理已成为考验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如何应对危机,发挥政府效能,建构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已是政府面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公共危机管理政策制定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具体表现。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的作为选择,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公共危机的缓解和解决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结合汶川大地震中唐家山堰塞湖溃坝设防方案的设计,分析了公共危机管理中政策方案的规划,并对当前公共危机管理中政策方案规划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文化危机和文化批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衣俊卿 《求实》2002,(6):4-8
在文化哲学的视野中 ,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主题 :文化模式、文化危机、文化转型。研究文化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 ,透过文化危机时期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冲突、裂变、离散、怀疑、反思、反省、批判等等 ,我们可以深刻透视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的深层变化和进步。从内在机制上看 ,文化危机表现为特定时代主导性文化模式的失范或断裂 ;就迄今为止不同民族所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的文化危机而言 ,可以把文化危机划分为两大类 :内源性文化危机和外源性文化危机 ;以自觉的理性反思来揭示和把握主导性文化危机的失范则表现为文化反省或文化批判。 2 0世纪西方的文化批判理论从价值取向上可以分为三类 :前现代的视角的、现代视角的和后现代视角的文化批判理论。对于中国社会而言 ,如何开展合理的文化批判 ,应对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文化精神和文化模式的冲突和裂变 ,顺利地实现传统文化模式向现代文化模式的转型 ,已经成为紧迫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主体的"匿名性"模糊了政府舆论危机的边界,网络平台的"聚合效应"放大了政府舆论危机的程度,网络权力的"分散效应"弱化了政府舆论危机的控制,网络利益的"驱动性"窒碍了政府舆论危机的引导。面对网络在政府舆论危机中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完善网络立法与法律监管制度,树立"意见领袖",设置网络议题,借鉴搜索引擎危机公关的方法,用积极的正面的新闻"覆盖"消极的反面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网络危机是网络社会政府遭遇的一种新形式危机。如何对网络危机进行管理,将是网络时代政府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分析网络危机特点,着重探讨地方政府应如何进行网络危机管理,从而提出了更新危机管理理念、明确危机处理原则,建全网络危机处理机制等方面的危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比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8年雪灾的抗击过程凸显政府危机管理的低效。究其原因,既有体制的,也有权责体系等原因,但最主要在于民众缺位。动员和组织民众是政府有效进行危机管理的保证。危机演习是动员和组织民众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政府危机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共危机意识淡薄、公共管理组织缺乏常设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和协调机制以及公共危机信息公开不畅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加强公共危机教育,增强公共危机意识;加强组织结构建设,保证公共危机管理组织运作顺畅;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则是可供我国政府选择公共危机管理改善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下半叶至今.危机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迅速。在心理学方面,已发展为一种专门的心理治疗技术和正式职业。从针对个体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治疗,发展到对整个社会背景下所出现的危机进行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近十几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了心理热线、危机干预中心、自杀预防中心等类似组织,但是危机管理和危机预防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致使危机管理和危机预防的研究与社会发展极不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