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开报刊杂志,常常可以看到这类报道:某某君拒吃请多少次,拒贿赂多少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多少多少元。因此,有的便作为“典型材料”逐级上报;有的则受到提拔重用;有的则“廉政”之名传扬遐迩。  相似文献   

2.
岁末年初时节,基层很多单位明显感觉到比平常更忙了,各项工作检查、评比、考核、总结接踵而来。为应付各项检查和考核过关,不少基层单位纷纷补档案、填表格、搞培训、写报告,滋生出岁末综合征。比如,有的检查对是否有工作照片、会议记录、材料数字提出要求,基层不得不进行“补拍”和“还原”;再如,有的工作已经完成到位了,却缺乏必要的“证据支撑”,为此基层又不得不再去找“证据”;有的动辄要下面报工作总结和汇报,各种总结材料让人忙得晕头转向。  相似文献   

3.
正临近年终,各部门各单位都在积极进行工作总结。但笔者发现,很多单位在总结中对于工作成绩都是大写特写,但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却大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有的单位虽然也查找了不少问题,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但到具体落实的时候,却没有了下文。于是出现了"年年搞总结,年年问题依旧"的怪现象。俗话说":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找不得了"。  相似文献   

4.
正以前遇到老虎落马,一般会留意到底贪贿多少钱。不过现在,还应该多加一项,他到底给国家造成多大损失?记者梳理发现,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副省部级以上官员当中,多人案件涉及"国有资产",通报中提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致使公共财产损失"。他们有的直管国企,有的曾在国有企业中任职,还有的因为工作关系与经营单位往来密切,最终都在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笔者将其归纳为"八官"现象。1.作秀官。有的官员不是干事业,求实绩,而是热衷于作秀,习惯于靠作秀捞取政绩。比起真抓真干者付出的辛劳,作秀可谓一身轻松,而且回报丰厚,风险很小。官员作秀的花样不少:有的"秀"在行为上,花拳绣腿,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用。有的"秀"在口号上,未干先喊。某市曾提出万亩工业园"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遗憾"的口号,结果几年过去了投产的企业不多,荒芜的良田不少。有的秀在数字上,"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现象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6.
时下,有的上级组织部门在年初工作计划中,给下级党委下达本年度必须发展多少名预备党员的硬性任务,基层党委也依样画葫芦,把上级组织部门派下来的"任务"以文件的形式分配给各支部,规定每个支部本年度内必须发展多少多少人入党,并列入年度考核计划.  相似文献   

7.
公开承诺为基层乡村办实事,重在履职实干,时处处以信为先,见诸行动,基层群众自然叫好。新年伊始,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与"聚焦民生、服务群众"主题活动同频共振,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少单位在筹划新年度工作时,把承诺为基层办多少实事、解决多少困难作为重要内容列出来,这为部门机关更有效地改进工作作风、疏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抓手"。但有的单位在确定为基层办实事上,为了凑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到基层单位走访调研,发现好多办公室都忙得"热火朝天",准备迎接年底的检查评比。仔细观察,有的忙着造表格,有的忙着搜集材料,有的忙着写总结,更有甚者,忙着编造考勤签到表,如此场景,不禁让人怀疑年终考核考的是什么?这种"临阵磨枪"的做法,真的能"不快也光"吗?年终考核主要是对各单位一年来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其本意是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推动工作有效开展。但一些基层单位却"歪嘴和尚,念歪了经",觉得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各部门、各单位在工作告一段落后,都要开展总结、检查、评比、验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表彰先进,鞭策落后,促进工作。这本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部门和单位的总结、检查、评比、验收完全变成了"宴收"。检查团每到一个单位,该单位的中心任务就是忙于接待。要搞好接待,就自然少不了设宴摆酒。于是,盛情难却,评比验收就在宴请应酬中进行,优秀良好全凭宴席上的热情而定。这样,不仅没有达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民主管理,不少单位都设立了意见箱。而且随着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年来,许多单位还给它新添了"举报"、"监督"的功能。然而,据笔者所知,如今挂在单位的意见箱大多成了摆设。有的  相似文献   

11.
<正>又近岁末年终,各级各地在盘点工作、总结成绩、谋划来年的同时,也有一些部门、少数干部热衷于议论哪个单位、哪些人拿了多少奖金、得了多少福利,并且互相"攀比"、彼此"竞争",甚至有的还在挖空心思钻政策的空子,打擦边球,目的就是"奖争齐",而恰恰忘记了年关要廉,年终更要"讲正气"。这样的机关病,必须坚决予以根治。一年到头,根据各项考核规定,评个优、发个奖,本无可厚非。但是,绝不能为了奖励而奖励,更不能用各种"土政策"作为"挡箭牌"而滥发奖金福利,特别是各级各地党员干部不能带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  相似文献   

12.
寻找“流失”党员:一个亟待解决的党务工作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一部分党员为解决就业或谋求更好的发展,开始跨单位、跨地域、跨所有制流动,有的长期在外,有的居无定所.其中相当一部分党员长期不与组织联系,也不缴纳党费,成了"两不管"党员、"口袋"党员或"档案"党员.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流失"党员.据初步统计,全国常年处于流动状态的党员约占全国党员总数的5%,而"流失"党员约有200万.  相似文献   

13.
文俊 《党史纵横》2003,(1):43-43
毛主席手书"棒棰岛"三个字,大连人民已经很熟悉了.但对这三个字的来历,却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有人从毛主席写的文字中遴选拼合而成的;有的说,是请毛主席为棒棰岛宾馆题名,毛主席大笔一挥,写下"棒棰岛"三个字,却没写宾馆两个字;有的据此推断,毛主席生前来过大连,字是他老人家在大连期间留下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在召开民主生活会前,由党员自己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是为了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目的。然而,最近有的单位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一个人需要"帮助"好几个人写对照检查材料。事实上,对照检查材料他人代写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每到岁末年终,各级党组织都会召开民主生活会,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开展的"三讲"教育中,多数单位在深入剖析查找,有针对性地解决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时,一针见血,不留情面,很多同志深有体会地说:"当时听到批评意见,虽然脸红,甚至流汗,但感触很深";有的说:"脸上火辣辣的,心里却热乎乎的";有的说:"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6.
<正>临近年末,各类总结纷至沓来。总结既是"回头看",又是"晴雨表",不仅能回顾成绩,认清不足,发现问题,汲取经验教训,更能感受成长收获,激发干劲,并以此为据进行客观考评。由此看来,总结、盘点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环节。可以说,总结内容上要实事求是、全面深刻,文字上要简明通俗、准确生动。但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单位总结,还是个人总结,不外乎分为":踏雪无痕"型,有的人对总结认识不到位,认为总结就是"了结",就可  相似文献   

17.
席敏  谢樱 《党建文汇》2020,(1):50-50
岁末年初,是各单位、各部门总结工作的时候,也是许多公职人员汇总材料的集中时段。调研发现,个别基层单位或少数公职人员在起草文件、撰写材料时,仍然存在照搬照抄、抄袭拼凑现象,有的甚至催生出范文售卖、代写服务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8.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当前,部队一些单位全委会制度坚持不够、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有的全委会召开过少.地位和作用得不到应有尊重和体现;有的摆不正常委会与全委会的关系,本该由全委会决定的事项简化为常委会决定;有的把全委会开成了工  相似文献   

19.
正当下,"流量"一词很火。很多人想尽办法"蹭"流量、"刷"流量、"赚"流量。流量成了一些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了赚取流量不择手段,同时也将人性的是非美丑现实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流量,原本是指在单位时间里通过指定地点的车辆或行人数量,后来用以描述在一定时间内网站的访问量。这里特指被粉丝"刷"了多少、有多少关注度和点击量。  相似文献   

20.
离职演说?在一些人看来,大可不必."走了就走了,还说什么好?有什么好总结的!"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这些人对在当初"就职演说"中许下的目标、承诺要办的实事,究竟有多少实现了、完成了,还有多少没有做或没有完成,有无经验教训等,很少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