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法典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总共1260条的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多项重要制度,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理论导报》2020,(6):40-41
正"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就此,人民网记者专访了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永胜。他表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重  相似文献   

3.
王轶 《理论导报》2020,(6):19-21
正核心阅读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立足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重要法治保障。民法典凝聚亿万人民的共同意志,彰显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以法典化方式巩固、确认和发展民事法治建设成果,有效回应我国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理论导报》2020,(6):31-32
正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文章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相似文献   

6.
中央     
正重点工作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正5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  相似文献   

8.
正法国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民法。1804年3月21日,拿破仑签署法令,将若干个单行法合并在一起的《法国民法典》颁布施行,随之一部有"公民权利的宝典"之称的法典问世了。这部法典还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与商品经济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即所有公民民事权利一律平等原则、财产所有权神圣原则、契约自由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构成了近代资本主义民事、商事法律的基础。德国民法典——"法律的金线精制品"。1871年1月18日,德意  相似文献   

9.
喻磊 《求实》2004,(8):75-77
中国民法典是调整我国民商事关系的基本法典。其编纂历史表明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最大而又最难的立法工程。与我国宪法、刑法等其他基本法典编纂情况不同 ,中国民法典自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几经波折 ,然而几代共和国人对她孜孜以求。因此 ,科学论证中国民法典编纂的社会基础、价值基础及技术基础 ,是为当前我国民法典编纂提供理性支持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20,(6)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  相似文献   

11.
民法草案是一部公民权利宣言书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2002年12月25日审议了民法草案。大家在审议中认为,民法草案是一部公民权利宣言书,提请审议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李鹏委员长参加分组审议。与会人员认为,民法草案的内容比较全面、成熟,基础很好。制定民法典,必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备、经济的繁荣、保障人民生活幸福具有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相似文献   

13.
《兵团工运》2021,(1):40-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总共1260条的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实施后,一些民事领域的单行法将不再有效.《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多项重要制度,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很多"亮点",你知道了吗?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20,(7)
正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  相似文献   

15.
王冬梅 《奋斗》2021,(1):17-19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它承载了新中国70多年发展的积累,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正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一重大政治变革在法律上的反映,就是1804年《拿破仑法典》的出台。《拿破仑法典》也称《法国民法典》,因为当时的第一执政拿破仑参加了该法典的制定,为了纪念拿破仑的贡献,《法国民法典》于1807年和1825年两次被命名为《拿破仑法典》。 一、《拿破仑法典》的世界地位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20,(6)
正盛世立法典,民法典的颁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其中也浸润了很多法律学者尤其是民法学者的心血。如何看待这部充满中国智慧的民法典,民法典为解决"时代之问"作出哪些贡献?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的民事权利保障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法典化,意味着它的基础性、集成性;这是新中国条文最多的一部法律,1260个法条,对应着细致入微的民生关切;这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7编和附则,构建起全方位的民事权利保护体系。它的颁布实施,将为人民群众实现美好幸福生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为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宏伟蓝图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民法典是新中国首部法典,涉及民事商事共同的法律规范,其形式、形成与内容,皆蕴含着中国特色与智慧。"特"在首创之举,"智"在立法为民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凝聚着一系列立法创新,近来颇受关注的人格权独立成编即是其中亮点,亦是世界民事立法的首创之举。民法典人格权编包含的条文,阐明了人格权的内容,对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民事主体享有的各项具体人格权进行规范。借此形式,中国立法回应社会大众对相关权利保护的关切,体现"立法为民"的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