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淑真 《新视野》2013,(3):41-46
政党政治是当代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在政治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政党政治理念的变革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我国现有的政党政治理念难以适应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态的发展和变化,在了解和把握政党政治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认真汲取各国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改善权力结构,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应视为廉洁政治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也是政党政治理念变革的深层逻辑。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种政党政治形态,其形成有其自身的思想资源支撑。从制度生成的结构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其理论之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历史积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是其现实根基,世界政党政治实践是其重要借鉴。清晰界定和准确把握这些生成资源,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效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政党政治是近代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产物,其发展演变,在风起云涌的近现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实践者,李大钊时刻关注着中国社会的现实政治问题,对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深刻反思,并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复杂演变,在思想上经历了从对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崇信和向往,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又为文化自信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助推。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与创新进行的探讨,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与创新需要把握几个基本前提:注意把握文化的基本属性与政治的基本站位,注意把握理论逻辑的严密性和话语解读的规范性,注意在不断继承和借鉴中对原有话语方式进行转换和创新,注意面向话语客体的客观实际和面向现实的生活世界等。对这些基本前提的把握是进行实践工作的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5.
宪法与政党政治:若干历史经验的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党政治法律化 ,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世界范围的变迁趋势 ,旧中国走过的道路和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最初经验来考察政党政治法律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际协商既是中国政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党政治的具体形态之一。已有的政党结构尤其是党际协商结构为公共政策过程提供结构化的政治基础,同时也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形成与结构相应的具体形态。政治系统的发展要求政党结构和党际关系不断制度化和规范化,以适应现代政治系统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党际协商的运行过程及其形态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政党政治的政治过程及其逻辑。  相似文献   

7.
中共历来重视借助纪念讲话来表达历史观、塑造国家形象。对习近平纪念讲话的即时性与共时性的研究,可揭示其据以表达当代中国政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科学性。剖析习近平纪念讲话如何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政治文化传统,可诠释当代中国政治话语表达的时代经验,借以推进当代中国政治话语建构、话语表达和话语自信,启迪在新的历史时期纪念活动作为政治符号和社会仪式的话语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历史分期这一问题,在学界观点不一,认识多样。在这一理论问题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话语"体系的严密和明确,形成共同的研究话语;注意与党史分期的差异性,确立统一的研究标准;注意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学科独立性,把握其特有的矛盾,划分其理论边界。  相似文献   

9.
民国初年,中国经历了短暂的政党政治实践,虽然结果是失败的,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党政治的存在连同其失败都极有意义——它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人们对民主的追求在冲突中得以反思、融合,并成为此后影响中国人制度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政治和社会体系中,政党尤其是执政党与政治体系发生交互关系后形成的政党政治主要具有政治沟通、政治动员、政治选举、政治转换、政治管理、政治有序(政治稳定)、社会服务、特殊利益代表和维护等8项功能;而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形式具有很多西方国家不具备或不突出的政治社会功能。中西政党政治功能的差异是政党和政党政治在中西政治体系中的法律和政治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政党与政治体系关系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中国和西方的政党政治各有长短、好坏,都需要改革、发展,才能适应中国和西方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景怀斌  刘白 《求实》2023,(6):17-32+107
会议是中国常见的决策方式,揭示其内在机制是深度理解中国模式的重要方面。以央地四级新冠疫情防控会议为研究对象,以“理念—话语—政策”为框架的文本分析结果表明:自上而下的“会议学习”是央地理念承接的重要方式,地方会议决策情境、层级特征是话语流变的主要原因。会议决策具有“集中的政治引领—分散的政策落实”的特征,在话语结构上呈现出民心合法化→政治合法化→议题建构→政策工具→组织保障的行动逻辑。其中,“人民中心”话语是会议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凝聚共识的决策认同功能;“党的领导”话语是会议动员的重要保障,具有塑造权威的政治统领功能;“统筹发展”话语是议题建构的核心主旨,呈现出政策工具与组织保障紧密关联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政党政治实践的产物,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中不断发展成熟,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演进的历史逻辑。其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发展演进的生成根基,问题驱动与自我革命是党内政治文化发展演进的动力机制,党内集中教育与制度化建设是党内政治文化发展演进的深入路径。准确把握党内政治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逻辑,既是深刻认识党内政治文化发展脉络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科学构建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政党政治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形式的普遍现象,政党政治既是一种顺应民主潮流的政治方式,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政治实践。政党政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一系列制度规范的保障,政党法律规范即是一种重要的制度保障。本文着重以对政党法律规范的价值进行分析,并以世界第一部政党法——德国《政党法》为例,分析法律规范在政党政治运行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党外干部是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党外干部,是指在中国共产党员以外的干部群体,包括民主党派干部和无党派干部,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和政治群落。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不仅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必然要求,对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意义。党外干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全社会配合,要求从全方位着手。但从不少单位和地方的经验看,做好党外干部工作关键需要把握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政党政治是作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方式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政治的危机源于政党的危机,是由政党在产生和发展中的特殊规定性导致、并与特定社会互动而最终形成和显现出来.政党危机的原因是:政党理念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政党组织方式和运作方式与民主政治精神相违,难以得到大众支持;政党的结构一功能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政党缺乏必要的组织生存条件和运作资源;政党腐败而导致政治生命力耗竭.从政党政治危机的角度来看,当代世界政党政治具有以下特点:一般意义上,任何政党都面临着危机,因而任何形态的政党政治都同样面临危机;政党政治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仍将表现出不平衡性;由政治现实需要所致,政党政治仍是国家政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必然得到推动和发展,而且会出现新的形式;由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带来的政党发展必然推动政党政治的发展;总体上而言,世界政党格局有明显的"右盛左衰"迹象;政党政治趋向多元化,其面临的主要议题随着国际局势和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抵御西方多党制错误思潮的干扰,就必须在政党制度理论上关注两点:一个是破,破除"多党竞争"才是民主政治标准的霸权话语系统和对于竞争性政党制度的迷信;一个是立,确立对坚持和发展中国多党合作政党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同时展现多党合作政党制度中的普适性价值.  相似文献   

17.
加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就要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就要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创新。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创新历程中,毛泽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系统学习、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进行话语创新的基本前提;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进行话语创新的基本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推陈出新中进行话语创新,是进行话语创新的有效途径;坚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内容与表达形式来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创新,形成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进行话语创新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是一个语言思想内涵丰富、传播使用广泛的命题,在党的十二大上,被赋予新的意义。但现在,在学术研究、日常生活甚至政治话语中出现了对“中国特色”的简约固化、庸俗附加、割裂误判的现象。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需要运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把握其实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一样,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各种思潮和意识形态也在进行激烈博弈,争夺社会意识话语权。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是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的有机统一。理论话语包括显性话语与隐性话语,显性话语表现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性质层面,分为经典话语与非经典话语。实践话语表现为基础话语、主体话语、结构话语与特色话语的多重综合。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其现实话语形态的多重表达,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解与整体把握,增强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更好推进人民的自由解放。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信息碎片化传播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外源"和"内生"环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内容与形式上被解构:信息传播主体分散化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流话语权,信息传播内容碎片化拆解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宏大叙事传统,信息碎片化传播所依赖的浅层理解和感性认识隔离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性推演的论证方式,碎片化思维方式导致的注意力分散的短时记忆拆解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整体结论的分析和理解。在自媒体通过"网络赋权"塑造的全新话语权力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作出重构:在把握话语权的前提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等对话机制;加强微观叙事基础上的宏观引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打破"闭环场域"并进行"分众"引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精准传播;聚合碎片化的虚拟空间,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空间。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从媒介与受众的关系角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