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公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除依法免除公开的,原则上一律公开。行政机关通过公开显示自己的公平、公正,以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行政公开有利于公民真正有效地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行政公开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实现自己权利,使其在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能够寻求权利救济。行政公开有利于加强人民对行政机关的监督,防止行政腐败的产生,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第一,行政信息公开,即行政机关的情报资料应该公开。笔者认为在我国行政机关应公开的情报资料除了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各部委、省、…  相似文献   

2.
论行政公开     
行政公开一般是指政府除依法保密的事项外,政府的有关信息和行政行为公开,让公民了解情况。行政公开是现代行政的重要原则,是行政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加强对行政公开及其有关制度的研究,对于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袁祥 《求贤》2010,(4):14-14
2月24日在京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首次审议了行政监察法修正案草案。行政监察法规定的行政监察对象应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但从2006年开始.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进行了扩大.除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外.还包括了在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工作的人员.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行政机关通过行政相对人便于接受的方式和途径公开其政务运作过程,公开有利于行政相对人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其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抄录、收听、观看等多种形式,依法利用行政机关所掌握和控制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一种承认公民对国家政府拥有的信息公开请求的权利,国家对这种信息公开的请求有回答义务的制度。世界各国都用法律的形式对此加以规定,以保证公众的信息获取权。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需要选择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门法律。我国尚未制定有关政…  相似文献   

5.
行政公开是公民实现知情权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前提和有效保障,不仅有利于公民参政议政,参与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而且有利于对行政机关进行有效监督,促使其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有的学者认为,行政公开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除涉及到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外,必须  相似文献   

6.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行政审批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书面证照或其他方式允许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行为确认某种权利或授予某种资格的行政行为,它是现代国家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手段和方式。合理、适当、规范的行政审批,将有利于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持国内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存在着审批事项多、范围广、环节多、时间长,创设审批事项的依据多样化,越权审批、擅自扩大审…  相似文献   

7.
行政审批,也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以书面证照或其他方式允许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行为,确认某种权利,授予某种资格和能力的行为①。作为我国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行政审批制度一直在行政调控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审批权时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其意志在行政审批行为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行政审批权被滥用的可能性是不容忽视的,很多行政机关为达到权力“寻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吴辉阳 《唯实》2004,(8):108-111
一、目前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1.现行行政执法体制缺乏明显的法治特性,损害了执法机关的执法权威与效能。作为现代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执法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的,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和特定的行政事务采取措施并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为。由于行政执法行为效力的恒定性,即在撤销前不得认定为无效,其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和公共利益关系重大,因而现代行政法治要求作为行政执法载体的行政执法体制,即行政机关的设立,职责的界定,权力的取得、分配和运作,都必须符合行政执法的要求和基本价值取向。然而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未获重大突破、政府职能未完成根本转变的情况下,我国目前所形成的行政执法体制明显缺乏法治特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对行政机关内部的公务员及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违反行政机关内部纪律而采取的强制性制裁措施,是行政机关对内部人员作出的内部行政制裁行为。这种行为不涉及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对行政处分不服的,只能向作出决定的机关及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申诉,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应受到惩罚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的行政制裁,由各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赋予…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许可法》突破我国行政法制传统,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对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保护进行规定,确立信赖保护原则为其基本原则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行政许可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是否值得保护、应如何保护、行政机关设定许可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信赖保护原则进行了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03,(7):51-51
主管国家行政机关对其所属的国家公务员,监察机关对其管辖的监察对象给予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对于国家公务员进行的行政惩戒,是行政机关的一种内部行政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公务员对国家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不服的,只能向本人所属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复议、复核、申诉,提请复审、复核,国家行政机关的内部行政行为不受司法的监督审查。  相似文献   

12.
陆明 《党史文苑》2009,(5):62-63
<行政许可法>突破我国行政法制传统,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对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保护进行规定,确立信赖保护原则为其基本原则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行政许可相对人的信赖利益是否值得保护、应如何保护、行政机关设定许可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信赖保护原则进行了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政务公开是政治公开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公用事业部门制定法律规章、设置机构、分配权力、安排人事等过程,以及国家公务人员的活动、政绩向人民群众公开。表现为行政过程由一种政府自我运作的相对封闭形态走向政府面向公众的相对开放状态。在1987年举行的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政务公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李慧 《唯实》2000,(9):97-100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行政立法由于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一旦违法或不当,将会造成广泛而严重的损害,所以,应特别强调对行政立法的审查与监督。本文主要从行政立法程序角度讨论如何建立与完善对行政立法的审查与监督,以促进行政公正,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所谓依法行政,就是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的目的、任务,根据宪法、法律以及各种行政立法,对国家事务负责指挥、组织、执行、监督,从而实现其行政管理职能。它是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国家行政机关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宪法、法律的规定。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强化措施,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学法懂法是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活动单纯依靠过去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和行政管理方式显然不行了,必须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引导和调整。我国的法律法规绝…  相似文献   

16.
蒋琳 《理论文萃》2004,(1):27-32
行政信息公开作为行政程序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行政公开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行政权力运作的过程和结果向社会和公众公开;二是国家行政机关拥有和掌握的信息向社会和公众公开。  相似文献   

17.
为民 《支部生活》2004,(12):43-43
行政处罚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依法惩戒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个人、组织的一种行为,属行政制裁范畴。  相似文献   

18.
李慧 《唯实》2000,(Z1)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行政立法由于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一旦违法或不当,将会造成广泛而严重的损害,所以,应特别强调对行政立法的审查与监督。本文主要从行政立法程序角度讨论如何建立与完善对行政立法的审查与监督,以促进行政公正,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 1.依法行政的概念: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依法行政是行政法治的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现代法治国家开展行政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行政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途径和保障.正如江总书记所指出:"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配合即将实施的《行政许可法》,云南省昆明市出台了《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度试行办法》,并于6月1日开始实施。《办法》规定,因行政机关告知有误而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失的,告知行政机关应承担法律责任。《办法》规定,实行告知承诺方式的行政审批事项,因行政机关应告知而未告知或告知内容不完整、不清晰、不适时、不准确,导致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失的,由告知行政机关承担法律责任;而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告知的内容,未全面理解或理解偏离造成损失的,由行政相对人承担责任。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未履行《办法》中规定应承担的义务的,可向市政府便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