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快递     
《北京支部生活》2013,(14):70-71
低保家庭应届生可申领求职补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6月6日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从今年起,在毕业年度内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的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可集中申请一次性求职  相似文献   

2.
政策快递     
《北京支部生活》2013,(7):70-71
低保家庭应届生可申领求职补贴 人力资塬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6月6日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从今年起,在毕业年度内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的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可集中申请一次性求职补贴。  相似文献   

3.
成都人才市场日前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45%的被调查应届生求职认为.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待遇不及农民工是正常的.工资待遇高低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35.5%的应届生求职者对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据成都媒体调查.当地今年招聘农民工开出的待遇一般在月工资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日前,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讳言人际关系网络对于求职的影响,但此次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有41.6%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人们为何一直讳言人际关系网络对于求职的影响呢?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动用一切手段求职,实属情非得已。如果视“人际关系网”为一种市场资源的话,这一市场资源的喻意是必须首先“拉关系”、“建关系”,其过程是否隐含着金…  相似文献   

5.
用人单位和各类求职人才进入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搞活人才流通的客观要求,还将是今后录用人才和择业的主渠道。但是,在双选活动中出现的“双高”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谓“双高”,一是指用人单位脱离实际需要,片面追求高层次人才,拔高招聘条件的做法;二是指求职对象在求职过程中,不根据专业、特长、学历层次等实际情况,盲目给自己圈定过高求职范围的做法。“双高”现象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要么是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要么是手捧文凭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结果不仅造成部分人才的闲置和浪…  相似文献   

6.
陆睿 《当代党员》2013,(8):71-74
2013年毕业季,全国有699万名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求职就业。在重庆,这个数字是16.5万人。在这个“求职若渴”的夏天,“天之骄子”们将面临怎样的彷徨?想找到满意工作,他们又应采取何种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军 《求贤》2009,(3):48-48
这是百度首席架构师、“百度贴吧之父”俞军2000年的一份求职简历。作为真正改变中国互联网状态的极少数几个人之一.俞军的这份求职简历让人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的“名片”,诚信教育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课,讲诚信是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敲门砖”。  相似文献   

9.
陈一舟 《廉政瞭望》2010,(18):33-33
一个被数所大学和诸多教授公认的“国学天才”——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应届生孙见坤,因为6分之差,虽经8名教授的联合“呼吁”,最终还是没有敲开陕西省招办的“绿灯之门”,无缘复旦。这样的事情令人遗憾,也旋即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关注,将批评的矛头对准了教育体制和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当“老知青”的时候,我们曾有过一次破灭的“喂猪梦”。 1964、1965两年,重庆有近万名初、高中应届生和社会青年去到遍布于川东北广大山区的社办“林场”——农村人民公社专为安置知青而办的林场。笔者即是其中一员。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1967年,我们在全国大动乱中,也开始“砸烂社办林场”,因为它是“修正主义温床”,是“世外桃源”,是“乌托邦”。这当然只是我们堂而皇之的理由,我们其实是想通过“造反”来达到各自另外的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应聘面试失败就成了求职者们的家常便饭。不少人屡“面”屡败,由此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求职的信心,出现“求职恐慌症”。事实上,有资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面试失败者是由于考官的个人好恶、考官的同性相斥、考官的个人经历等造成的,即所谓“人祸”,与应聘者的能力和表现无关。  相似文献   

12.
新闻眼     
《廉政瞭望》2020,(13):12-12
仿佛读了个“假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遭歧视非全日制(简称“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然而在今年就业季中,许多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作为西北某大学2017级“非全”硕士研究生,小曹在求职时发现许多岗位自己都不能报考。“找工作时发现,约一半以上的国企、银行还有人才引进政策中,都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让小曹大感困惑,“同样是统招统分的在读研究生,非全日制的为啥就不被承认呢?”  相似文献   

13.
小雨 《廉政瞭望》2008,(9):40-41
有观点认为,在当今的就业重压下,大学生毕业求职已进入“父亲求职时代”,为了给自己小孩谋得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家长们想尽办法,甚至不惜超越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14.
兰秀英  赫兵 《求实》2003,(Z1):236-237
大学生求职与就业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由过去的“两包”到现在的“两自”,这是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了了解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及就业状况,特别是毕业生求职就业的思想动态,以便总结出规律性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我们于2003年初对我校部分毕业生进行了择业方面的抽样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我们共收到有效卷410份,在对问卷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的选择呈现多元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于泽  孙明 《党建文汇》2008,(5):47-47
劳动保障部门根据近期掌握的求职投诉情况,提醒求职者谨防“招聘陷阱”,最为多见的八类岗位是:保险代理员、程序员、期货交易员、“计件制”员工、“见习”岗位、“应聘考试需买复习资料”的岗位、“上岗前先缴费培训”的岗位和“上岗前先汇款”的岗位。  相似文献   

16.
近日《金陵晚报》报道,深圳罗湖公安分局实行警务公开后,少数民警感到,随时接受群众监督,仅有的一点“特权”和优越感也没有了,“警察太难当”,因而产生了见异思迁、不安心工作的思想苗头。针对这种现象。分局领导独出心裁地组织民警着便服进入人才市场“模拟求职”。70余名民警在求职过程中,按要求  相似文献   

17.
魏佳 《山西青年》2023,(20):126-128
在数字化多媒体时代,各类短视频平台层出不穷,很具吸引力。而如今高职院校的学生个性鲜明且独立,对这些短视频平台爱不释手。短视频文化产出的“直播、带货”等方式,更是成为年轻一代求职的新方向。虽说这些平台赋予了高职学生更多的求职可能性,但是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求职观。因此,高校教师要紧跟时代,引导高职学生理性看待短视频,从而树立正确的求职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应对“就业难”的状况,现今的大学生真是什么招数都使了个遍。从早些时候的“豪华简历”、“求职美容”,到最近北大研究生一掷万元的“天价面试装”,可无论怎样,这些招数好歹是奔着学成就业的“正途”。可如今在一些高校毕业生——尤其女大学生的眼里,这些传统方法早已过时。原因无他,盖因就业原来可以“曲线”,而人生也不妨“豪赌”一把。眼下正值求职旺季,然而在沪上的一些高校,不少面临毕业的女大学生却放弃招聘会,整日往来于各婚介所之间,或是到人气颇旺的“大学生征婚网”上“挂牌征友”。而面对各种质疑,这些校园“急嫁族”坦然应…  相似文献   

19.
常工 《党建文汇》2011,(5):13-13
“到大陆工作去!”近来,在台湾人力银行(为求职者牵线搭桥,是连接企业与人才的平台)的求职网页上,  相似文献   

20.
台湾当局“研考会”举办的十大民怨网络票选日前结束。网络票选中,被最多民众认定为民怨的是“都会地区房价过高”,票数远远超过其他选项。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别是电话网络诈骗泛滥、求职不易与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