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7月20日,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四川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工作会议上提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为目标,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本期为您推出“从差异到均等”特别报道的下篇,从医疗卫生、就业、文化等方面记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四川进程。  相似文献   

2.
7月20日,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四川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工作会议上提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为目标,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本期为您推出“从差异到均等”特别报道的下篇,从医疗卫生、就业、文化等方面记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四川进程。  相似文献   

3.
7月20日,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四川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工作会议上提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为目标,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为此,本刊分上下两期推出“从差异到均等”的特别报道,从教育、住房、就业、公共文化等方面记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四川进程。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就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统筹”是一种战略思维方式,也是工作过程.本文在分析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的基础上,从工作过程的角度,阐述我国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困境及原因,以寻求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适当路径.  相似文献   

5.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核"。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内容可以设定为"城乡共需型公共服务"和"城乡差异型公共服务"两个方面,其中"城乡共需型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现阶段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着力点。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行动策略,则包括明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战略步骤、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实施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破解城乡二元化格局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城乡教育发展严重失衡、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差距很大等几个方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能结构;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改革公共财政制度,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构建有利于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从现实情况分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着水平低、不均衡、体系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究其根源,都与公共服务制度缺失相关。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需要制度化的供给机制,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安排,资金的运行效率很低,社会难以和谐,也无法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因此,解决我国农村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应有通盘的体制创新和制度重建作后盾。一是制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法》;二是完善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制度;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等等。  相似文献   

8.
城乡统筹的新型城市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症结在于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享受城市优质的公共服务;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并进一步指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定位是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一体化,并且要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即健全政府问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深化城乡居民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评估制度,建设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9.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的是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实现的是公民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等以及实现结果的相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是"钱"的问题,应当以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与创新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形成统一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因此,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1.
申德成 《世纪桥》2012,(11):7-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新形势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极大地增强政府的凝聚力与控制力,促进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和缓解社会矛盾。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成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已具备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基础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条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相关制度基础和实现机制,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着力完善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公共服务的效率与公平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应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财政投入机制、市场融资机制、城乡基层服务机制和组建专职部门(如“统筹城乡发展管理局”),作为保障机制,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运行规范化,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实现更为开放和全球化的市场的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3.
吕永刚 《唯实》2014,(2):61-64
<正>一、苏南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性及改革难点1.苏南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性:既是全国先行区,也是现代化短板所在苏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整体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近年来,苏南五市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积  相似文献   

14.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根本要求。从我市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应加快建立符合我市特点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建立健全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保障,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15.
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尽快补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落后的"短板",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此,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和完善户籍、财政等相关制度,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人才的培养和输入。  相似文献   

16.
加快成都城乡文化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成都“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成都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共建共享,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成都市应建立适合自己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模式:“环形一螺旋”体系,即以城市和农村两个区域为基点,从图书馆、文化工作站、文化活动、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等各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内容着手,打造一个从城市到农村,再由农村到城市循环发展、相互发展、上升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刘远翔 《学习月刊》2009,(14):15-17,46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居民的基本需求发生了全面快速增长的深刻变化.这对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已成为我国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目前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着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大、农村公共服务内生供给不足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为解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基于多个经典理论,构建了数字技术助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数字赋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本文据此提出三大优化路径:强化顶层设计,破除数字技术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立足地方特色,以产业数字化带动公共服务内生供给;促进要素流动,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加强公共服务普惠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体系,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技术环节.在实践层面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发展着的结构体系,至少应包括“底线标准”、“发展标准”和“自由均等标准”三个层次.“底线标准”是政府为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而提供的最低限度的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统一规定,本质上就是社会保障标准.“发展标准”是基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向社会全体居民提供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公共服务,是“底线标准”的延伸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高目标是“自由均等”的标准,即确保城乡居民根据自己偏好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内容等进行自由选择,使公民的自由选择权利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进展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应当把构建普惠、均等、一体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城乡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普惠,就是公共服务体系能够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均等,就是全国范围内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差别不大,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体,就是逐步改变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形成城乡一体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