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从1978年到2009年,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0多年,中国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台湾同胞在此过程中的位置、作用如何?本文对台商参加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0多年的分期、演变历程、贡献、作用等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台商投资活动初步奠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贡献者及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台商到大陆投资也对台湾发展作出了贡献。文章对其历史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思路经历了从思变图强——着眼未来——回归本原的演变过程。在相应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中国的发展道路亦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到实现高素质、可持续的发展,再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这样一个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土地上建设中国的法治,就不仅要从西方学习到必要的理论,而且要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建构民生法治发展模式。中国的法治发展有自己的特殊国情,也有自己的现实需要。民生法治发展模式能够关注到中国,因而值得复制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发展理论既不同于西方的发展理论,也不同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它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残中形成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发展理论.认真研究它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并正在向新的辉煌迈进。与此同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获得了长足发展,从改革开放初期全省只有2000多户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不足2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85368户、从业人员162025人、实际使用资金30亿元以上、总产值3.5亿元、销售收入28亿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了价值目标从追求经济发展到凸显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从建设、执政到发展、和谐,主导方式从外在灌输到内在导引的不断成熟和不断深化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这有利于加强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了价值目标从追求经济发展到凸显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从"建设、执政"到"发展、和谐",主导方式从外在灌输到内在导引的不断成熟和不断深化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这有利于加强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爱文 《奋斗》2012,(12):22-24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我们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实践的认识更加清醒,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提出了建设“大美龙江”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中国的政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加强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建设等具体任务的提出,表明我们已经彻底告别改革开放以前那种政治建设的整体挫折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10.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新文化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历程.毛泽东对中国新文化的探索和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而且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探索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个体工商户从1978年的10.07万户发展到2759.09万户;私营企业从1989年的9.05万户发展到623.87万户;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到目前的41.91万户。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07,(11):38-38
提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3.
金灿荣  刘冰若 《前线》2020,(1):15-19
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是成功的,为我国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外交事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尊严披荆斩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保驾护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接续奋斗,服务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复兴进程,实现了从巩固独立、融入世界到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从1978年10月到1979年7月,他先后五次阐述了发展中国旅游业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中国旅游经济的思路,特别是1979年7月视察黄山时的重要谈话,集中体现了他的旅游经济思想,也标志着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成熟。邓小平在黄山的讲话为黄山旅游业注入了原动力,30年来,黄山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理论导报》2007,(10):5-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专家解读:党中央之所以如此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因为当今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加上改革开放也进行了近30年的时间,一些需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而系统地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命题,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领域具体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对这条道路认识的拓展和深化。《决定》从文化的地位作用、文化的发展性质、文化的发展目的、文化的发展动力、文化的发展战略和文化的发展格局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指明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路径,同时也指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6,(3):1-1
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论述我国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十个结合"告诉我们,在将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去回答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必须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胜利走向胜利,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胜利走向胜利,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把它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坚定不移地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个坚定不移"是总结我们党建党和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十六大以来的成功经验,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要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20.
王友洛 《学习论坛》2009,25(11):5-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道路。加深对这一重要论断的认识,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梳理和展示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实行的深刻变革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深刻变革来说,就是实现四大历史性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片面追求GDP到科学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以四大历史性转变为动力,经济建设从“濒于崩溃的边缘”到“当惊世界殊”;政治建设从人治到法治;文化建设从单一封闭到繁荣开放;社会建设从未曾破题到强力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