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张磊 《世纪桥》2011,(17):17-18
中共创建及大革命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上重视阶级斗争学说,在实践中深入开展工人运动,并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考。这些探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以不断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步伐而推进,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启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步伐而推进,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启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创生新的理论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全部实践进程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圣地,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胜利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长征的落脚点和走向全国胜利的新起点。延安时期,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为中国共产党的走向成熟并巩固发展,为中国革命胜利创建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必要条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经验,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黄明哲  赖路成 《求实》2006,2(2):11-16
在中央苏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按照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原理,并根据中国当时的社会特点和社会实际,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在与党内左倾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艰苦斗争中,探索出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和道路,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6.
三湾改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以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具体的实践过程。三湾改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它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和党的建设以及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和新时期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完善发展等四个阶段。研究这一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历史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更不是移花接木、节外生枝。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已经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位一体的综合表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仍将不断中国化的未来历史进程的一种科学抽象。这种抽象和概括,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发展脉…  相似文献   

9.
聂金山 《党史文苑》2007,2(7):18-19,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以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具体的实践过程.三湾改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它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和党的建设以及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并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文章系统回顾了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探索阶段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和创新阶段,进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而艰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必须直面的根本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首任总书记陈独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和维护中共独立自主地位等诸方面,作了理论创新和开拓性实践探索,不仅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成果,更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作出了表率,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是从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中国化发端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启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武装斗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一支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的战略战术,并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军事理论中国化的"三大成果",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核心就是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即中国的实际,使之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首先是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需要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过程。一毛泽东1930年5月发表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从思想方法和认识路线上对这一探索作了初步概括,形成了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思想雏型,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之作。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完全确立了毛泽…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寻找中国革命的规律,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起了开拓者和奠基者的作用。 一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伟大贡献。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科学总结,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的宝贵的思想财富。但理论的创建必然要有思想主体,是革命理论家把中国革命的规律概括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会议将全方位、深层次地研究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光辉历史,总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和苏区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参考选题如下: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井冈山道路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历史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民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创建是在共产国际指导下进行的。党对苏俄革命模式的学习和实践事实上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本文着重论述苏俄革命模式在党创建时期革命实践中的变化轨迹及其从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说无疑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推动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使他们认识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从而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长征的胜利,不仅使党和红军从危机中获得了新生,改变了中国革命的面貌,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18.
1921年至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思想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正确分析了战争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确立了建立革命军队和武装工农的思想。这些思想是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军事理论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蔡和森早年立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愿,1920年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确立共产党人的初心。他在法国独立探索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理论与实践,初步论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积极宣传和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探索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积极推动中国共产党实现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化,完成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任务。1931年,蔡和森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献身,他是坚持和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能够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拥有理论根基、实践根基、群众根基和文化根基这四大根基.正是这竖实的四犬根基,支撑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从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