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民生为本”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深化,是对中国共产党多年执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民生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大局,民生改善是和谐社会必由之路,亦是建设和谐社会之目韵。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民生取向与社会公正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立足于从全局上改善民生并将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惠及十几亿人口;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奠定经济技术基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发展观、民生观和社会公正观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和与时代接轨;强调坚持改革方向,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提供动力支持和体制保障。科学发展观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常雪 《世纪桥》2012,(13):10-11
民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目的,民生问题是民生领域中的突出矛盾,是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不和谐的表现。在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关注民生和重视民生,为改善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民生思想,积累了丰富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经验,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来阐述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共产党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邓宏图 《奋斗》2011,(10):14-15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解读:一种民生政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宏 《探索》2007,1(6):51-54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问题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但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为准,把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的一种政治模式.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建设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善民生、社会公平、分配公平作为主要选点。科学发展是社会整体发展,社会和谐是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心理底线,分配公平是改善民生的实物底线。  相似文献   

7.
赵德永 《实践》2011,(5):46-47
民生即人民的生计。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在常委(扩大)会议上要求:"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富民与强区并重,实现富民与强区统一。  相似文献   

8.
    
当中华民族背负着五千年的文明驶入现代工业化轨道之时,建设和谐社会再一次成为导引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民生为大。民生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影响改革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大局,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影响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不从民牛的改善着手,构建和谐社会就如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9.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李大钊民生思想是在完成反帝反封的近代民主革命的实践中和怎样实现无产阶级及劳苦大众"自由全面发展"的思考中逐步形成的。研究李大钊民生思想,厘清其理论来源和主要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还能够为当前我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关联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经济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只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才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四位一体,体现了党对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快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四位一体,体现了党对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快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生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包括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四个方面内容。建党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改善民生为己任,以民富国强为目标,进行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彰显了我党坚持执政为民、以民为本,改善民生、以惠民为重的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14.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具体表现。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首要目标,逐步建立符合区情、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这充分凸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近年来,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积极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和谐和布克赛尔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李红珍  曹文宏 《求实》2008,1(1):76-79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为准,把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的一种政治模式.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社会建设的历程和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书翰 《党的文献》2011,(2):94-101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建设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并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同时,我们党从社会建设着手,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党将以民生为重点来大力加强社会建设,这不仅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7.
曹文宏 《唯实》2008,1(2):81-85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为准,把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的一种政治模式。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战略部署。改善民生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包括:领导土地分配,开展查田运动;组织经济建设,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发展教育事业,丰富文化生活;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实施社会救济,保障最低生活;倡导妇女解放,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实施民主政治,重视法制建设。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的改善民生工作,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关注民生,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为改善民生,必须加快社会建设。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