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是全人类的社会主义之梦在中国的体现,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辩证法的必然要求,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引导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指导思想;由历史逻辑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径。中国梦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引导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指导思想;由历史逻辑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系列阐述,凸显了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源头活水、基本前提和决定力量,蕴涵着丰富的唯物史观思想,为"中国梦"的践行和实现确立了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梅娜  胡荣生 《理论导报》2013,(12):13-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深刻揭示,也反映了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期待。  相似文献   

4.
《求是》2014,(3)
<正>中国梦自提出以来,不仅赢得中国人民的认同,而且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体现了超越国界的世界意义。首先,中国梦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中国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仅要回答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历史性问题,而且要在实践中解决时代性问题。中国梦体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价值理念,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梦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通俗表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同志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富含深刻的哲学寓意,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体现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内蕴,堪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研究分析问题的典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中国梦提出的客观必然性、中国梦独特的核心内涵、实现中国梦需要的精神支撑和主体力量,不仅有益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而且有助于我们在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的基础上,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6.
时下中国,大概没有什么比中国梦更能振奋人心、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没有什么比实现中国梦更让人向往、让人期待。中国梦如此迅速得到全中国上上下下的高度认同,成为亿万民众的热切盼望,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应该是,这一梦想不仅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体现,而且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体现。一句话,中国梦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梦研究已成为学界关注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解读和阐释中国梦,为丰富中国梦的研究内容做出贡献。中国梦植根于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现时代的映射和反映。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今后对中国梦的研究,应从宣传层面转向学术层面,进行系统化、具体化、理论化、科学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一、中国梦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准确表达了当今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而且也深深反映了中华民族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也是对中华民族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9.
人民性是中国梦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中国梦的本质属性。中国梦的人民性具体表现为"形成过程的人民性""本质内涵的人民性""价值目标的人民性""价值主体的人民性""实践主体的人民性"和"评价主体的人民性"。人民的幸福指数、满意程度是评价中国梦的现实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阐述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观点,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理解和把握。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是反映人民实践、捍卫人民利益的科学理论体系,人民性贯通其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从历史上看,无产阶级革命由弱到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曲折发展的历史表明,人民性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走坚持人民立场、在满足人民要求中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絜矩之道。从政党方面看,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要把握和反映人民要求、带领人民实现自身根本利益,而脱离人民群众、背离人民立场必然会导致失败。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看,党百余年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性贯穿于党的奋斗历程之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和开辟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必由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民性是中国梦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中国梦的本质属性。中国梦的人民性具体表现为"形成过程的人民性""本质内涵的人民性""价值目标的人民性""价值主体的人民性""实践主体的人民性"和"评价主体的人民性"。人民的幸福指数、满意程度是评价中国梦的现实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人类文明与世界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奋斗。中国梦,也是民族的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实现中国梦,需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求,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团结动员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一、中国梦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实现中国梦是为了人,也要依靠人.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相似文献   

14.
孟丽  张璐 《党史文苑》2015,(6):62-64
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如何构建中国梦给我们带来了多重思考。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组织保障;群众是国家的主体,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命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基石;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中国梦的实现更要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两个必然"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其科学性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赋予了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历史使命。只有在世界历史的语境中全面把握"两个必然"的思想,对资本主义进行全面的剖析,才能科学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主体作用。无产阶级只有成为自为阶级并成立无产阶级政党,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原则,才能有效发挥自身的历史主体作用,并最终推进共产主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凝聚和寄托了凡代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如何构建中国梦给我们带来了多重思考.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组织保障;群众是国家的主体,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命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基石;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中国梦的实现更要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统一性。这四大理论成果提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在理论价值上体现了人民性的统一性;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内核上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统一性;积极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品质上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民生的改善与否是反映人民幸福的参照系和风向标,是实现中国梦战略思想的基础性工程;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6,(9)
"梦"这个字是中国2012年的年度汉字,带给了中国人民精神力量,去追求"中国梦",它不仅属于中国人民,同时也属于世界人民。"欧洲梦"是一种更加关注生活品质与相互依存精神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而新生的"中国梦"则是一种包含着兼收并蓄性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新型文明模式。本文将从跨文化角度,对"欧洲梦"与"中国梦"的历史原因、理论基础及其文化上的表现形式及其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向明 《前线》2014,(8):49-5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中国梦"理论概念,并在一系列讲话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和特征。深刻认识中国梦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把握其精神实质,同心协力早日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明确表达了中国梦的基本概念。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梦的提出决不是凭空而来,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