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群众或基层的呼声,大多是一些具体的小事,从领导机关的角度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对群众和基层来说却事关重大。领导干部正确对待群众的呼声,既是对下负责,也是对上负责,不仅关系到国家大政方针的有效贯彻,还关系到党的根本宗旨的真正落实。群众只要有呼声,上级就应该有回声。  相似文献   

2.
杨超 《党课》2013,(6):72-72
当前,一些地方的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导致一些过激行为的发生,扰乱了社会秩序,也损害了政府形象。针对群众的“病情”,一些地方政府只是在家坐等“急诊”,这样虽然也能“开方治病”,但却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对于群众可能出现的问题,主动“出诊”打“预防针”才是上策。  相似文献   

3.
解读农村干部、群众“两不找”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巩固农村政权的骨干,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直接担负着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农村中干群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刘颖 《前线》2012,(7):128-129
作为党的干部,都明白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明白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但现实生活中,一些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领导干部却很难再真正沉下去、回到人民中间去。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不再是“鱼”和“水”的关系,而成为“蛙”和“水”的关系,需要时跳进去,不需要时就跳出来。  相似文献   

5.
红梅  子春  少志 《党课》2008,(10):125-125
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为了深化组织人事制度改事,相继出台了选拔后备干部公示、干部任前公示、发展党员公示等一系列公示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部门把公示当“告示”,只公布出来让群众知道一下,并不把群众意见当回事,一些基层干部群众也把公示当“告示”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3,(21):12-12
有中央媒体近期刊文《纠正“领导高明论”》,指出一些领导干部自认为在思想水平与工作能力上都比周围群众高明,甚至认为“谁是领导谁高明”。文章提出了“领导高明还是群众高明”这个“事关立场和观点的根本问题”,称应坚持群众高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大事如此,小事亦然。那么,现实中一些领导是不是就比群众高明?什么样的领导才算是真高明?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1,(5):51-51
中央党校副教授祝灵君等著的《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艺术与方法创新》一书中提到,我们党联系群众的渠道很多很多,但是为什么一些渠道经常发生堵塞呢?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一些渠道存在着“官僚化”的现象。本来是联系群众、沟通群众的渠道,但是一经行政化、科层化以后,其自身也脱离了群众,  相似文献   

8.
在基层工作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支部成员在换届中,或有的党员在承诺中,为获得党员群众的信任,或为赢得选票,向党员群众作出一些承诺。然而,这些党员或干部上任后,因自身能力等原因,无法落实向党员群众作出的承诺。当初的承诺,成了走过场的作秀,使很严肃的承诺工作在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也影响了党组织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升级达标活动使得一些乡镇不堪重负,群众也怨声不断。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迫切希望上级部门和领导干部到农村多搞调查研究,少搞一些形式主义的检查评比。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领导方式从行政指挥型向服务引导型的转变,群众需要什么服务,怎样为群众服务,如何提高服务效益和服务质量,都需要深入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去认真研究,仔细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各级政府在引导、带领和帮助群众发展市场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更快地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民群众需要的是上级领导深入实际…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10,(7):13-13
一些群众反映,有的地方,现在干群关系越来越疏远:“办公条件越来越好,但群众办事却越来越难了;高速公路越修越多,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通讯水平越来越高,干部和群众的联系却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06,(11):12-12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是群众给我市一些部门的画像。办事难现象不仅令群众深恶痛绝,也令不少客商伤透脑筋,严重损害了我市的投资环境和直辖市形象。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一大批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农村基层干部,我国农村才有今天的变化。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因农民不服从管理,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有想法,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一个说对方“不像话”,另一个说对方“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表现:部分干部太凶,农民负担太重.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一是部分干部太凶。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意识淡漠,官僚主义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能和风细雨地做群众工作,而是斥责他…  相似文献   

14.
《党建与人才》编辑部:我是一名从事组织工作的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纷繁复杂,但尤其令我头痛的是群众上访问题。一些单位群众上访特别是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不断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敏感因素。尽管我也摸索了一些处理群众上访的新路子,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总有一种疲于应付的感觉。请问,怎样才能有效地处理好群众上访,使工作成效事半功倍呢﹖薛宇飞[解答]薛宇飞同志:您好当前一些地方群众上访不断增多,这既是深化改革中多种社会、政治、经济矛盾的体现,也反映出我们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做好群众上访工作是做好群众工…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16):57-57
据报道,记者近期在部分地方调查发现,一些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对上面的领导很负责,而对下面的群众不那么负责”。“对上”与“对下”成为一对矛盾,既令人唏嘘,也反映出一些干部在作风问题上尚存软肋。落实领导指示不过夜,碰到群众问题躲着走,成为一些干部的办事准则。对群众冷暖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喜好“面子工程”、习惯报喜不报忧,看领导脸色办事成为做事的潜规则。这种不良风气,在党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领导干部或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因缺乏情商、忽略情商,或对群众的安危冷暖麻木不仁,或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冷漠相待,以致损伤民心、激化矛盾。官民之间沟通的“梗阻”现象,暴露出一些干部的“情商短板”,经常反映在这样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15):46-47
一盼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与农民群众面对面地交心、交谈、交朋友,倾听群众的想法和诉求,解决好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要从一些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农村的红白喜事等小事做起,真正为群众办一些好事、实事;要从道路交通、田间灌溉、农电改造、河堤堰渠的修复、农村产业发展、村庄整治等方面人手,争取上级支持帮助;要切实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在桩桩件件的实事中、在群众的口碑中检验活动的效果,坚决避免根据“档案资料”或总结汇报来检验活动成效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把“群众会”还给群众一个时期以来,属于群众的会开得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几年都没开过一次群众会。一些基层干部参加会议后,往往把文件、材料往家里一放,很少向群众宣传,使群众不能及时知道国家有什么新政策,上面有什么新要求,地方有什么新规定,有些事情往往事到...  相似文献   

19.
白杨林 《奋斗》2012,(2):63-63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在干工作时喜欢看“来头”。有“来头”,劲头就大;没有“来头”,劲头就小,甚至支乎应付。对此,群众颇有看法。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14,(5)
<正>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位领导干部在深入基层听取意见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反常现象:一些基层干部抱怨如今的群众"不听话"、不好管,常与干部唱"对台戏",甚至抵触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群众则抱怨一些干部"不像话",对群众冷暖不放心上,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甚至还对群众颐指气使,训斥辱骂,态度粗暴,没有丝毫公仆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