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桥》2015,(6)
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时代各个方面的错误,对中国以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反思苏联的错误,开始探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得出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观点和理论,对中国共产党人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9,(9):57-57
徐元宫在7月6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国革命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深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了对苏联模式的调整和改革,而这种改革首先是建立在对苏联模式的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今天我们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时候,理应深入考察和研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然而,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距今已经有二十四年的时间了,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贡献与探索,当然也有很多的失误。新中国成立后,在向苏联模式学习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犯了和苏联相同的错误。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在吸取苏联模式及中国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1957年我国进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逐步认识到苏联经济模式的弊端和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缺憾,提出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充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需要探索,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由于政治上“左”的发展冲击了经济体制的探索,因而使得我国经济体制在10年中存在着良好探索、逐渐步入误区、局部调整、集中体制结构的强化等态势,表现出明显的错误与正确并存、调整与强化共生、成就与失误交融的两种趋向。  相似文献   

5.
1956年苏联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不仅对苏联自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包括了建立不久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它对中国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对毛泽东个人的影响实现的。毛泽东赶超思想的萌发,"以苏为鉴"思想的形成,对个人崇拜态度的转变以及防止修正主义等思想都有苏共二十大的烙印。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大跃进"、"反右扩大化"等失误,都与苏共二十大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将苏联剧变、解体的原因总的归结于"斯大林-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论点是错误的。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苏联解体进行分析即可发现,其原因在于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阐述的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放弃了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改变了社会主义改革自我完善的性质;改变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抛弃了马列主义指导思想;修改宪法,改变了社会主义性质。其结果必致亡党亡国。  相似文献   

7.
可贵的探索     
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始终是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如果说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缺乏经验,曾经参照苏联模式的话,那么,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便察觉到了苏联经验不能照搬到中国来。毛泽东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  相似文献   

8.
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是中国共产党于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经济大调整。这次调整,扭转了国民经济严重的困难局面,对“左”的错误进行部分纠正,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积累了富贵的经验。刘少奇在这次国民经济调整中,勇挑重担,勤于思考,敢于纠错,大胆探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深入调查,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处理急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撕毁合同,使我国国民经济从1959年起发生困难,到1960年(大跃进的最后一年),我国的经济已陷入极度困难境地。主要农牧产品大幅度减产,出现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危机;生产性基本建设规模膨胀,工业内部比例严重失调;财政收不抵  相似文献   

9.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泛滥.党的领导集团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纲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否定,是从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中嫁接过来的“乌托邦”。是腐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破坏力量。苏联演变的悲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苏联兴亡通鉴》把苏联兴亡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给出了10个方面的深刻总结,既包括成功经验,也涵盖失败教训。苏联崩溃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社会长期的过"左"的路线和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自由民主与法治的矛盾,党政官僚特权集团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主义势力同各族人民的矛盾。苏联历届领导人对此认识不到,更无法妥善加以解决,终于酿成全面危机,导致亡党、亡国和亡制。把苏联崩溃这样重大历史事变,归结为个人错误是可悲的难心史观。苏联的失败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坚持教条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灾难。苏联不是毁于改革,而是毁于拒不进行改革。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变革创新的社会,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复兴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高放教授总结历史教训,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前景充满信心、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11.
张予 《党史文苑》2011,(12):57-59
在北伐战争中,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苏联的对外战略不断调整,从倾向于国家主义逐渐转移到对国际主义的倾斜。受苏联对外战略调整的影响,在对中国北伐战争的态度上苏联也经历了从坚决反对到摇摆不定,再到全力支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毛泽东探索的曲折历程 毛泽东在1956至1966年的10年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错误逐渐占了上风的过程。 1956年至1957年夏是探索的开始时期。探索是从突破苏联模式开始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党和毛泽东及时提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我国经济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在八大前后分别作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这一时期,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是初步的,实际上也没有真正突破苏联模式。但是,他的立足点是建立在走自已路的基础上,方向是正确的,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的许多思想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是苏联人民的灾难,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悲剧。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为主要手段的进攻下,不费一枪一弹就轻易解体了,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反思和研究。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深入研究、深刻反思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认真吸取其历史教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一、要全面正确认识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原  相似文献   

14.
1962年秋冬的古巴导弹危机和中印边界冲突事件,是中苏分裂并导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分裂的分水岭.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中苏不断调整各自的外交政策,寻求对方的支持和帮助.随着危机的结束,苏联迅速改变立场,指责中国是中印边界冲突的始作俑者;而中国也公开指责苏共在处理导弹危机的过程中犯了"冒进主义"与"投降主义"的错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巨大分歧与矛盾,使中苏走向了公开分裂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历史中较为稳定与繁荣的时期,但在这种表象之后,也隐含着暗流与危机.随着对苏联研究的逐步深入,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苏联解体中的影响也逐步被人们所重视.苏联在勃列日涅夫主政时期未能逃脱斯大林体制的影响,从而使苏联指导理论持续教条化,政治人物特权化,并由此造成了体制运作的最终僵化集权.本文拟从理论、人物、制度三个视角,对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苏联解体中所发挥的影响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以期完整、系统的了解苏联解体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与现实指导,更好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是我们党力图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为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所进行的探索,但在探索中走入歧途,出现了严重失误,使全党全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段历史已经过去30多年了,它的失误也早已纠正,然而,“大跃进”在思想上和理论上的错误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全可以以超常速度发展的思想,至少在一部分领导人中还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苏联曾对中国革命给予重要支持和授助,但也有过错误的指导。中共党内某些犯有“左”、右倾错误的人,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处理同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关系,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工业化的理论主要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化产生的原因,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导致社会制度的更替以及东方社会如何实现工业化。列宁和斯大林把马克思的工业化理论运用到苏联进行积极的探索,尤其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不仅对苏联,也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先河,但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全新的探索和实践,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以对“文革”的惨痛教训和由此激起的对于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反思为发端。在正确认识毛泽东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特殊贡献的同时,也必须深入分析对他晚年错误的反思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作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这两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形成,都与中国共产党这一反思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反思中,党领导的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再认识、再思考,并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新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也作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0.
邓志毅 《湘潮》2013,(8):6-7,11
陈独秀是最早公开正视并深刻批判苏联政治体制的人,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当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各国进步人士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无限向往并高唱赞歌时,陈独秀以异乎寻常的洞察力,觉察到苏联的严重错误,并剖析了其错误根源,批判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他的许多思想观点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和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