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我国当前道德困境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道德“滑坡”现象实际上就是道德失范问题。当前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固然与社会转型有关 ,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深蕴于既有道德自身。本文从道德实践的两难问题、道德成本与收益的严重背离、道德层次的缺位、道德规范的错位、道德理念的缺失及道德评价的失范等方面对当前道德困境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存在不容忽视的道德问题。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失范(社会规范的缺失或失灵),造成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缺失、缺位或不适宜,导致道德的规范功能弱化甚至失灵,从而表现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失控、失序和混乱,即道德失范。造成道德失范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结构、道德教育、道德评价标准失落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看,社会道德从理论规范转化为社会实践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认识运行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中断就会出现问题,这正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产生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所在。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通过影响和作用于系统的"三大要素",使其相互紧密衔接,促使道德系统良性运转,进而逐步解决社会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看,社会道德从理论规范转化为社会实践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认识运行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中断就会出现问题,这正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产生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所在。因此,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取针对性的对策,通过影响和作用于系统的"三大要素",使其相互紧密衔接,促使道德系统良性运转,进而逐步解决社会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对一些大学生的伦理观念和行为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失范等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学生本身的原因、社会综合因素等是造成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网络基本道德规范等途径解决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家卿 《唯实》2003,2(11):66-68
当前 ,在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中存在着道德建设内容模糊 ,道德评价失范 ,价值取向紊乱 ,道德控制机制弱化 ,道德教育扭曲变形等问题。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要从明确道德规范 ,强化监督机制 ,推进道德法律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道德法律化的可行性及对道德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培合 《求实》2006,(Z2):129-13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的核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场以市场为基点和导向的社会变革浪潮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自我需要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下,依据现实的社会存在来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念,构建个人的道德体系,因此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这种多元化格局一方面使自由、平等、开放、理性等价值观念得以伸张;同时,由于市场经济过分强调个体价值理念的确立,从而使当前的道德状况出现了紊乱和真空的现象。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造成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道德规范的软约束…  相似文献   

8.
科研道德失范问题须标本兼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科技界科研道德失范、学术腐败等不良现象时被披露。对于这些不端行为和作风,我们既不能因为存在外在的社会因素而宽宥那些道德失范的个人,也不能只追究道德失范者的个人责任而看不到这些失范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根源。对待科研道德失范问题,既要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要努力建立社会各方面的监督约束机制,为科技人员自觉遵守科研道德创造良好的主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正面临着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全新挑战.可以说,从改革开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一直面临着一个价值体系重构问题.在一些领域和地方,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社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与新时期相适应的价值体系作为道德规范.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中国现实社会相结合,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道德规范,为我们建立新时期的价值体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社会的逐渐形成,一种新型道德规范体系——网络道德正在受到全社会关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网络社会必然会产生自己的道德规范。本文针对网络道德具有的新特点与发展趋势、典型的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以及应该如何建立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等问题认真地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社会向着一个更高水平的道德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支撑,其中道德自律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道德自律,指的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的认同,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能动地把握自身的行为使之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它要求人们把生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内化为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欲求和需要,是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道德自律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道德境界,即具有道德自律的人们,不仅不屈服于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且不听任自己本…  相似文献   

12.
黄静  彭剑  李后强 《红旗文稿》2013,(17):28-29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道德失范日益成为严重社会问题。新阶段的道德失范,往往冲破社会道德底线,加剧道德行为与社会规范的错位,表现出对道德共识及基本规则的违背,造成社会整体道德意愿的贫乏和道德质量的下滑。  相似文献   

13.
"慎独"是指个体在没有外在道德约束的情况下,仍能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严格按照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等做人与做事。"慎独"精神与网络生活的自由性、开放性、独立性关系密切,与青少年网络道德自律有着内在一致性。"慎独"中的慎隐、慎微、慎欲、慎省、慎辨等思想有助于青少年网络道德自律机制的建构,有助于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规制,将网络道德要求内化为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4.
《求实》1982,(Z1)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坚持唯物的和辩证的观点,科学地回答了认识的本质、能力、来源、过程以及发展规律等问题,是正确解决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的科学。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结构全面转型时期,出现了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剧烈震荡性的道德失范.如何积极地克服道德失范,建构一个超越“实然“的“应然“社会道德体系,是理论工作者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基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视阈,从道德发展的政治保障、特质动力、精神支撑三个维度,对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晶晶 《学习月刊》2009,(16):76-76
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种道德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通过教育和舆论等各种形式把有关的社会道德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传授给小学生.另一方面需要小学生在社会中通过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使自己的道德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并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社会实践活动对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知"与"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知行之辩"亦是哲学史上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认识论领域长期论争的一个焦点.毛泽东在批判总结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知行问题的各种观点及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引入其认识论,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解决了知行关系这一传统哲学认识论的重大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相似文献   

18.
建立良性的道德规范运作体系 促成社会道德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时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出现了许多围绕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因此,当前要从道德规范建设人手,建立良性的道德规范运作体系,才能有效地促成社会道德的健康发展。一、道德规范的类型划分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早期社会,道德没有成为独立的意识现象,往往与其它社会意识吸式交融在一起,直接地体现在生活方式、社会形态之中,道德规范也就与法律、政治、经济等规范难分彼此。同样地,在初始的道德理论中,道德规范常常表现为一系列禁忌…  相似文献   

19.
《唯实》1982,(Z1)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的一部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毛泽东同志着重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特别强调充分发扬根据和符合客观突际的自觉的能动性。他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的目的、真理的标准的理论;指出正确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往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理论界普遍把道德的本质归结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这从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讲,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整体说来,这样讲是不够的。笔者以为,应当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与认识论相结合的视角分析道德问题,认定道德本质上乃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