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竞争性领域中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要吸引各方面投资,加快发展"。可见,在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不是退出,而是在适当条件下,要加快发展。但是,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有人却认为,国有企业应该退出竞争性领域,而不应该与其他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中进行竞争。特别是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国企改革要"抓大放小",以及国有经济多种实现形式的改革方案,就更有人误解,以为国有经济要退出竞争性行业。他们认为,适宜国有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主要是公用事业、公共福  相似文献   

2.
冯必扬 《唯实》2002,(11):21-2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才能搞好国有企业 ,这是一个至今仍未解决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是建立风险约束机制。一在市场经济中 ,人们通常把竞争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行业称为竞争性行业 ,把竞争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行业称为非竞争性行业。非竞争性行业适宜国有企业 ,这已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公认。因此 ,所谓国有企业问题就是国有企业能否在竞争性行业生存的问题。对此 ,学术界存在两种相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在竞争性行业中不能生存 ,国有企业要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3.
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障。在一定意义上说,搞好国有企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能否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关键是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把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推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所以不论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企业如何改革发展,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的作用不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8年中国国有企业实施改革至今,国有企业从产权关系、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到运行机制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有企业经过三个阶段的渐进式改革,已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从企业制度角度看,经历了从"准法人"到法人、从工厂制到企业制、从企业制到公司制的转变.今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总的来说是进一步完善新体制,建立新型市场经济秩序;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进一步退出,变绝对优势为相对优势;完成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务,使之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5.
曹尔阶 《先锋队》2012,(26):30-31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从实际出发,在国有资本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取得了两大成果,一是没有把国企"一卖了之",全部退出竞争性领域,而是延续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二是没有保持国有企业原封不动,而是把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力推产权多元化和公司上市,使国有资本获得了当代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所具有的那种先进的财产组织形式和最具活力的管理形式。以一批大而优的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为核  相似文献   

6.
金里伦 《先锋队》2012,(14):36-37
强大的中国需要强大的企业。国有经济还要承担更重大的使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不但不能轻言"退出",而且应当进一步做强做优,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近来,有一种主张认为,"国有经济应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似乎这么一退,国企改革就能到位,民营企业就能获得更大发展。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很容易将企业改革和发展引入歧途。针对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以及国有企业活力不够、效益下降等问题,中央明确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对于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中的有进有退原则存在不同的理解,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不分优劣、不论盈亏,都要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来,让位于民营企业,即所谓的“国企退出论”或“国退民进论”。其实,国有企业与其它国有企业一样都应该是进优退劣。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标志.经过十多年的艰辛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渐进过程中逐步深化,已初见成效.但是,当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国有企业改革依旧步履维艰.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是经济制度创新的问题,也涉及诸多深层次的政治制度创新和社会制度创新问题.搞活国有企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要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在政治层面上去考虑,并作出相应的政治决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的逐步退出,企业民营化必然给社区建设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由城市社区承接企业转制后剥离的社会服务职能,成为转制企业居民的根本利益要求,也是政府转变职能、保持社会稳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重申“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具体地说,要通过国有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即让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耍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而使国有经济从其他领域,尤其是从数量众多的竞争性的国有小型企业中寻求多种形式退出,这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重大改革。实践证明,加快这个改革步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问题是,如何使国有经济从竞争性的小型企业中退出,值得认真研究。本文试从竞争性国有企业的现状出发…  相似文献   

11.
理论文萃     
《新长征》2001,(3)
国企改革应建立 新的改革推动机制 闵昱在2001年第1期《中国改革》杂志上撰文认为,长期以来,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只有政府和国有企业两方,但这两方都不能成为真正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最佳力量。首先,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当然对大面积亏损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但主要依靠政府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则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式即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将减少以致消除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的具体部门和具体官员手中的资源和权力。这些部门和官员是国有资产存在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推…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主体性、产权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江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无疑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而企业中的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中的首要代表,在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运行低效率问题面前,有一种观点主张“国有企业退出论”:完全退出竞争性行业和部门,只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具...  相似文献   

13.
项冶  张静 《红旗文稿》2012,(19):14-16
进入新世纪,我国国有企业快速发展。2012年,42家央企上榜《财富》世界500强,数量比2010年增加12家。虽然国企发展迅速,有关争议却愈演愈烈。一些学者反复强调国企绩效来自垄断,主张国有企业应从营利性领域(不仅是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董辅礻乃教授在《改革》杂志撰文针对国企如何“脱困” ,提出“先行定位、再定对策”创新之见。董先生认为 ,为了使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 ,应先按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对其作出恰当的定位 ,然后根据这种定位对其布局作出总体的战略性的调整。公益性的行业(为政府调节经济和实施政策提供物质条件的企业、为满足居民共同需要提供保障的企业、关系国家和社会安全的企业)和自然垄断性行业(城市供电企业、邮政企业等)的国有企业应保留并发展 ,在竞争性行业中某些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电力等企业)和高科技领域可以保留和发展一些国有企业和国有与非国有合资的企业 ,其余的属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原则上应逐步退出 ,退出的办法可以多种多样 ,包括先改组为股份公司、上市的股份公司 ,然后逐步退出。国有企业在退出中获得的收入应该进入国库 ,用于发展需要发展的国有企业和国有与非国有合资的企业 ,应拿出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以建立专项基金 ,用于国有企业在进行总体的战略性的调整中解决计划经济留下的种种困难问题 ,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改组和改造 ,使得应该保留和发展的国有企业得以正常运行 ,应该退...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的国有资本比重偏高、经营效率低下,有待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进一步退出。但由于国有企业资产难以变现、人员安置困难和沉重债务难以化解等问题,国有资本的退出变得困难重重建议通过统筹国有资本退出资金的使用、采取灵活的方式安置职工、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来加快贵州省的国有资本退出。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近年来,“全面退出论”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观点。“全面退出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天生适于竞争,而国有经济则天生不适于竞争,因此国有经济应该从竞争性领域“全面退出”。有一篇报道说得很明白:“按照国有经济应有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来说,它只应该是在特殊性、自然垄断  相似文献   

17.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分清两类不同性质、职能、营运原则的国有企业,从经营性竞争性领域退出的应是政府而非国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推进政府体制的改革,需要制度创新,把改革的成本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3,(12)
面对改革"深水区",国有企业不仅加快了进入竞争领域的速度,形成了"与民争利"的局面,而且一些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还出现了变相私有的"诸侯经济"问题。如何破解国企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难题,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国企改革既不能走向"私有化",也不能停止,而应该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厘清所有制与效率的关系;二是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三是从竞争领域相对退出;四是通过立法履行利润上缴的责任;五是相应行政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让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服务于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当前,国有企业反腐败是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特殊地带,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加强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将廉洁教育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使廉洁价值理念深入企业人心,对于预防和惩治腐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