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求是》2014,(2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权运行的基本原则。这次全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作出  相似文献   

2.
关于民主法治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对于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确立民主法治在中国未来政治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民主法治建设需要在充分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符合我国国情实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许小莲 《求实》2004,(12):80-82
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下 ,必须依法执政 ,使执政具有合法性。而依法执政的首要前提是有法可依 ,主要是建立健全执政法律制度。中国共产党经过自身建设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然而在法治国家的建设中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执政方式、程序、权责都不明确 ,使中国共产党执政法律依据不足 ,法律保障弱化 ,成为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障碍。因此亟待完善执政法律制度 ,保障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4.
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永 《求实》2005,(8):66-68
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是两个内涵不同但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二者同为中国社会从人治到法治的必然结果,同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前提和根本保障,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贯彻,是依法执政在行政领域内的经常化和具体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承担自己行为的责任,这是现代法治、也是现代民主的基本要求,法律责任制度是实现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共同要求。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把握我党提出的依法执政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党到法治中国的逻辑视野,根植于"依法治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法治中国"的内在逻辑关联性。依法治党是依法治国的前提要件,在深化以党规党法治党的同时,应扩展以宪法法律治党的空间;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中流砥柱,党的领导地位、人民主体地位应在依法治国进程中实现统一;依法治国是法治中国的建构路径,依法治国向法治中国的迈进应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框架下展开。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  相似文献   

7.
地方法治建设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将法治建设深度融入地方整体发展战略,提升地方政权机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法治素养,提升法治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强调"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领导作用和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决定的,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必须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  相似文献   

9.
《党建》2015,(1)
<正>习近平: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1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侯松涛——中华优秀文化的积聚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来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认识法、法治和法制则是正确理解并真正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尊重和保护农民人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由于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结构、政策的偏差和法律保护的不力、公权力行使的不合法等导致了农民人权缺乏有效保护。现实中,应从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调整国家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农民人权保护立法、建设法治政府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保护农民人权。  相似文献   

13.
政党法治包含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等丰富的制度意蕴 ;融汇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依法执政等诸多的价值取向 ;涉及政党法治的主体、客体、目标、原则、依据、形态及其与法治国家的关系等若干内容 ;涵盖全部政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贯穿政党自身事务管理和领导·执政整个政党行为全过程。加强政党法治建设是发展政党民主的需要 ;是增强执政合法性的需要 ;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 ;是坚持依法执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重要的行政法治理念和目标。法治政府通常体现为责任政府,其具体体现是政府及其成员行政执法的责任。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各种背离行政执法责任的现象,因而要积极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人员的法定职权和责任,把执法行为纳入规范、制度轨道。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奋斗目标,代表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必须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显得尤其迫切。二者的结合使“法治”与“德治”均具有新的内涵,表现出鲜明的特点。最终形成体制化、扩展化、积极化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开放的、积极向上的尊重法律权威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西法治在概念与内涵上存在巨大差异。具体来说,传统的中国法治是在"法治"概念下的"人治",以义务为本位,强调官僚特权;而西方的"法治"则注重"规则"的作用,以权利为本位,保障公民平等。"实质法治"这一概念既继承了中国社会的传统法制,也吸纳了西方法治文明的先进成果,是适合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法治"概念。  相似文献   

17.
略论科学、民主、法治三位一体的执政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的科学、民主、法治三位一体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曲折历程中探索和掌握的执政三大法宝,明确而具体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这一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三大法宝的提出,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新突破,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坚持执政三大法宝,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全社会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的状况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全社会具备法治思维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需要;全社会成员通过自身努力并营造一个有利于全社会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的良好外部环境,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19.
张恒山 《理论学刊》2007,2(8):26-31
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提出是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法治对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意义重大。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殊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有效地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治也是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