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思佳  王骁 《世纪桥》2010,(19):56-57
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均系现代社会在面对社会事件时都应恪守的基本准则,两者应保持良性互动的关系。但时下有一词汇"媒体审判",则超越了新闻舆论的公正门槛,也逾越了正当司法规则,影响甚至干预司法裁判。这种情况的造成不仅对司法公正性是一大挑战,也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公平受审权,然而后者往往是舆论中的弱者。本文力在研究从刑事被告人的角度看待媒体审判对被告人受审的影响程度以及初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杜永平 《世纪桥》2013,(1):70-72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媒体监督是公民言论自由的一种实现方式。为了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和正义,需要司法和媒体的共同努力。但司法与媒体的各自特点、表现手法和实现过程等的差异性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因而需要对冲突予以协调:司法方面应坚持做到应当尽可能向媒体公开的基础上,依靠司法程序的自我完善以避免媒体的不良影响,同时主动改变其排斥媒体的惯性;媒体方面在强调媒体报道和评论积极影响司法公正的同时,必须做到报道客观、评论公正和站位适当,特别要注意司法报道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媒体对刑事审判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媒体的舆论监督与司法的公正独立之间的矛盾也随之产生。这一矛盾并非仅用司法排斥媒体的方法就可以解决,如何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深入和国家对舆论监督的大力倡导,作为舆论监督的主要媒介渠道的媒体,其对于司法事件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这是法制进步的需要与体现,然而我国相应法律制度的缺失,却给司法实践带来很多弊端。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的独立审判权以及人民法院的权威性都在媒体的异化报道中遭受侵害,更胜者可能对法官的判决产生间接影响,且这种侵害有愈演愈烈之倾向,近些年一些轰动性案件报道就是很有力的佐证。这些现象得到了司法和媒体界越来越普遍的关注,更多的学者专家开始探讨媒体报道与审判的关系,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媒体责任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王伟  刘世雄 《共产党人》2005,(20):i0003-i0003,F0003
2005年以来,彭阳县人民法院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和上级法院的领导、监督、关心支持和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保证司法公正,努力实践“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认真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举措,全面加强审判和执行工作,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为打造“平安彭阳”。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6.
民事审判作为三大审判之一,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当前,“当事人主义”在民事审判司法实践中的片面强调和过度推行,背离了司法为民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要求,是引发和加重涉诉信访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贯彻群众路线,完善审判方式方法,拓展司法职能,实行能动司法,才能有效预防和化解涉诉信访问题.具体采取以下举措:应强化“化解矛盾、定分止争”理念;应处理好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举证”与“查证”两个关系;把握好诉前指导、庭前释明、判前沟通等三个环节;加强坚持将调解贯穿诉讼始终、进一步完善司法为民措施、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重视强制措施运用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正义理论一直是思想家们不断思考的一个话题。这个问题在近现代社会司法审判中的展开就是备受世人瞩目的司法正义或称司法公正。一般所讲的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质或内容公正和形式公正)两项内容。司法审判的理想目标固然是追求实体公正,但也决不能无视程序公正的价值和意义。以忽视或牺牲程序公正为代价换来的实体公正本身是值得怀疑的。在包括司法审判者在内的人的认识能力存在局限和包括司法审判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司法审判在很多时候只能做到有限的实体公正,但却可以实现完全的程序公…  相似文献   

8.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公正审判”这个法律术语第一次出现,司法公正还被确认为司法改革的首要目标。要实现公正审判就必须树立程序公正优于实体公正的观念;“宁可不判,也不错判”的观念;无罪推定的观念;司法独立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王春宇 《世纪桥》2012,(3):80-81
大众传播媒介是"第四权力"的合法执掌者,但近年来,我国传媒与司法的尖锐矛盾逐渐浮出水面,独立而公正的司法和自由且发达的传媒对于法治、民主与文明都有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自由的价值,同时又能在媒体报道之中体现公正的判决结果,这是大众传媒、法官、司法制度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面对的两难选择。本文简单阐述了我国传媒与司法矛盾的现状,并大致总结了二者不恰关系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解决矛盾的路径,期望二者的关系在博弈中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让群众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更加直接和具体,加深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增强了司法的公信力"当了近8年的人民陪审员,一直亲历并见证着司法裁判的客观公正。从字面上理解‘陪审’,就是既有陪的监督,又有审的参与。但陪审员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参审具体案件,更重要的是通过群众参与这样一种方式向公众传达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同和司法公信。"连续担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司法活动是其职责表现,也是公民知情权实现的途径之一。但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活动在追求社会正义这个终极目标上具有一致性的同时,新闻自由又与司法独立存在天然的对立性。新闻舆论监督干预司法而产生的冲突是由于权力的扩张、角色的错位、价值的冲突、利益的驱使、运行规则的对立等多种因素导致,要正确平衡二者的关系,必须从整合行政、司法、媒体三者的关系,完善新闻立法,规范司法、媒体的行为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马锡五审判方式"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独创的司法工作模式,直接催生了现代中国司法工作的"政法传统";在救亡图存的革命时代,它成为党贯彻政治主张、改造社会和凝聚民众的组织手段和政治利器,对于党完成民族救亡的时代担当意义重大.在当下建设现代化、法治及和谐社会的语境中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正在于其内在精神切中了司法改革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中国现代化与司法体制的建构因此毋宁是行走在"马锡五审判方式"所创立的优秀司法传统的延长线上.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05,(14):F004-F004
近年来,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司法为民为基点,以司法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基层建设为基础.以司法改革为动力.确立了突出“公正与效率”一个工作主题,狠抓“强化审判和执行工作、推进法院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审判与诉讼环境”四件大事,增强“七项司法能力”的一、  相似文献   

14.
对质疑媒体问责党政干部的几种论调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虽然理论界在基本价值指向上都赞成媒体问责党政干部存在的合理性,但媒体问责党政干部还是举步维艰。其关键在于围绕媒体问责党政干部,社会上还存在若干似是而非的质疑论调:担心媒体问责党政干部"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论调";害怕媒体"侵犯被问责者之名誉权和隐私权"的论调;顾虑媒体问责党政干部"会导致干扰司法审判"的论调。对这些质疑媒体问责党政干部的论调不进行深入剖析,并给出明确回答,媒体问责党政干部就无法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24):37-3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这为法院推进司法改革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各级人民法院要以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  相似文献   

16.
“诉辩式”审判方式是现行审判方式的代表,形成于特定的法制环境,具有中国特色的审判方式。在现代司法理念的推动下,“诉辩式”审判方式吸收了传统审判方式中折射出的优良品质,蕴含着丰富的现代司法理念,承载着现行审判方式进步的成果。现代司法理念是人们对法治社会的普遍性期待,“诉辩式”审判方式在与现代司法理念的磨合中创造性地积聚着经验规则。但带有惰性的制度有时会滞后于时代,司法独立制度的不健全,就是制约“诉辩式”审判方式发展的症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东西湖区法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公正高效履行司法职能为目标,积极探索加强法院内部管理的新思路,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系统的管理体制,有力地推动了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的发展。在曾获得"湖北省最佳人民法院"、"武汉市政治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18.
论加强媒体监督的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监督是我国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媒体监督对完善我国监督体系,防止权力滥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媒体监督有利于公民知情权的实现,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也有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  相似文献   

19.
速裁法庭是近年来人民法院应对司法需求急剧扩张、司法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而尝试的一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举措。速裁法庭的产生,不仅进一步完善充实了我国的审判流程管理,也彰显着我国司法改革的进步。但目前速裁法庭所采用的速裁机制只是在程序法框架内对简易程序的能动运用,在审判实践中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肯定速裁法庭价值的基础上,应客观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完善与速裁程序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加强对程序运作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使速裁程序的运行有章可循,以便能在实现司法程序多元化价值和确保当事人基本权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诉讼效率,降低司法成本,实现程序和结果的双重正义。  相似文献   

20.
何蓓  夏远亮 《学习月刊》2010,(10):22-23
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条宪法条文确定了我国的独立审判原则,其基本含义就是审判活动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干涉。它是现代法治的基石,确保法院审判权的公正行使,防止法官的审判活动受到来自外在的不当干预、影响和控制,使法院的司法审判真正成为公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近年来,审判独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要实现审判独立,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