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在2017年初因一封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件被卷入争论漩涡.针对这一热议话题,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出争辩双方的主要论点论据,才能使读者客观全面地了解大陆学术界围绕"十四年抗战"概念有着怎样的争议,更深刻地理解寻求历史真实的艰辛.对教育部修改教材的这一举动不必过度解读而将问题复杂化,"十四年抗战"与"八年抗战"概念各有其适用语境,只要科学把握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关系,国民普及教育与学术研讨的关系,完全可以找到推进史学研究的发展与更好地进行教育宣传之间的平衡,而避免陷入种种争议的窠臼.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教育部近日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的体现。抗日战争究竟是八年还是十四年,很多人至今没有弄清楚。实际上,"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早在2005年就已经被中国学术界认定。2005年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关部门提出要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曾经一段时间,人们习惯了“八年抗战”.但随着抗战研究的深入,“十四年抗战”的概念逐步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的大会讲话中,都把“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把十四年的抗战作为一个整体.国内较早的有代表性的抗战史著作,如军事科学院编的三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国防大学何理教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中央党史研究室王秀鑫和郭德宏主编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等,都是以14年抗战作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4.
80年前,日本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终于胜利结束。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中国、全世界都在纪念这个日子。提起当年,人们念念不忘的是八年抗战。这八年抗战,是从卢沟桥事变算起的。其实中国的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整整经历了14年之久。这一段历史,对于中国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永远不能忘记也不应当忘记的。这一段历史告诉我们许多不该忘记的道理: 第一,这个世界并不太平,总有人要欺负别人。抗日战争并不是中国人打到日本去的。这场长达14年的战争爆发于中国的沈阳和北平,而不是在两国边界或国境线上,战争始终在中国领土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7,(5)
正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教育部决定在大中小学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是指,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结束于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经过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为十四年抗战史正名,对于完整揭露日本的长期侵华罪行、回击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具有深  相似文献   

7.
"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提出,衍生了党史分期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究。党史分期应以社会主要矛盾和党史的阶段性特点为依据。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标志难以界定,土地革命战争和反抗日本侵略都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的党史阶段性特点;所以,应将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调整为"土地革命战争与局部抗日战争时期",将原"抗日战争时期"表述为"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为宜。这样有利于更好诠释"十四年抗战"概念,充分体现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的区别和联系,凸显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抗战研究在选题趋向、史料拓展、视角转换等方面呈现出新颖面貌。学术界从聚焦于军事战争逐渐转向研究战时金融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内容,进行了多维度、立体化、深层次的探索,收获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为推进上海抗战研究走向深入,学者在深挖整合旧史料的基础上应注意搜集利用新史料,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野、摆脱成式窠臼,同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9.
《中国抗日战争实录》系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蒋文澜教授所著。它详尽记载了我国军队在八年抗战中打的13次胜利战役和空军、海军抗战概述,以及破译日军密码等内容,实属抗战史书中之首例。以上战争的胜利对抗战胜利和世界反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面抗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抗曰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  相似文献   

11.
岳思平 《党的文献》2005,2(6):45-48
一、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终点 第一,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问题.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社会各界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经历时间的认识不尽统一.最有代表性的是两种说法:一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即中国"十四年抗战"说;二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算起,即中国"八年抗战"说.显然,其中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发生在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何年算起;二是中国抗战共进行了多少年.  相似文献   

12.
李鹏  唐静 《党史文汇》2006,(11):38-39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关键时刻,国际社会给予了中国大力援助,很多国际友人和志愿人员来到中国,加入了抗击日寇侵华的行列.在抗战初期,中国的天空中曾出现了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外国援华航空志愿队,他们比闻名遐迩的美国援华"飞虎队"更早地出现在中国领空,协同中国空军对日作战.他们来自社会主义苏联,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被中国军民亲切地称为"斯大林之鹰"和"正义之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毛泽东的抗战思路起着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他的抗战思路主要是:国共合作抗日;国共两党在合作抗日中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起主要作用;抗日战争要打持久战;广泛联合国际力量.那么,毛泽东的上述抗战思路是怎样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在抗日烽火中加入革命队伍的老战士,作为抗日战争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我认为,今天我们纪念抗战的伟大胜利,最重要的,就是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毅然肩负起拯救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的历史认识有三点:日本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它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历史性启示是:必须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始终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抓好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7月7日,都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时刻,我们重谈抗战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1945年9月2日彻底胜利,粉碎日本等法西斯国家企图殖民奴役中国的阴谋,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捍卫了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灭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在抗战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它不仅包含不甘做亡国奴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御侮的精神,而且还包含打持久战的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事业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按照美国学者根据日本战中统计计算,在大陆被击毙的日军,共计四十四万余。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张忠义先生,旁征博引日军史料,也得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至1945年历经十四年,在十四年的艰苦岁月中,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起爱国主义旗帜,投身到全民抗战的滚滚洪流之中。东北抗战是东北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在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中,东北抗联将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战斗,成为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武装力量。在东北抗日联军对敌斗争中,人民群众给予了极大的支援,最终取得了东北抗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很显然,抗战文学是重庆一地文学研究的优势课题,所以这里会有与此相配的研究中心,会有专门的刊物,今天也才会借沙坪坝、北碚这样的抗战纪念地来开这个会."抗战文学"研究史,是与它的研究对象相伴发生的.同时期的评论文字不必说,连综合型的断代文学史在抗战结束不久也即产生了.1947年蓝海(田仲济)的《中国抗战文艺史》出版(2010年9月有台湾的繁体字本面世),八万字虽仅仅描述了一个文学时段的轮廓,却铺下了半世纪以来抗战文学研究的学术基石.后来的"抗战文艺"概念,从这样的一些研究中延续下来,包括1937年前的东北沦亡文学、流亡文学,淞沪战争的文学,"战争及与战争相关的文学"自然一直都在专门家的视野之内.而我们今日所面临的,是中青年一代的学者郁不具备抗战经历,甚至已没有了一切战争的亲历,他们已经主要是依靠历史的资料来辨别历史的真面目.一方面,抗战文学研究的深化有待于资料的进一步挖掘与整理,有待于对它们的认识的加深、加宽:另一方面,最早的"抗战文艺"概念自身在经过长时期的检验之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提醒着我们注意新的研究态势.  相似文献   

20.
1931年11月上旬,在我国东北齐齐哈尔南嫩江桥地区,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这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阻击战,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首战.值此江桥抗战78周年之际,面对东北周边的政治军事形势,深刻了解江桥抗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对今后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安全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